APP下载

预设追问,实现有效课堂

2017-07-12陈玲丹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新课程解题

陈玲丹

一、前言

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科学教育工作也在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颁布并实施了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指示。与此同时,教师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高中数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各项综合素质。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大多数高中数学老师都在积极地对高中数学教育进行尝试,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与成果。

1.许多教师认为有效性教学是在同等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教学内容

两节或者三节课的知识用一节课教授完成,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花费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细心学习与吸收的,而这种有效性理解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推理所有的课程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将对高中数学失去兴趣,也无法理解知识,这绝不是新课程改革所希望的有效性教学。

2.更多的教师认为数学有效性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我国数学教育一直贯穿着数学的解题,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数学题型,传统教育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强化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方法来达到考试目的,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更好地、更快地解答各种题型的数学题,便是有效性教学。这种一味追求学生解题水平,通过不断强化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方法只是投机取巧,学生面对各种题型只是懂得如何去解答,但并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这种观点也是与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性教育背道而驰的。

3.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让课堂活跃起来,而忽略了教育内容本身的教授

这些老师为此想尽办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活跃起来,但通常都是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概念,而这些问题和概念学生已经理解,最后老师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学生也花费很多时间在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却丧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来学习新的内容。这显然也不是改革下的有效性教育。

三、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教学举措

新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整体教学规划都要求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采用新思路,不再依照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是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更加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路。为了能够实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进行以下改革:

1.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提高,积极探索崭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应该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予以重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让他们备课并传授这些课程内容,让他们对知识点掌握更加深刻,也增强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大增加。

例: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学生运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不难得出f(x)是奇函数)

变式1:判断函数f(x)=x(+)的奇偶性。

变式2:是否存在常数,使f(x)=x(a+)是偶函数。

变式3:是否存在常数a,b,使f(x)=x(a+)是偶函数。

这种变式探究形式的教学,先让学生做一个他能解决的问题,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有信心解决他原先一看就感到害怕的“难题”。

其次,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若课堂成为老师唱独角戏的地方,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授课效率自然也无法提高,学生所学的东西都是老师口口相传的内容,没有独立地思考和想象。

最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进行培养。高中数学的课程是相同的,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课程教育时就应该有所平衡,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将课程时间进行合理分配,防止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内容片面带过,而真正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的知识点却被反复讲解。教师在发现学生某方面优势时应该适当予以鼓励,让学生在进步和被认可的时候感受到这种学习的动力,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

2.开创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喜欢学习高中数学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教学中也着重兴趣培养的内容,在一些课程教育中可以选择将不同的学生划为学习小组,增加一些开放探索性问题的探讨。此类问题相比较封闭性问题,由于题目的结论不明确,解题时需要有一个探索发现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题者开展“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和“归纳、猜测、证明”的推理活动,这些活动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具有较高层次的思维训练价值。

其次,尝试体验性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性学习或称为体验性学习内容为主,通过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将课堂中的知识设计成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探索教学内容,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最后,形成合作性学习小组。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协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多种数学思想的讨论,小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互相讲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习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掌握加深,帮助课堂内容的巩固性记忆,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四、結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同时也要求高中数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新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熟悉,开拓出崭新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地将不同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对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将高中数学的课程教育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新课程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用“同样多”解题
解题勿忘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