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综合评价

2017-07-12康乐

价值工程 2017年19期
关键词:盐津乌蒙遗迹

康乐

摘要: 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的核心,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类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对云南盐津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比分析, 对云南盐津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乌蒙峡谷公园地质遗迹种类多样,可分为3个大类,6个亚类;形态典型,其中尤以构造景观、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最为典型;景观奇特、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以及旅游开发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云南盐津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状况,深入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Geoheritages are not only the core of the geopark, but also an important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s provide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geo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geoheritage in Yanjin Wumeng canyon Geopark of Yunnan Provi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eoheritage resources in Yanjin Wumeng canyon provincial Geopark.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o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geopark are rich,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and 6 sub-categories; diverse -the tectonic landscape,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 and water landscape are most typical, and well-preserved. These geoheritage resources have high scientific, aesthetic, sports and recreational values as well as tourism valu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help understand the geoheritage in Yanjin Wumeng canyon provincial Geopark;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can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eoheritages as well as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geopark.

关键词: 地质遗迹分类;地质遗迹综合评价;省级地质公园;盐津乌蒙

Key words: geoheritage classification;geoheritag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provincial geopark;Yanjin Wumeng

中圖分类号:P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9-0001-02

1 公园概况

1.1 地理概况

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盐津县境西南部地区的豆沙镇、柿子镇、庙坝镇,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04°02′59.91″~104°17′17.39″,北纬27°53′49.03″~28°05′01.70″。公园包括豆沙关景区、关河景区、三股水景区和三股水景区四个景区,公园总面积110.34km2。

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是中国云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斜坡地带地貌演化的代表区域,具有国内典型岩溶峡谷地貌和水体景观,是以溶洞、峡谷、瀑布、构造地貌景观为主体。

1.2 区域地质构造

1.2.1 地层

园区内出露地层包括寒武系(∈)、奥陶系(O)、志留系(S)、泥盆系(D)、二叠系(P)、侏罗系(J)和第四系(Q)。园区主要地层为二叠系(含栖霞组、茅口组厚层灰岩和峨眉组、宣威组玄武岩)和志留系。园区内三股水瀑布陡崖、红石溪干谷、豆沙关及乱山子处均有二叠系灰岩与玄武岩分布。而寒武系地层主要出露于柿子背斜核部地带;奥陶系、泥盆系地层主要分布于背斜或向斜的翼部。少量第四系覆盖在河床、阶地、冲沟、洼地和谷地的底部。

1.2.2 地质构造

盐津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受到多期次构造形变作用影响,尤其是在中生代晚期燕山运动使得各地层发生剧烈褶皱,形成多个构造单元体系,它们互相干扰、穿插或改造,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联合与复合现象,构成区内复杂的构造图像。新生代以来,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地壳相对隆升并发生夷平过程,造就了如今的构造格局。

从整体来看,园区内主要受东西向构造体系控制,属盐津—威信构造带,是“川黔东西向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发育在古生界—中生界地层中的紧密东西向褶皱及其伴生的压性断裂属之,此带背斜开阔平缓,轴部及其两翼断裂发育,构造形态常被破坏而不完整;向斜窄,两翼产状陡立,轴部平缓近似对称。(表1)

2 园区内地质遗迹类型

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以云贵高原高原溶丘(残丘)、峡谷群、洞穴群、瀑布为核心的岩溶地貌景观和岩溶水体景观地质遗迹为特色,按照国家地质公园最新划分对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进行归纳主要有第二(构造景观)大类、第五(地貌景观)大类、第六(水体景观)大类等三大类型地质遗迹景观,具体涉及见表2、表3。

3 园区内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及云南省省级地质公园评审标准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前述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的对比分析和总体评价,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有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省级地质遗迹16处。

从典型性来说,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有乱山子溶丘-洼地-谷地-落水洞,是大娄山期高原残留地貌的典型代表,峡谷群则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斜坡地带上的中山峡谷典型代表,洞穴群的发育分布则反映了滇东北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过程,珍稀的三股水石膏花则是研究次生淋滤型石膏矿物洞穴的典型代表,三股水瀑布是秀丽型陡崖瀑布的代表,红石溪干谷则是正处于发育期干谷的典型代表。

从自然性来说,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乱山子溶丘-洼地-谷地-落水洞、三股水瀑布、红石溪峡谷、大温沼溪峡谷、三股水石膏花洞等地貌景观遗迹保存完好,人类破坏几乎没有,完好的保存了自然属性。此外,除关河峡谷与白水江河谷外,公园其它区域人口稀少,地质遗迹基本没有受到人类的干扰破坏,许多珍稀植物得以保存。

从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说,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区域内有完整的水文地质系统,如三股水黑风洞地下河系统;有保存完整的地貌演化系列。

从优美性来说,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保存了地质景观的自然美、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如乱山子溶丘-洼地-谷地-落水洞、三股水瀑布、红石溪峡谷、大温沼溪峡谷、三股水石膏花洞、红石溪硝洞等等,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美学价值。

综上而言,云南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是典型的中山岩溶地貌类地质遗迹展示区,完整地展示了在云贵高原隆升进程中,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斜坡地带的中山岩溶地貌演化、岩溶洞穴发育演化、水文地质系统演化和中山峡谷发育演化过程,具有典型意义,能为一个大区域乃至全球地质演化过程(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提供重要证据的典型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区。

4 结论

本文主要是对云南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研究,通過对比评价,可以得出,公园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对于正确认识云南盐津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状况,深入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安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与产业,2003,5(1):58-64.

[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10(15):21-32.

[3]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猜你喜欢

盐津乌蒙遗迹
创意写作(短篇小说)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黑羽乌蒙乌骨鸡疾病发生规律及防制措施
盐津豆
乌蒙日与夜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成本骤增导致扣非净利下滑五成 盐津铺子难逃变脸命运
方外观遗迹旧照
贺龙长征过乌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