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17-07-12陈雅卓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黏度

陈雅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外科学部 郑州 450000

优质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陈雅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外科学部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9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全血黏度水平,并统计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术前2组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全血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优质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多见于骨科大手术后,若未及时诊治,一旦血栓脱落可造成脑、肺等脏器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下肢DVT仍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3]。2014-11—2016-05间,我院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92例2014-11—2016-05间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男13例、女33例;年龄61~84岁,平均69.25岁。骨性关节炎30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对照组:男14例、女32例;年龄60~83岁,平均69.17岁。骨性关节炎31例,风湿性关节炎9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健康知识教育,术前讲解注意事项,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1)根据患者受教育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选择口头讲解、图片宣传、播放视频等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介绍手术方法与良好效果,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2)嘱患者进低脂肪、高能量、清淡、高营养饮食,并增加饮水量稀释血液。(3)给予心理辅导,缓解术前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反应。(4)协助术者调整患者体位,于受压处放置软垫。(5)将输入液体于保温箱预热至35 ℃~37 ℃,并根据手术进程适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减少手术部位暴露时间,预防术中低体温。(6)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帮助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并将患肢抬高,定时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2 结果

2.1 2组全血黏度水平比较 手术前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全血黏度水平均有所上升,但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前后全血黏度水平比较±s,MPa·s)

2.2 2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2.17%)下肢DVT,对照组发生8例(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DVT成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及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严重者甚至发生脑、肺栓塞等,危及患者生命。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主要原因包括[4-5]:(1)患者血液黏稠度高。(2)术中低体温对血管系统与凝血机制产生刺激。(3)术后患肢运动减少,增加下肢静脉循环压力。(4)患者长期卧床,功能康复锻炼不及时。

优质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张以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等为基本目标。该护理模式更加注重细节护理,较为全面。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加强手术前后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以清淡、低脂肪、高营养饮食为主,避免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增加饮水量,以利于降低血液黏度。(2)术中对患者实施多种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对凝血机制造成不利影响。(3)加强术中、术后体位护理,减少止血带捆扎时间,适当按摩患肢等,可减轻患肢压迫及下肢静脉循环压力。(4)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避免术后长期卧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全血黏度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满意。

[1] 李响玲.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A03):298-299.

[2] 李磊.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液动力学改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4):7082-7086.

[3] 白璐,白俊清,王国立.中老年外伤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实验诊断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223-227.

[4] 李兴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8):701-702.

[5] 李卫敏.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J].河北医学,2014,20(6):1044-1045.

(收稿 2016-12-16)

R473.6

B

1077-8991(2017)04-0126-02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黏度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