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学

2017-07-10蒋登峰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物理

蒋登峰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概念是学生了解和熟悉物理知识的源头,也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的基础。所以,初中物理教师的概念教学自然成为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将概念教学有效提高,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物理学科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68-01

记得小时候,我在学习“压强”内容时,老师讲的很粗糙,只是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习题训练,由于概念理解不清楚,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清晰,在解题中不能灵活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多次出错,于是对物理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物理成绩也一度出现了下滑。幸好自己没有放弃,通过自己自学钻研,终于补上了这一课。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那么,如何对物理概念有效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枯燥无味的概念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材料、演示试验、创设物理情景,提供感性认识让学生对所学概念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观察、比较、分析、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 案例一:《光的折射》

多媒体演示1:(模拟“海市蜃楼”自然奇观。)

师:在这里,大家再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而惊险的事例:

多媒体演示2:模拟小孩溺水惊险情景(故事情节: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小学生一起回家,路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他们看见水好象很浅,就准备趟过去,一下水才发现河水很深,由于不会游泳,就出现了溺水事件。)

师:为什么看上去很浅的河水实际上很深呢?难道我们的眼睛会受骗?请同学们来做两个实验。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的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提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师:上述实验中,你们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这些现象能用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经过情景设置调动学生进入一种研究型的学习状态,“任务驱使”和“渴盼成功”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的知识中来,然后水到渠成的学习折射的概念和规律。

二、深入分析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学生在生活现象中对物理现象有了直观了解,然此时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还处于个别认知。要引导学生正确解构概念,教师还需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过渡,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引导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前概念”来引导学生对新概念进行解构。所谓“前概念”即学生在认识新概念前已经掌握的概念。在物理教学中,概念之间总会存在各种联系性,利用“前概念”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解构新概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既加深对前面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又可以加快对新概念的接受和理解。

以“压强”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只是借助简单的实验工具(如圆珠笔、铅笔),引导学生用两手食指夹压笔的两端,在复习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中明白笔尖和笔头对手指的作用力大小是一样的,而感受却不同。接着自然引出问题“作用力相同为何感受不同?原因在哪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实验,实验中教师以“受力面积”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很快明白“作用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导致感受不同,教师顺势提出“压强”概念并阐述“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接着以“按图钉”这一生活常识来引导学生分析为何不能按钉尖而要按钉帽来加强对概念的解构。在分析中学生很快明白,当手作用于钉尖时,受力面积较小,压强就大,而当手作用于钉帽时,受力面积较大,压强就小。注重以“前概念”为牵引,让学生在分析“前概念”基础上引出新概念,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教学中教师定要注意物理知识间的联系性,最好能摒弃单调的讲授式教学,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中理解概念。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由认识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在直观中认识概念,在教师引导下去理解概念,在应用中巩固概念,从而做到活学活用。

三、开展物理实验,验证概念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物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利用物理实验对物理概念进行验证,使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检验物理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橡皮筋,让学生弹松弛的橡皮筋.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提问:弹橡皮筋的过程中你听到什么声音吗?学生一致表示没有.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入声波的概念,并通过对声波的初步学习,再次针对物理实验进行提问:橡皮筋发出的是什么声波?为什么你听不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回答: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Hz~20000Hz,而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通过物理实验,验证物理概念,能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加强练习,巩固运用概念

在刚开始学习概念时,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模糊而不深刻,常和已学过的相似的旧概念混淆。教师要提供针对概念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来练习,以巩固和加深概念。如,在学过“摩擦力”和“弹力”概念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吗?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产生吗?摩擦力一定会阻碍物体的运动吗?然后,再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相联系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弹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发生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弹力”。摩擦力必须是在两物体之间产生弹力后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才会产生。摩擦力可以是动力。在反复的练习实践中,既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记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过程,是值得每一位教师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物理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