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7-07-07姜如星

关键词:质量保障新建本科院校

摘 要: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经济体制变化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随之应运而生。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基础薄弱,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较多。应按照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深化本科教育体制改革,推进高等院校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明确办学定位目标,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人才知识结构的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增强社会公众对院校的整体认识和市场认可度。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质量保障;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76-03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快速发展,新建或新组建了一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多是由专科院校升格或是几所相同或不同层次学校合并组建升格的院校,不同程度解决与加大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处于转型期,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薄弱,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院校发展定位目标,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为契机,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是各新建本科院校亟须解决与完善的现实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历史环境

1999年我国共有1942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1071所,成人高校871所,在校生413.4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1]。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基本情况、全民素质、人才与知识结构,以及所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清楚认识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面对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还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2]。为了顺应时代与社会快速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对知识结构与各类人才的需求,减轻20世纪80年代出生独生子女即将步入社会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愿望,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减轻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压力,对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在1999年先后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这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把科技进步、人才竞争与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密切联系起来,并做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

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部分办学历史长、办学条件基础较好,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高职高专或者成人院校,将几所相同或不同层次学校合并重组或升格或者独立升格,并经教育部批准而成立的本科院校。到2015年全国共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5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60所(含独立学院275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1219所,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3]。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在“2000年—2015年,短短的16年时间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扩展到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我国还有近300所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4]。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由各级政府主导,并在政策与社会需求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数量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陆续由几所相同、不同层次学校重组升格或者独立升格的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学校由过去不同办学层次向本科转型,单一学科专业向多学科专业转型,教学与管理也转型为本科教育模式。就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科建设而言,存在着定位不准、定位不清、定位模糊、对学科建设内涵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目标好高骛远,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盲目攀高现象。譬如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目标定位方面,提出:“国内一流”、“行业一流”、“进入省内高校先进行列”、“创省内一流大学水平”等办学定位目标。从我国近百所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各种定位,主要集中在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服务定位、缺失科学研究定位等核心定位要素[5]。这种不按照社会趋势,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办学,脱离自身条件、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定位目标方式,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发展规划中,盲目追求高起点、高目标,脱离实际,尤其在学科建设定位上影响更大。

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2016年5月西南交大建校120周年论坛上指出,“中国高等学校依然‘稚嫩,1202所本科高校中,建校时间不足16年的占55.6%,如何让这些高校走向成熟,引领社会是个挑战”。新建本科院校多设置在地市级城市,隶属“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在教育经费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面对新建本科院校各方面基础和条件相对薄弱,面临着基础差、底子薄等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直观反映出部分院校资金不足、办学条件欠缺、教学基础设施一般、办学设施投入不到位、缺少实践教学条件、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二是延伸反映经济需求问题,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动力不足等;三是反映出教育体系调整方面,如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定位等问题。由于新建高等院校面对激烈的生源与就业市场竞争,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而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受条件约束,也受高等教育本身规律约束与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应按教学审核评估的核心教学评价与要求,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辦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办学特色,站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确立具有发展潜力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避免带有片面性和模糊性,甚至不切实际地把原来升本科院校前的一些办学优势、特色、文化积淀甩掉,盲目追求与模仿其他重点大学模式建设发展,将新建本科院校的目标定格为教学型、研究型、学术型等办学模式,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多、办学规模大、发展目标定位模糊等现象。甚至个别学校出现教学质量滑坡,不同程度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学校的育人环境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

(一)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和科学定位

办学目标和科学定位是高等院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也是摆在各院校面前既有重大意义,又具有长远意义的课题。办学目标定位不正确,不但造成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信誉、效益,以及招生生源质量。办学目标和科学定位是高等院校准确定位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制定发展规划、拟定各项规章制度的理论依据。

高等学校的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生需求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分析和比较,在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并确定在一段时期内的服务方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6]。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目标和科学定位,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与知识结构的需求,站在新建本科高等院校教育新的转折点上,分析本校自身基础、条件、职能、师资、教学、学术、科研、生源质量等因素。参照其他本科院校办学目标和科学定位,认清本校的基础和优势,遵循教育和管理科学规律,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充分吸取国内外其他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状况,立足于院校基础,充分利用和发挥升本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结合并突出新建本科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优势专业,围绕特色专业创建交叉学科和专业,形成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的学科体系,面向本校教育教学和社会与地方经济建设,突出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坚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学定位目标,而不是继续走本校原来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以新的教育理念,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和切入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走“地方性、应用型”发展之路,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二)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努力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等教育评估必须以科学的质量观为指导,通过教学审核评估以达到高等教育目标为标准,促使高等院校依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促进新建院校本科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内涵和学校特色建设,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教学硬件、师资队伍、专业与学科、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力度。改革学校教育教学体制,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建立符合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7]。

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本科教育审核评估的要求,加大对本科高等院校学科调整和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力度,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思路,进一步确立了本科院校办学目标和定位,使其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本科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摆脱盲目模仿或追求其他大学办学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以突出地方人才培养特色的质量标准和监控系统,促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更有特色。

(三)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力度的增大,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新建本科院校面临情况更为复杂。各本科院校因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办学基础等情况不同,不同程度出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全面贯彻和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原则意见》等文件精神基础上,加快新建高等院校转型改革与发展步伐,在学习与借鉴其他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基础上,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本科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全面加强教学的監控体系,以新的理念推进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创新,建立与完善符合本校特点、特色、较为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求,懂技术、懂管理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确立合理的办学定位极为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潘懋元教授指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使高等教育合理分类、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应在认真贯彻(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发〔2015〕7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科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提升育人能力的培养力度,现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学习与借鉴其他高等学校办学经验与理念,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以及本校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基础上,按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等文件精神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转型发展的改革力度,明确本科办学定位、加强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运行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加强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狠抓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8]。以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快速提升,教学与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评估体系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

//www.edu.cn/.

[2]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3]2016年教育部发布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

报(教育新闻)[EB/OL].http://www.wxcren.com.

[4]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

格局[N].中国教育报,2016-04-08.

[5]郭超.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研究[J].职

业论坛,2016,(17).

[6]曲殿彬.关于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思考

[J].教育探索,2016,(8).

[7]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2009年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

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8]姜如星,宋凯.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提高大学生素质

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责任编辑 林召霞]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新建本科院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