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设计策略

2017-07-07艾义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主线融通交融

摘 要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庞杂,整合教材内容、明晰教学主线,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先解读课题确立主题情境,然后根据主题情境设置情境线,融通知识线、方法线、思维线,形成“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

关键词 地理 四线交融 教学主线设计 策略

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对教材内容不加选择与整合,只要是教材呈现内容,就全部纳入教学范围,结果使课堂教学陷于庞杂琐碎、条理不清的境地。那么如何整合教材内容,优化课堂结构呢?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设计策略。

教学主线是通过主题情境统领将知识点彼此相连,建立意义关系生成的一条主要线索。“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指情境线、知识线、方法线、思维线四条线索有机统一,交融共进。情境线指帮助学生学习的场景线索,知识线指知识的逻辑顺序,方法线指学习方法线索,思维线指学科思想线索。知识线、方法线和思维线三者源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情境线是知识线、方法线、思维线的呈现场景和落实手段;知识线是形成方法线、思维线的载体;方法线是知识线、思维线的中介;思维线是掌握知识线、方法线的机制,在知识线、方法线的形成中起到推动作用。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为例,尝试说明“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主题情境,选择教学主线的视角

主题情境指教师整体解读课题后选择的切入点。主题情境的选择主要依靠活用教材或生活资源设立,以凝聚各个知识点的向心力。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确立主题情境可以从课题、标题、地图、活动、阅读材料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融合课时教学的内容及流程,统领整堂课的教学方向。学生如果缺少感同身受的过程,得到的只是一些抽象性的概念和符号,所以要将主题情境逐步细化为情境线,以增强该主题情境的感染力。

如“世界的气候”一节,课题为“世界的气候”,认识世界气候的类型分布、地区差异、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线为标题“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通过整体解读课题,气候理论知识抽象枯燥理解难度大,再者七年级学生综合分析、抽象归纳能力薄弱,所以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世界入手,由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设立主题情境“熊兄弟环球探险”,以便融合理解教学内容。

二、逐点融通,设计教学主线的智慧

逐点融通指寻找主题情境与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主题情境为抓手,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因果、递进、相对等不同的逻辑和主次、先后、详略等不同的地位,进行针对性地重组处理,构建主题情境与各个知识点的巧妙链接。主题情境服务于知识点的内涵揭示,知识点不仅受到主题情境的统领,而且能呼应前面的知识点,激活后继的知识点。

如“世界的气候”一节,围绕主题情境“熊兄弟环球探险”,设置四个场景融通的四个知识点。场景一“气候之声”——熊兄弟电话连线世界各地的动物朋友,请其介绍气候特征以便探险,该场景融通知识点“气候的地区差异”。场景二“环球历险”——熊兄弟乘坐热气球探险考察,该场景融通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场景三“丛林谜宫”——熊兄弟闯迷宫拜会气候之神探寻丛林奥秘,该场景融通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场景四“异域风情”——熊兄弟整理探险相册描述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该场景融通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三、联点成线,呈现教学主线的逻辑

联点成线指主题情境融通知识点后的呈现梯度和序列。根据主题情境设置情境线,串联起各个知识点,根据情境与各个知识点的关联度,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及难、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地舒展知识点,使情境线前后连贯,步步推进,形成拾级而上,服务于相应知识点的目标达成的教学主线。

如“世界的气候”一节,知识线“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四个知识点,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逻辑。根据主题情境“熊兄弟环球探险”设置四个场景,场景既要与知识点有序互动,又合乎故事情节规范,确立情境线为“气候之声-环球历险-丛林谜宫-异域风情”四个场景,与知识线“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逐一对应,形成一个有序串联的意义链。

四、雕琢细节,突破教学主线的重点

雕琢细节指对情境线融通知识点后的打磨细化。为了突破重点,丰富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或者对知识点的位置、分布、类型、条件、结构、特征、影响等内涵进行分层细化,或者对知识点的背景、历史、联系、应用、拓展等外延进行上挂下联,使情境线串联起的知识点不断充实丰富,推进学生的思维走向聚焦和深入,促使教学主线趋向丰盈。

如“世界的气候”一节,场景二“环球历险”关联“气候类型的分布”知识点,细化处理环球探险历程设置两条线路:一条是纬度方向,另一条是海陆位置方向,由此引出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针对每一气候类型的学习,先观察气候景观图片说明有哪些动植物,然后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描述气候的地区分布,进一步根据气温降水图归纳气候特征。这样的细节处理过程由感性到理性,充分利用地图进行分析思考,将探究逐步推向深入。对整节课的知识线而言渗透了方法线“气温降水图分析-气候分布图定位-气候因素原理-人文景观图描述”,同时贯穿了思维线“逻辑思维训练-空间思维训练-综合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

五、调控生成,实施教学主线的机智

调控生成指课堂上对四条线索的融合及教学主线的生成动态调控。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状态,适当删减或者增加主线环节,缩短或者延长主线建构长度。这些既需要通過知识联动、问题驱动、生生互动,更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教学智慧,在动态生成中积极应对。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即时性资源可以弱化搁置,以保证教学主线清晰;对“节外生枝”却有利用价值的即时性资源可以改变预设,顺学而导,以实现对教学主线的超越。

如“世界的气候”一节,不同的场景,设置目标和调控方法不同。场景一“气候之声”的设置目标是感知气候的地区差异,一带而过即可。场景二“环球历险”的设置目标是学会读图描述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它是重中之重,教学时要不惜浓墨重彩。场景三“丛林谜宫”涉及气候的影响因素,知识抽象晦涩,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通过运用图片举例突破难点。场景四“异域风情”的设置目标是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让学生先举例,然后教师补充拓展,共同讨论生成。

实践表明,“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设计策略,既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又渗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四线交融”的教学主线统领下,课题知识逻辑条理,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三维目标的建构系统自然,课堂教学的开展生动流畅。

参考文献

[1] 郑春.主线教学:教学主线的建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

[2] 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艾义国.如何设计地理教学主线[J].教学与管理,2012(19).

[4] 艾义国,王海姣.地理合作学习教学主线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5(25).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主线融通交融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真美
什么是绥芬河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数字主线
交融的独特优雅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