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建筑的玄机

2017-07-07莫灿灿

卷宗 2017年8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

莫灿灿

摘 要:大学的校园建筑风格各有千秋。校园建筑蕴含了隐形的文化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场所,还可以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冲击。试着从潜在课程的角度,分析大学的校园建筑对学生们生活、学习中的影响以及个人体验。从而揭示校园建筑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潜在课程;校园建筑文化;安徽大学

1 校园建筑的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一词最初见于杰克逊的著作《教室中的生活》,这和现在狭义上的课程是有区别的。他在文中指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如果他想获得满意的学校生活,就必须要理解学校生活中的潜课程”。[1]潜在课程并非是隐藏不可见的,它是潜藏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无意之中产生影响,却不易被发现。学生们置身与校园建筑中,其潜在课程的意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本文以作者所在的安徽大学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学生,倾听学生们的内心,感受学生们对校园建筑潜在课程的理解。

2 安徽大学校园建筑的体验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笔者以所在的龙河校区和磬苑校区为研究范围,通过非结构性访谈了解学生们对校园建筑潜在课程的体验。安徽大学的两个校区建筑文化呈现完全相反的两种文化。龙河校区偏向于古色古香,而磬苑校区则是现代化建筑气息比较浓重。安大学子置于不同的校区,感受的潜在课程更是不一样。通过笔者采访,收集的资料来分析,不同校区给予的不同潜在课程的意义。

龙河校区建校历史悠久,建筑楼层整体不高,错落有致。整体布局规整,严谨。龙河校区共有四个大门,以南门为主门。四个大门的造型简约,文化气息浓厚。以毛主席题词的“安徽大学”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更能彰显龙河校区的深厚文化。龙河校区的主教学楼更是该校区的一张名片,主教学楼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仿苏联的风格,一直绵延200多米,大楼的中部高达7层,两翼以4层为主,沿中轴线对称分布,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整个布局强调中心对称,平面规矩,而且立面造型呈现渐次升高的形体,内部高空间。龙河校区的宿舍楼除研究生宿舍外,其他的宿舍楼都是古色古香,还是砖瓦结构,窗户还是向外才能推开的玻璃木质结构型。宿舍里配备有空调,桌椅都是年代已久。龙河校区绿树成荫,占地规模小,地理位置优越,有一种地处繁华中的净土的感觉。

采访大量学生发现,对于龙河校区建筑的整体感觉都有惊人的相似。一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研一女生认为老校区整体感觉文化气息比较浓厚,比较文艺,但是有些建筑已经陈旧。给他们留有最深刻的就是主教学楼的威严庄重,林荫大道的绿树成荫,还有鹅池的祥和。于此同时,又总觉得占地面积不大需要在扩大一些。一名哲学专业的研二男生认为老校区很好的和周围的其他环境融为一体。楼层不高,错落有致。而且学校地理位置不错,交通发达,但是学校内部又比较安宁,让人有种在乱世有一片净土的感觉。另外一名龙河校区学生则认为相比较现代化气息浓厚的磬苑校区,他个人喜欢更具人文化、风景优美的龙河校区。它的主教楼虽然没有磬苑校区的教学楼那样宽敞、明亮、别致,但是富有年代感的外部设计、颜色让我感觉十分亲切。磬苑校区是安徽大学另开辟的新校区,整个建筑设计偏向于现代化,因其大学的整体轮廓如古代的打击乐器磬,故得名磬苑校区。磬苑校区整体面积占地2000余亩,规模宏大。校园建筑整体是灰色,颜色偏暗,给人庄重威严感。磬苑校区大门都是建筑低矮却不失庄严。磬苑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大气磅礴的文典阁图书馆,宽广的下沉式鸣磬广场,坐落有致的博南博北教学楼。整个磬苑校区规模宏大,庄严威武。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待磬苑校区的个人体验是不一样的。

一名大二生物学专业的女生说出她自己的感受,她认为学校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整体印象是宏伟大气、视野宽阔。每次去上课或者自习的时候,都要走好远。并且她的同学都很羡慕这个校区。但是,她认为新校区的绿化并不是很好,没有龙河校区的绿树成荫,只有偶尔的点缀,像是沙漠里的一点绿洲。另一名大四图书馆学的女生像我倾述她刚来学校的感受,当她第一眼看到磬苑校区的时候,觉得好大,面对如此大的校区有一种自己好渺小的感受。由于建筑群比较多,颜色一致,有些建筑外形造型类似,所以总是迷路。印象最深的就是文典阁的大气恢弘,以一种包揽一切的大气俯瞰众生。但同时,她认为磬苑校区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学术氛围不浓厚,没有龙河校区更能激发学术兴趣。

安徽大学的龙河校区和磬苑校区,这一老一旧的校区恰巧将建筑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建筑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价值及其所属地区的区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筑环境中的反映。[2]龙河校区的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磬苑校区的气势恢宏,威严庄重。正好是建筑“内核”和“外缘”文化的体现。内核,建筑文化具有强大的递延能力,“外缘”建筑文化具有很強的适应能力。[3]龙河校区正是彰显建筑文化的内核,而磬苑校区是建筑外缘文化的体现。所有高校的建筑就是这两种文化的集中体现。

3 高校建筑的体验

通过以安徽大学为例的学生们建筑体验,可以总结将学生对校园建筑的体验分为三类。

校园建筑的空间体验。每个学校的占地面积不一样,有些学校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千亩以上,而有些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普遍的感受就是:空旷,安静,庄重。同时,觉得自己在这种建筑群面前,显得自己很渺小。而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学校,学生们会认为这样的学校适合生活。在规模小的学校里,生活气息浓厚,学习和生活都非常便捷。适合进行学术创作。

校园建筑赋予的气氛体验。学校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的校风,办学理念。工科学院的大楼建筑偏向于严谨,实验楼偏多;艺术学院的建筑更富有艺术气息,走廊的设计,装饰品的悬挂等都显示出艺术的魅力;法学院的设计更是体现出法律的威严与庄重,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学院的标识牌更能彰显这些细微的差别。所以,一般对于历史悠久的学校,学生们最多的体验是人文历史气息浓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对学习的渴求。而对于偏向现代化的学校体验是节奏感很强,建筑的风格彰显时代气息,更突出当前时代的特色,紧迫却带有新鲜刺激感。

校园建筑的人文关怀体验。校园建筑群的布局也是一种潜在课程。不一样的布局体现的人文关怀也是大有不同。校园建筑的人文关怀体验带给学生们的感受最深。比如学校的宿舍是否每个楼层都配有热水。有些学校的开水房会紧挨食堂,虽然可以在用餐时,顺带打水,但却没有在每个楼层中供应热水方便。这样大大缩小学生们行走的路程。教学楼厕所的位置也是一个人文关怀的体验。厕所位置距离上课教室的距离,以及男女厕所的比例。有些师范学校为了能够更照顾到女生,会相应的减少男厕所的数量,增加女厕所的数量等等,这些都是校园建筑在细微之处体现了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Philip W. Jackson . Life in Classroom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33.

[2]马本和.高等学校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4)::67-68.

[3]王兴田.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J].新建筑,2003,4:44.

[4]梁思成.梁思成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343.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秦晓玥作品
朱松岩作品
秦晓玥作品
童瑶作品
谢春作品
陈成亮作品
L'examen dans l'antiquitéet de nos jours
薛彭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