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三江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2017-07-03孟永丽陈静唐钰桦郑金銮廖桂香

东方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服饰文化

孟永丽+陈静+唐钰桦+郑金銮+廖桂香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摘要:三江作为中国南部侗族聚集的中心地域,是中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被世人喻为中国侗族的“香格里拉”,是中国著名的“百节之乡”。这里的侗族文化千余年来受外部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较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侗族的原生文化形态。三江侗族族服饰资源应遵循保护为先,突出典型,适度开发的原则。通过对广西旅游景区民族服饰元素的分类阐述及创新设计的价值评估,对保护地域特色、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积极促进作用,从而传递着民族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三江侗族;服饰文化;旅游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活动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人们外出旅游,追求的就是新奇环境与异域风情所带来的有别于日常生活状态的审美感受。相关调查现示,“与旅游地居民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动机,是目前激发国际旅游流的三大动机之一。”更多的迹象表明,这种对异地文化参与式体验的渴望,正成为 21 世纪国际旅游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发展趋势。

1、三江侗族历史背景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中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地方。这里的侗族刺绣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出名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侗绣的精湛工艺,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它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三江侗族的装饰纹样其种类丰富多样,色彩对比鲜明,造型独特新颖,不仅体现在三江侗族的织绣品中,也体现在三江侗族的建筑装饰上,是十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

三江侗族是居住在广西的少数民族,其装饰艺术历史悠久。由于地区习尚和传统文化的差异以及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不一,在服装装饰的反映也不一致。三江侗族由于交通不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在其服装艺术中,仍以古朴的几何形为主要装饰纹样,也有部分用了传统神话的瑞物和自然界的奇花异草为服装装饰纹样。服装大多以红色为垫底,用金、黄、红、白、蓝等丝线在红绸布上绣上龙、凤、鸳鸯、喜鹊、麒麟、狮子、花草、蝴蝶等图案,然后把绣品镶在壮锦或蓝、黑布傲成的服装中心。其色彩对比强烈、图案装饰醒目,给人以秀丽华美之感。他们以凤属、狮子、花、鸟为装饰,绣工颇为精致。此次我们考察了广西侗族聚居地,服装由几部分层叠套件组成,分别是七分袖外衣、内层七分袖衣(即日常衣)、肚兜、百褶裙、七分裤和绑腿。外衣、肚兜及绑腿皆用亮布缝制(亮布又称侗布).服装整体偏墨紫色,其间层衣色为湖蓝,三江侗族妇女以此为日常服;其绣花纹样较为细少,主要装饰于袖口及肚兜上胸襟部分及领口背部且胸襟处为单独纹样而袖口及领背皆为二方连续花边纹样袖口处更由七八圈这种细花边纹样层叠而成;其外衣及间层衣皆为对襟,肚兜呈菱形。在银饰上侗族主要装饰头部、耳部、颈部及手腕。木梳以银子雕花包裹,插于发髻根部颈部饰以项圈大小相叠,项圈为纽丝纹,或在主圈上排列小圈并于正面中央垂挂花状雕刻挂坠。手镯为粗纽丝型其耳环多为垂挂型,垂下部分多为薄片有拇指大小。头髻为歪髻老妇还以白头巾包头。

2、传统与现代结合

现代服装设计以其经濟、实用、工业化的优势,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传统手工精心绣制的服饰品被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花边、彩带、亮片所代替。新兴装饰材料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制作效率,也给民族服饰带来了新的面貌,却使民族服饰缺少了本有的古朴、大气。民族服饰正受到现代流行服饰的冲击。在流行服饰中运用民族服饰元素,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使民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在永仁彝族女装中,引人注目的还有妇女的裤装。在当今流行的服装款式中,设计师把这一刺绣工艺运用于牛仔裤的设计中。刺绣图案多用于腰胯、裤腿或裤脚作为点缀。绣在裤上的图案也较为随意,没有特别的讲究,仅是一种装饰,其中有花卉、植物等具象的图案,以及抽象的几何纹样,使牛仔服少了些粗犷,多了些轻灵和柔媚。绣花图案也较为随意,多为抽象的几何图案,这些装饰手法的运用,不但可以衬托出女性优美的腿部,还可以增加腿部修长的视觉效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科技的进步,专业的绣花设备和面料的织造技术应运而生,由机械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民族工艺在丰富服装市场的同时,也逐步蚕食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因此,在使用民族服饰的工艺元素时,应尽量保持原有的文化内涵,做到在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同时保留民族意蕴。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服装设计中可采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进行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整体配合,形成整体感。如以花卉为主题的图案中,可以在服装中以圆形为主去实现左右对称,然后在领口、袖口、下摆、门禁等处重复使用,也可在服装上分层次使用,内外反复,以此实现美感的效果。创意时限性的扩展和象征性的转移在民族服饰图案的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一方面,通过解放民族服饰图案自身受传统服饰文化的束缚,扩展运用面,使民族服饰图案充满生命力。另一方面,服装在不以民族图案自身所包含的意义为条件下的设计中,它所发挥的效应和时尚感是现代服饰文化的一种新姿态。

3、旅游价值

三江作为中国南部侗族聚集的中心地域,是中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被世人喻为中国侗族的“香格里拉”,是中国著名的“百节之乡”。这里的侗族文化千余年来受外部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较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侗族的原生文化形态。

由于地域交通等原因,这里的侗族服饰文化保存相对比较完好,保留了侗族相对独立和别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其它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旅游商品开发的就更加少。广西侗族少数民族服饰资源在文化体验参与中的开发层次较低。

广西拥有大量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建设”文化广西“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这一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随着广西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的确立,广西侗族民族服饰文化的旅游价值更加凸现出来。

进一步开发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旅游价值,让辉煌灿烂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旅游业中大放异彩,是广西旅游开发工作的新内容,存在很强的开发潜质。

4、总结

将三江侗族服饰的民族元素,巧妙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

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明显具有丰富性、民族性、垄断性和区域性特征的旅游资源。侗族服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坚持以民族文化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当地侗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基本原则,进行创新设计。三江侗族族服饰资源应遵循保护为先,突出典型,适度开发的原则。通过对广西旅游景区民族服饰元素的分类阐述及创新设计的价值评估,对保护地域特色、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积极促进作用,从而传递着民族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体验经济是当前的时代潮流,旅游产品的开发也不应该拘泥于观光、度假、休闲等传统方面的发展,而是要向给旅游者提供参与体验乐趣、文化等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虽然侗族民族服饰同其他社会文化现象一样,具有时代性、变异性,但它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终会使其拥有独特、鲜明的地域色彩,对旅游者来说始终存在着新奇,具有一定的体验价值。

服饰文化传播,反映侗族服饰就是一部无字的史书,记载着荒古的神话、投射民族历史、始祖的业绩、家族的宗谱、民族的历史。旅游者到三江侗族地区旅游,在对侗族民族服饰的欣赏、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同时,可以让游客亲手参与服饰的制作,绣一绣花边,缝一缝包带,做一做饰品,体验制作服饰的乐趣,甚至可以让游客将参与制作的成品带走,让游客留下终生难忘的纪念。

游客不仅得到美的享受,亲自参与制作,更可从历史文化积淀中获取知识,传播文化。把“留住手艺”和商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站在保护三江侗族民族服饰文化和实现三江侗族服饰资源的市场价值的高度。

广西三江侗族民族服饰一向以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工艺、各异的样式和独特的风韵著称于世,恰好与现代人的审美口味相吻合。在考察并分析了广西三江侗族民族区域景观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经营状况后,就不难发现许多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景观的“情”与“景”分离现象十分严重:旅游者只见“山歌好比春江水”,却未必能一睹身着民族不同支系服饰的同胞。缺少了本真自然状态的生活景观,不能体现该地区的独特风情。广西三江侗族民族服饰纪念品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极富纪念意义和艺术魅力,是游客购物的主要对象。保护性开发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区域景观。在三江侗族景区服务人员的工作服方面着手进行设计,可以彰显出侗族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值,营造一个自然的民族风情实景,把服饰、文化、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收藏留作纪念或馈赠传递友情,都很大程度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三江侗族民族服饰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保护性开发特色鲜明的侗族民族区域景观,营造一个自然的民族风情实景,把服饰、文化、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显示侗族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值深层次开发体验参与型产品,传播文化。

陌生新奇体验是旅游者高层次的需求,也是旅游产品的开发所要追求的。能让游客在旅游当中通过参与得到不一样的体验是深层次开发的服饰旅游产品。

开发富有民族特色、艺术特色、原汁原味的、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的高质量的三江侗族特色服饰。

合理侗族民族服饰的商品化,多样化,系列化,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档次的服饰商品,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

有利于促进广西三江侗族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由传统的开发模式向现代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促进广西三江侗族旅游服饰特色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广西三江侗族地区对外开放和社会进步,促进广西三江侗族旅游服饰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推动三江侗族地区以至广西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侗族服饰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资源组合开发。保护性开发特色鲜明的侗族区域景观,营造一个自然的民族风情实景,把服饰、文化、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显示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值,这是开发的新设想。合理实现侗族民族服饰的商品化。三江侗族民族服饰商品一方面应增加种类,使其多样化、系列化,开发不同档次的服饰商品,满足不同阶层的游客的购物需求。广西三江侗族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元素资源,民族服饰元素具有极强的识别能力和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景区民族服饰也能充分体现民族文化,能够代表民族形象,并能够在观察者心目中形成一个固有形象,凝结着民族发展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并能体现民族尊严的符号。广西三江侗族民族服饰文化在旅游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努力塑造自己的特色,即项目建设要有独特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旅游产品越有特色,吸引力就越大,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市场。要实现侗族服饰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潜在价值,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三者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曦.侗族服饰[M].艺文论丛,1996

[2]蘇玲.侗族亮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国云.贵州侗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苏州:苏州人民出版社,2011

[4]陈一凡.侗寨传统建筑装饰图像研究一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5]康凯.侗族刺绣的纹样类型与美学特征[J].大舞台,22页

[6]择均.年浩曦.侗族民间文化审美沦[M].工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7]兰著.《少数民族图案教学与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交融发展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