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工作在城市流动家庭亲子关系中的运用

2017-07-03乔龙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亲子关系

乔龙艳

[摘 要]亲子关系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构成和谐家庭关系的基础之一。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子女的性格与人生发展。亲子问题一直伴随着家庭的存在而存在,是家庭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与子女沟通,是长期困扰家长尤其是曾经与子女分离的家长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以扬州市W社区为例,选取20对城市流动家庭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为他们提供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促进融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小组工作;城市流动家庭;亲子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目光投向城市,以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远的发展,于是民工潮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立足,但又不是城市市民,我们将其认定为“城市流动家庭”。父母出于个人情感与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等方面的因素,越来越多地流动家庭选择将子女接到自己的身边共同生活,这也是近几年社会快速发展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趋势。这些孩子虽然由原来的“留守子女”变为如今“随迁子女”的身份,但是由于他们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在刚刚转变身份的这一阶段,会与父母处于隔阂状态。加之家长工作繁忙,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在生活与学习上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照顾与帮助,致使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以扬州市W社区关于城市流动家庭亲子关系的项目为例,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进行介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改善紧张的亲子关系状态,缓和亲子冲突与矛盾,实现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的目标。

一、理论基础

1.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这种模式是米纽秦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主要论点有:个人问题只是表象,产生的根源则是家庭问题;解构或改变家庭互动模式,创造家庭结构重组的机会,个人问题才能减轻乃至消除。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影响个人的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关系着个体一生的发展,与该模式以“人在情境中”的理论为原则,认为人的行为产生与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谋而合。家庭整体的变化直接影响家庭个体,而家庭个体的变化对家庭本身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米纽秦认为,应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家庭,主张多元化、多层次的家庭介入,致力于改变案主家庭的交往方式 。社会工作者运用这种模式对城市流动家庭的亲子关系进行介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功能不良的关系状态、调整家庭互动的规则、创造功能良好的互动形式,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解决个人问题。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其治疗基础是关于人性和重视家庭沟通的理念。她认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系统,个人在情绪或行为上出现的“病症”,反映的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问题。“沟通过程”是该治疗模式的和核心概念。萨提亚指出,表里不一的不良沟通方式有四种,即: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性型与打岔型。和睦的家庭氛围的交往方式应该是表里如一的沟通 。

3.团体动力学理论。勒温于1939年提出“团体动力学”这一名词,又称群体动力力学,主要研究内容是群体气氛、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等对群体性质的影响。团体动力学的核心是团体目标,决定团体的发展水平、成员对团体的信任度以及成员的自我约束和要求等 。团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影响成员个体的行为,促进人们间的相互交往。

二、小組工作介入亲子关系的实践

笔者以社会工作者实习生的身份进入扬州市W社区,参与到该社区关于城市流动家庭亲子关系的实习项目中,开展与之相关的成长性小组活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笔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进行项目宣传,通过入户走访,选取出20对子女年龄在7—15岁符合条件的家庭参与此次小组活动,针对这些服务对象制作联系卡,方便每次服务开展时联系他们,并建档留存。

2.实施阶段

第一次活动主题是“相知你我”。将20对流动家庭及子女聚集在一起开展小组活动。通过“我的左右护法”游戏,组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并介绍自己左右两边人的名字,相互认识;开展趣味游戏,避免发生尴尬的局面;根据所有组员提出的意见,制定小组契约,组员自觉遵守。

第二次活动主题是“GO,出游吧”捺山出游活动。组织参加活动的家庭一起出游,体验爬山的乐趣,同时促进各家庭间的深入认识与熟悉,以便后期活动的顺利实施。在爬山的过程中,让子女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与照顾。除爬山之外,还安排了野炊活动,由父母对子女进行指导,锻炼子女的实践能力,利用这个机会,缩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第三次活动主题是“听见你的声音”。通过播放采访子女的视频,让父母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开展“亲子教育”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家长如何与子女沟通、沟通中应注意的事项、播放家庭教育之类的视频,让家长学会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认识到自己平时的教育是否正确合适,如不合适,希望以后如何改进等等;社工依次让每个家庭的子女说出自己对父母的了解,例如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父母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等,目的在于让子女反思自己是否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由父母在纸上写下生活中自己不满意子女的三件行为,并说明理由,让子女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社工分发《亲子关系全面沟通技巧量表》 ,要求父母与子女大声阅读量表的内容。整个活动最主要的目标是让父母与子女双方了解彼此的心声,实现有效沟通。

第四次活动主题是“亲子课堂”。开展“创客坊”活动,由专业人员指导,要求父母与子女共同完成小台灯的制作。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父母看到子女的能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社工指导孩子合唱“感恩的心”,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联系前几次的活动,体会歌词的内涵,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同时社工让父母分享自己听过合唱的歌曲之后内心的感想,这样有利于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缓和亲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五次活动主题是“风雨同舟”。实施“抢报纸”游戏,父母中的一方背起孩子抢先站在铺着报纸的区域,没有踩到报纸的淘汰,每淘汰一组报纸的面积就会减少,最后分出胜负。在游戏中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危机感,实现子女与父母的团结协作,增进亲子感情;社工让孩子在纸上写“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五个人”,根据提示,孩子依次划掉一个人,最后只留下一个。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也能让他们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荡起双桨”的游戏规则是父母与孩子将报纸折成小船,放在装满水的水缸里,与其他家庭进行比赛。目的是让双方彼此学会在意见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解决,在面对外界压力时如何克服困难。

第六次活动主题是“心灵驿站”。父母与子女分别说出对方在经历几次活动之后有哪些改变,双方的感情是否有了改善;子女给父母打分,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同时激励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社工提供绘画材料,让家庭成员共同画出向往的家庭生活的模样,留给自己做纪念。活动结束时,工作人员让每个家庭领取自己喜欢的盆栽,希望他们共同栽培,通过养殖盆栽促进亲子关系。

三、结语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小组评估。活动结束后,社工向20对家庭发放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表,由小组成员填写。其中有16对家长表示对活动很满意,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而且与子女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参加这个活动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其他家长表示,自己仍需努力,虽然现阶段与子女的沟通依然存在困扰和压力,亲子关系没有得到太大改善,但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社工观察小组成员从拘谨—熟悉—放松—团结的整个变化过程,小组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大部分家长与子女的交往方式得到了改善,能够与孩子开心的交谈心事。活动的开展,有效缓解了亲子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实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发展态势。

亲子关系问题的改善,不只是在于一方的努力,也需要家长与子女共同努力改变。本文中,笔者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子女与家长两方进行指导教育,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减轻双方在改善亲子问题中产生的巨大压力。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服务,在改善亲子关系的问题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发挥了优势作用。这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为其他领域的社工实践拓宽渠道,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2]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3]张莉萍.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亲子关系
“筑梦成长”高校贫困生小组工作援助计划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