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旅游就业扶贫研究

2017-07-01魏丽英路科

青年时代 2017年15期

魏丽英+路科

摘 要:农业旅游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即就业扶贫功效显著,但其作用发挥尚存在较大制约,其就业带动作用较少波及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腹地剩余劳动力群体。本文从农业旅游功能结构、产业链结构和合作结构三方面提出向多元化转变的扶贫发展思路,为农业旅游的就业扶贫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业旅游;就业扶贫;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旅游扶贫的作用及功效正越来越为公众及各界人士所了解和认可。从农业旅游扶贫发展历程和实践来看,扶贫对象参与旅游业供给投入从而脱贫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环境、资源及过程参与旅游经营;二是农副产品参与旅游销售;三是扶贫对象以土地、房屋等资源参与农业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四是人力资源直接参与旅游经营,也就是本文所提的就业扶贫。

其中,前三者参与农业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客观保障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旅游的就业则受到诸多现实条件限制,在旅游扶贫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据相关调查,至2011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达1.08亿人,该部分群体主要为年龄较大中老年人、妇女、技能缺乏或就业期望值高的人员,是未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和挑战[1]。面对这种压力和挑战,农业旅游所具有的就业门槛低、劳动强度低、直接吸纳劳动力当地从业、收入丰厚等特征,恰是转移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好途径之一。据农业部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13.5 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体中,从业人员92.4%为农民,他们人均产值5.41 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 倍。

(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1998华夏城乡游”、“1999生态环境游”、“2006中国乡村游”、“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中国生态游”),农业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在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方面,更体现出巨大作用。众多学者如黎洁(2005)[2]、操建华(2006)[3]、冯淑华等(2007)[4]、黄郁成(2008)[5]、吕白羽(2009)[6]等,都对此进行过研究论证。

但从目前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规模以及现状来看,中国的农业旅游产业链过于短小单一,经营零散,以观光农业为主,尚处于粗放化的初级阶段,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受到较大制约。

二、目前农业旅游就业扶贫的模式及问题

(一)以城郊分布并带动就业扶贫为主

我国农业旅游目前主要呈现出围绕在城市周边的城郊分布状态,且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都市周边农业旅游发展较为繁荣。现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尤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最。例如北京有农业旅游景点 130多个,广东的观光果园就有近百个。

(二)农业旅游产业链中以核心企业带动就业扶贫为主

从现有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来看,诸多农业旅游经营企业的各级供应商一般都来自城市范围,农业旅游经营过程中所需物资和服务多由城市旅游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提供。而且,农业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基本是通过辐射宣传或城市内旅游经销商促销两种途径完成,并未形成农村扶贫空间范围内真正独立的产业链节点。因此,目前来看在农业旅游就业扶贫实践中,能够提供就业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仅为农业旅游经营企业,且地域范围以城郊为主。

(三)存在的问题

从长期的农业旅游发展来看,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腹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及吸引力远远大于城郊,在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逐步发展影响下,城郊区位优势将逐渐弱化,目前的农业旅游布局状态及经营模式必将因而调整。一是从农业旅游发展空间范围的横向吸纳能力来看,广大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腹地尚有众多剩余劳动力未能充分通过农业旅游发展途径就业;二是从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结构的纵向吸纳能力层次来看,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短小单一,缺失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链中间节点空间,使农业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扶贫功能受到极大限制。

三、农业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扶贫发展对策

我国的农业旅游未来发展应朝向三个方向努力,将会极大提升农业旅游就业扶贫的能力。

(一)丰富农业旅游功能,扩大经营范围

从观光农业向休闲度假农业转变是农业旅游总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要进一步丰富农业旅游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如特色农用交通、农俗节庆体验、农务赛事娱乐、农业生产体验、农家旅游纪念品等,这将会大大提升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增加客源及旅游者逗留时间,从而扩大劳动力需求量,实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拓展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扩展经营空间

目前短小单一的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在向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转变过程中,将滋生诸多界于原本供应商、旅游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各行业领域内的链条节点,如从事特色农用交通的运输业、农俗节庆赛事的文化业、农家旅游纪念品生产的加工业、借助农文化宣传的销售业等系列中间供应商。

当地农民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天然地方气息和文化背景是从事这些中间供给劳动的最佳劳动力,如畜力牵引的马车、牛车、狗拉爬犁等交通运输,农务习俗节庆活动的组织表演,农特产材质的加工或传统手工艺品的加工等。一旦形成高质量的规模经营,将形成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三)完善产业链上辅助节点,促进就业增长

在农业旅游的规模化和多元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外界环境支持和协调解决的制约问题,如政府角度的行政支持、法律保障、资源投入等,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行业组织在产品规格、服务标准方面的规范,以及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协调促进等。这些制约问题需要产业链上构建系统的支持和辅助节点,及时提供辅助支持,以保证整个农业旅游产业链系统的正常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效促进就业增长[J].中国劳动,2013(03):5-13.

[2]黎洁.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就业与旅游收入分配的實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农村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03):18-22.

[3]操建华.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贵州省荔波县、云南省昆明市团结乡和云南省石林县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72-77.

[4]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7(01):27-31.

[5]黄郁成.旅游就业资源的社会分配关系研究——以井冈山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8(02):190-194.

[6]吕白羽.大湘西乡村旅游与劳动力就地转移互动模式研究[J].民族论坛,2009(0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