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兴趣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思考

2017-07-01肖祈福

青年时代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表达能力小学语文

肖祈福

摘 要:课堂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让学生在做活动中写作文,能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能够较好地解决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作文难题,甚至让孩子喜欢上作文。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作文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阐述一些思考。

关键词:实践思考;表达能力;活动作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李白坚教授对理想作文状态的描述:“作文的时刻,应该是作者极端放松而又极端紧张的时刻。说他放松,是因为写作的时刻思想上应该没有约束,没有羁绊,信马由缰,思绪飞扬。说他紧张,是因为写作的时刻必须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努力思考,遣词造句。”

课堂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在课堂中做活动作文能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能够较好地解决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作文难题,甚至让孩子喜欢上作文。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作文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阐述一些思考。

一、活动作文设计要突出“游戏”的特点

学生的心理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源。活动作文,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安排问题的情境,通过指导练习培养探索的意志情感,用探索的心向激发学生情感。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对活动作文的兴趣?

(一)活动作文要有趣味性,使孩子积极参与,开心投入

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可以激起孩子学习的强烈情感,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尽力地表现自己,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1.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比如“节奏音乐会”的活动作文,就是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学做小猫叫、小狗叫、小牛和小羊叫,然后根据“三拍子”节奏——彭嚓嚓,让各种“小动物”轮番吼叫,叫错了或节奏不对,就得站起来……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非常吸引孩子们,孩子们忘乎所以,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2.活动设计的趣味性

有些活动作文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使活动内容置于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的环境中,让学生以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比如,设计“错别字医院”活动,把学生在生活中常出现的错别字用彩色粉笔写在黑板上,作为“病人”,再让学生自告奋勇报名当“大夫”给“病人”治病,并要求找出病因。小学生在这样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在不知不觉之中活化了他们的兴趣品质。

(二)活动作文要有新颖性,使孩子很快进入状态,乐此不疲

内容新颖的活动作文,能够引起孩子直接兴趣,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他们对老师、对习作指导课怀有期待,希望每一节都是新鲜的。进入学习状态后,他们兴奋地等待,然而,当他们等来的仍不过是“吃”惯了的食物,便会无聊地活动起来,这时想再度唤回他们的心神,已如飞鸟脱手,了无痕迹。比如“传纸逗笑”这项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

比如,先把全班学生分为六组,以组为单位,每个人在组内写一句或一段引人发笑的段子在组上交流,并仔细观察他人的表情变化,然后各组挑选出最能逗笑的一则笑话由最爱笑的六位同学上台表演,看看谁的笑话笑点最高,谁笑得最欢。新颖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整堂课充满新鲜感和新奇性,且笑声不断,兴趣盎然,学生行文如流水,水到渠成。

(三)活动作文要有生动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而稳定

有趣和生动是分不开的。生动有趣的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产生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的产生,又推動学生进一步将注意力投入到活动之中。

比如:“成语接龙”的竞赛这项活动,就产生了竞争的心理,输赢的刺激,就立刻使全体学生感到紧张和压力。作文将活动内容设计或编排成为具有一定竞赛的性质的场景。竞赛能满足于学生好胜、自尊,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也是激发成就动机的有效手段。

“猜测”活动使作文成为具有游戏特质的一种特别的方法。任何严肃的活动,只要编排出猜测的程序,便立刻变得有趣而容易被人所接受。

模拟活动能启迪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逆向思维。从而产生丰富生动的游戏心理。比如学过《鸟的天堂》之后,笔者设计“我们的乐园”(注明此处的“我”是一只小鸟)。孩子在作文中时就有了新的角色模拟。通过心理的体验,孩子会想象自己已经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鸟,生活在天堂里,多么自在呀。于是一段趣味十足而带有童话意味的生活就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笔下生成了。

二、活动作文关键让学生在“动”中动笔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活动作文,确实有很大的玩的成份,玩,必定轻松、愉悦,必定令人感觉不到压力和功利。玩得越快乐,表达的思想就越丰富,表达的愿望就越强烈,作文就越是写得好。

(一)让孩子活动中有话说

比如“做哑剧”这项活动,没有绳子却可以“跳绳”,老师走到教室的某一角,蹲下身子,表演用右手往左手臂上“绕绳子”,然后请出两个学生,教师把手臂上绳子的两头“放进”学生手心,随即便抓住其中一个学生的手,“摇”起“绳子”来,对方学生随即理会,跟着“摇绳”,还可以“拔河”,“举重”、“打羽毛球……游戏开始之后,全班寂静无声,连老师也不许说话。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场景,想讲又不能讲,整堂课大家始终这样憋呀憋,一直憋到游戏做完,还是不能讲话。好了,到了写作开始,把要说的话放到纸上痛快淋漓地表达吧!

(二)让孩子“动手动脚”中看得全、写得好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随意注意往往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感知效果好。

1.明确的目的,态度越积极,感知效果越显著

大部分小学生都见过兔子,但不一定知道兔子为什么一蹦一跳,不知道兔子前脚长后腿短,这是因为平时看到兔子时没有特定目的,是不精确的整体感知。学生写人的外貌也常常提笔便写“乌黑的头发”、“浓眉大眼”、“红朴朴的脸蛋”等之类似是而非千人一面的词句。如果规定必须写出某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带着特定的目标,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写出来的外貌描写,写得好的,不用说出名字大家便可以猜出谁来。这就是感知规律最生动的体现。

2.在活动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感知的效果好

在感知过程中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嗅、用口说、用手摸、动手做,分散了难点,调整了注意的紧张程度,丰富了感性经验,不但比单一的听觉刺激感知精确,印象深刻,而且提高了儿童认识事物的兴趣,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比如,让孩子在公园里的草地上笑呀、闹呀、跳呀、跑呀、滚呀,他们像一条条撒欢的小狗尽情地玩耍,谁管得住,什么命令听得进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大多数都写得很好,即使平时习作时抓耳捣腮的学生,也表现得十分出色。什么原因?这是因为学生在无形之中,所作所为遵循活动律,协同律,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感知效果。

三、尝试“活动作文”的反思

活动作文首先必须消除孩子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孩子感受到作文课再也不需要搜索枯肠,挖空心思,因为作文内容是现成的。作文课上再也不用那样紧张、严肃,取而代之,是轻轻松松、嘻嘻哈哈的游戏。让学生在接近写作本来面目,召回了作文原本的动机。

重视教学方式的变化,营造出有利于“创作”的氛围。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學生形成新鲜、新奇、惊异、惊叹的心理状态。让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激情、意愿、心态、情绪,学生就很快进入极佳写作境界。

习作课需要积极的思维,亢奋的精神,以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主观精神经常地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以便营造出跃跃欲试的“创作”场面。

活动作文很容易吸引学生,学生参加活动再写作文的兴趣肯定比直接写作文的兴趣高,但是作文,可以说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必须进行大规模扎实的训练才能掌握。因此,不能把学生乐于参加活动的兴趣等同于轻松习作的热情,毕竟活动是活动,作文是作文,有些学生,在活动中非常踊跃,表现出色,但一到习作阶段又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轻松地把作文写好,因此,要正确认识乐于活动与易于表达之间的关系,多一分鼓励,多一分同理心,多一分耐心。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白坚《新体验作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表达能力小学语文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