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1梁洪磊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鼻蝶垂体瘤切除率

梁洪磊

(安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梁洪磊

(安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经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及内分泌激素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切除率77.1%(28/35),观察组肿瘤切除率94.4%(34/36),观察组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垂体瘤效果更为突出,具有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且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垂体瘤

垂体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主要是指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可扩展蔓延到蝶鞍上或蝶鞍下的区域及到达海绵窦,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1-2]。手术治疗是垂体瘤疾病干预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25例,年龄18~75岁,平均(41.2±5.1)岁;患病时间3个月~3 a,平均(1.5±1.1)a;其中视力下降6例,颅内压增高9例,闭经7例,视野缺损4例,向心肥胖2例,多饮多尿3例,无症状4例。观察组患者男11例,女25例,年龄18~76岁,平均(41.6±5.5)岁;患病时间5个月~3 a,平均(1.8±1.2)a;其中视力下降7例,颅内压增高10例,闭经7例,视野缺损4例,向心肥胖2例,多饮多尿4例,无症状2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经颅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保持正确体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铺设消毒方巾以及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选择单侧翼点作为手术入路,在显微镜引导下找准硬膜所在位置,剪开并显露侧裂,利用微剪刀将侧裂池根部蛛网膜剪开促使脑脊液全部释放,待垂体瘤完全显露后分离其周围组织以及血管,切除肿瘤并采用生理盐水对瘤腔进行清洗,逐层缝合切口并包扎,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术前3 d于患者鼻腔内滴注妥布霉素眼液,并指导患者按医嘱进行口腔清洁,并口服泼尼松龙,行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术前24 h清理鼻毛。具体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指导其保持仰卧位,同时将头后仰15°,侧偏向手术操作人员20°,采用酒精对患者鼻腔以及手术涉及的部位进行消毒,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相对应的鼻孔在30°内镜的引导下沿中鼻甲、鼻中隔间入路建立手术通道,将蘸有0.01%去甲肾上腺素的棉签扩大通道,显露蝶窦开口后以开口里上缘1 cm处作为起始点沿鼻中隔黏膜作弧形切口,显露蝶窦前下壁后扩大蝶窦开口、磨除蝶窦间隔,充分显露鞍底并在其内行穿刺并抽吸探查,一切无异常后切开硬膜进行电灼,分块切除暴露的肿瘤,当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利用内镜对瘤腔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并在瘤腔内填塞明胶海绵或者医用纱布并封闭人工硬膜,如果患者手术结束后鼻腔黏膜受损不明显无需进行填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及内分泌激素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2.2 肿瘤切除情况 对照组35例中24例(68.6%)患者全切,3例(8.6%)患者次全切,8例(22.9%)患者部分切除,肿瘤切除率77.1%(27/35);观察组36例中肿瘤全切30例(83.3%),次全切4例(11.1%),部分切除2例(5.6%),肿瘤切除率94.4%(34/36)。观察组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1,P<0.05)。

3 讨论

人体垂体位于鞍区,位置隐蔽,实施传统经颅手术难以使垂体肿瘤完全显露,因此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肿瘤切除不彻底等问题,影响手术治疗效果[3]。再加之垂体解剖位置与视神经、人体下丘脑较为接近,由于传统经颅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大,在操作中极易对肿瘤邻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4-5]。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在垂体瘤治疗中得到有效应用,改进了传统术式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内镜的使用为手术操作创设了可视化环境,术中视野更为广阔,观察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灵活性强,不容易存在盲区;②内镜可抵近鞍底,伸入瘤腔,因此可以对鞍内的解剖结构仔细进行探查,解剖结构辨认更为可靠准确;③术中照明要求高,因此整个术野光线通透,很少出现手术器械遮挡视野的情况,操作安全性明显较高;④手术采用微创形式,无需使用扩张器,对患者鼻部解剖结构损伤小,且实现了双鼻腔操作,器械移动灵活,因此手术时间缩短且术中出血量少,能够保证肿瘤切除更为彻底,有助于预后恢复[6]。

综上所述,内镜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垂体瘤效果更为突出,具有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且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1] 张烨,朴浩哲,姚冰,等.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33(18):41-43.

[2] 赵磊,张福志.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J].医学美学美容,2014,24(7):179-180.

[3] 谢伟,李海明,全伟,等.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78-79.

[4] 丁锐,陈祎招,付正浩,等.神经外科工作站在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07-1809.

[5] 刘朝典.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90例垂体瘤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4(16):51-52.

[6] 郝华超,王鹏,董轩,等.内镜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71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230-231.

R 736.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98

2016-12-09)

猜你喜欢

鼻蝶垂体瘤切除率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合适剂量的临床观察
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