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1许文景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引流术细菌性脓肿

许文景

(邓州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邓州 474150)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许文景

(邓州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邓州 474150)

目的 对比研究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PL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邓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0例PLA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治疗PLA效果相似,但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腹腔镜手术引流;细菌性肝脓肿

肝脓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以PLA最为常见[1]。该病的主要致病机制为肝脏受到细菌入侵而引起继发感染,预后较差[2]。以往临床常采用外科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PLA,生存率可高达60%,但仍无法满足临床需求[3]。本文旨在对比研究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PLA)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邓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0例PLA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8~78岁,平均(53.21±9.44)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9~80岁,平均(53.68±8.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和维持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广谱抗生素。观察组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采用CT或B超定位脓肿位置,患者依据脓肿位置取适当体位后行局麻,切开0.3~0.5 cm穿刺点的皮肤后,将穿刺针刺入脓肿内。将脓液采用注射器抽出,牵拉尾端固定线(穿刺管),弯曲穿刺管头。将皮肤与引流管采用丝线固定,抽取部分引流液进行药敏试验与细菌培养,外接引流袋。观察引流量和性状,对引流管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堵塞管腔。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2~3 d采用B超进行1次腹部复查,观察脓腔,待脓腔基本消失方可将穿刺引流管拔除。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治疗,麻醉后建立人工气腹,将腹腔镜镜头通过脐缘下1.0 cm切口置入,确定脓肿位置后选择操作孔。将粘连组织(脓肿周围)分离,采用电凝钩将脓肿壁分离,吸净脓液。将引流管分别放置于膈下与脓肿内。术后每2~3 d采用B超复查腹部1次,脓腔无明显引流液流出,可将引流管拔除。

1.3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愈: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脓肿被完全吸收;显效: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脓肿吸收程度>50%;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脓肿吸收程度<50%;无效:脓肿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手术指标:手术成功率、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成功35例(100.00%),对照组手术成功33例(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5.71%),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LA是一种以病情重、起病急、病死率高为主要特点的普外科感染性疾病[4]。糖尿病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调查显示在PLA中有15%~40%的患者伴有糖尿病[5]。PLA的致病菌已由大肠埃希菌逐渐变为肺炎克雷伯菌,是亚洲PLA的主要菌种。以往临床治疗常以抗生素及外科引流为主,并将开腹手术作为主要引流方式,该手术具有费用高、创伤大、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弊端,临床疗效欠佳[6]。随着医疗建设与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PLA中,但针对选择何种手术,临床分歧较大。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拔管时间相似,与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相比,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时间较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适用于以下PLA患者:①病情危重、高龄等不耐受麻醉、外科手术者;②脓肿的位置较深,无法实施手术治疗;③无法与肝恶性肿瘤区别等诊断不明确者,可对患者先实施穿刺引流术和活检术,确定其病变性质后,可再行治疗[7]。而外科治疗PLA时适用于以下患者:①穿刺效果不佳或影像定位穿刺失败者;②脓肿破溃,患者出现腹膜炎需急诊手术治疗者;③合并肝胆系统等其他疾病者;④尾状叶脓肿等处于特殊位置,穿刺风险较大者。因此,临床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治疗PLA疗效相似,但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尹君,唐启耀,罗军.细菌性肝脓肿的经皮穿刺引流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9):815-818.

[2] 王军,孙松.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比较[J].武警医学,2014,25(11):1118-1120.

[3] 陈康,陈茂余.超声引导介入性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4):658-661.

[4] 俞泽元,赵荣荣,焦作义.细菌性肝脓肿123例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8):797-799.

[5] 陈文显,胡新娥,韩运生,等.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针单纯抽吸与置管引流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47-1549.

[6] 邹容,狄镇海,张建,等.脓腔灌洗在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7):71-74.

[7] 周涛,高涵,许景伟,等.细菌性肝脓肿7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9-240.

R 65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97

2016-12-05)

猜你喜欢

引流术细菌性脓肿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