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根本,尊重个性化阅读

2017-06-30徐云芳

关键词:确定性不确定性文学作品

徐云芳

摘 要: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说,它的不确定性相对多一些。在教学文学作品时,我们既要把握根本,重视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达成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确定性;不确定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15-2

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教学目标虽然与整体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完全一致,但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强调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还把各个学段的目标评价分别细述: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大体感受”;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具体感受”;第三学段是“领悟”和“体验”。文学作品教学目标为什么特别强调要“体验、感悟和品味”三要素?我想,主要是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的,其实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把握根本,尊重个性化阅读。

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文学作品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一般教学目标一样,都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共性的地方。但个人的积累不一样,个人的经验不一样,个人的性格特征不一样,关注的角度和深浅也就不一样。所以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要特别重视、尊重学生对作品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反应。这是最打动他们的地方,他们会对这些地方发表一些有个性的见解,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最好不要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在《孔乙己》一课中,多处出现了“笑”这个字,这个“笑”其实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个文眼。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有一位同学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却提出异议:不是所有的人都讥笑孔乙己的,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大人们的取笑的。他们是很开心吃到了茴香豆吧。我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了问其他同学的意见。他们异口同声表示赞成。我又追问“那这不就不能表现世态炎凉了吗?为什么要写幼小天真的孩子们与孔乙己的友好呢?”这样就使得问题更深入,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难点,学生最终明白写孩子的笑是一种反衬手法,更突出了孔乙己所处社会的世态炎凉。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产生课堂资源的生成。对于这种生成,教师既要给学生生成的时间和空间,更应善于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预设目标),使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共同体验与个人体验的统一

文学作品大多是作者的体验,当作者把这种体验写入文学作品时,这种体验就成为读者的共同体验了。当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受它的影响,但个体的体验因年龄、阅历等方面的不同,这就造成体验上的不确定性。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这个不确定性我认为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也就是在教学中倡导个性化阅读。例如在教学《故乡》时,对杨二嫂这个形象,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学生甲说: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煞”,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理。学生乙则说:杨二嫂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参加劳动的坏习惯有关。原先开豆腐店时,就“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招徕顾客,所以写杨二嫂,是对她好逸恶劳的坏习气进行嘲讽。学生丙说:过去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的姿态,是由于生活比较宽裕。现在她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评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学生丁说:我认为文章写杨二嫂主要是非曲直为了突出闰土。像杨二嫂这样早先开豆腐店的小商人都变成这样子了,那闰土的生活就更不说了。学生戊说: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为了全面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衰败、萧条、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这些同学的看法应该说都是正確的,只是认识的程度上有差异。在我们的阅读中,由于独立感知、体验、领悟而产生类似的有差异的结果,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个性化阅读“求异创新”的目标所在。没有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就没有共同体验的多样性。

三、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个人的积累不一样,个人的经验不一样,个人的性格特征不一样,关注的角度和深浅也就不一样。所以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为此,我们要允许学生带着多元的思维走进文本,带着多元的理解走出文本。学生对作品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反应,这是最打动他们的地方。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正是阅读中自由精神的闪烁,是文本感悟的精彩诱人之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尽一切可能引导学生对文中内容或人物形象进行发散思维,多元思考,不以一个标准答案来裁定。

教师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往往预先备课,上课时则希望学生沿着自己的预设的目标学习。但在教学中,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而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在兼顾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

比如有位老师在执教《变色龙》一文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的特点,特地强调他的性格特征:见风使舵、媚上压下。这正好印证了“变色龙”的特点。文中的变色龙就是指警官奥楚蔑洛夫。没想到讲台下发出一个清脆而慢条斯理的声音:“变色龙好像不单单指奥楚蔑洛夫”。老师循声看去,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在和老师对视着。老师顿时语调高昂:“听好。变色龙就是指警官奥楚蔑洛夫”事实上,这个学生讲的话有点道理。文中不止奥楚蔑洛夫在变来变去,赫留金和围观的人也在变。赫留金一开始故作可怜,伤了手一个礼拜不能干活;后来骂那个人独眼鬼,又搬出当宪兵的哥哥做靠山;最后赫留金再也没有争辩的理由,再也没出现过。围观的人开头强烈肯定要捉住狗,说“别放走它!”,可是后来知道是将军家的狗后,就指责赫留金的荒唐无聊,最后他们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只不过没有重点强调罢了。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并明确地说,“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既然学生“生成”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顺水推舟:“那么还有哪些人也在变呢?从文中找找,看看他们的前后变化。”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探讨,共同走进文本找到赫留金、周围的看客的变化,无疑这些人均是变色龙。如此,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就是超出确定性的范围的,不确定性体现十分鲜明。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

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正因为有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性,才使在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成为学生更好的把握文学作品的润滑剂。也正因为有了目标中的不确定性,才使原本确定的,单一的教学过程生动起来,有了使人惊喜的诱因。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教授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更好地学习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确定性不确定性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希望并存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Ages in Trouble
文学作品与数学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桩板式挡墙施工风险评估
浅议跨国企业破产中“主要利益中心地”的确定
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我见
广义直觉模糊软集的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