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经验

2017-06-30张月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法新教材高中数学

张月江

摘要:新教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學习负担为宗旨,体现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说这是我们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乃至整个中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教材 ;教法

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 不少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枯燥、难懂,教师则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待学生的学习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待开的资源。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为好学生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是基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其实,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二、创设质疑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笔者在上高中数学“正方体截面”课时,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正方体截面”课件,积极参与活动,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三、采用互动启研教学法

高中数学中的“互动启研教学法”以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着眼点,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沟通、互动、启发、研究为特点,旨在构建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所以教师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方法运用的效果。启研互动教学法对教师有如下要求:一是树立新型师生观,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相互信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新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二是真正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未知、未能和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接受能力、学习动机及兴趣爱好等,才能进行有效“启发”。三是善抓“启发”时机,能够于教学的关键点、疑难点、衔接点、含蓄点处启发,于思维受局限时、疑惑不解时、有新发现时、跃跃欲试时启发。四是恰用“启发”方法,适时“进退散敛”。华罗庚说过,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诀窍。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多想一步,养成“进”一步思考问题的习惯和不断探究的精神。“散”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培养创造性思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敛”就是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从纷繁的思路中发现共性,培养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训练学生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新教材不断的提倡要进行主动和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模式的建设,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探究性的课题,要培养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要在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亲自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在感受到城市交通混乱的时候,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自己花费很长的时间站在街头进行车流量的统计,并且按照已经学到的数学模型对某一个路口不同时间段车流量进行分析和原因概括,并且分析街道两旁的障碍物和摊点等的有关情况,学生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意见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并且通过自身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这对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德江县第二中学 565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法新教材高中数学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