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建构

2017-06-29翟利岳

江苏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爱心建构师生

翟利岳

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建构

翟利岳

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指在人际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基于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着眼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注重生成,不断改进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爱心课堂”具有四大支柱:人性的温度(课堂质量的保证)、目标的达成度(课堂质量的根本)、学习的深度(课堂质量的核心)、过程的生成度(课堂质量的增值)。其要旨在于强调“尊重差异、以爱育爱”的“新爱心教育”理念,遵循“相信潜能、充满期待”的教育原则,促进全体师生在“爱心课堂”的建构与实践中主动发展、不断提升、努力成长。

师生;共同成长;爱心课堂;建构与实践

一、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的基本内涵

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 “爱心课堂”是在对“功利性课堂”和“教学僵化”等现象反思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发展,创新出的一种成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爱心课堂”,是表达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 “新目标教学”的主要样态,是践行“新爱心教育”理念的关键。具体是指在人际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基于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着眼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注重生成,不断改进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要旨在于强调“尊重差异、以爱育爱”的“新爱心教育”理念,遵循“相信潜能、充满期待”的教育原则。

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充分体现了在“新爱心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编制、教学方法的变革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我们以“培养富有爱心的现代小公民”为育人目标,以“心态从容、过程舒缓、形象优雅的新爱心教师”为育人形象,有效促进全体师生在“爱心课堂”的建构与实践中主动发展、不断提升、努力成长。

二、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的目标解读

1.高效率——师生发展最大化。

从课堂实施的过程来看,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是高效率的。这效率不仅是指单纯意义上获得的知识量,还包括师生在课堂上彼此参与、交流、提升的程度与状态。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就是充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广度、学习的深度、能力的创新度,教师发展的最大化就是充分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艺术和教学创造力。

2.高效益——教学效果久远化。

从课堂实施的结果来看,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是高效益的。“爱心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看到当前教学行为的“效果”,还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评价课堂,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两个维度去思考并判断教学效果是否“有益”,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和智慧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与能力的持续提升”。

3.高品质——课堂样态个性化。

从课堂实施的样态来看,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是高品质的。在“爱心课堂”中,高品质首先表现为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其次为课堂目标的高效达成;再次是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提升;最后表现为师生互相促进,不断创造。

三、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的建构策略

为在实践中充分体现“爱心课堂”的内涵,我校提出“爱心课堂”的教学主张,一是价值立场:学生为本,学习为重;二是目标主张:学科素养,直观表述;三是内容主张:适合学情,生动有趣;四是教学流程:结构合理,注重生成;五是教学评价:目标达成,多样发展。由此,我们建构了“爱心课堂”的四大支柱:人性的温度(课堂质量的保证)、目标的达成度(课堂质量的根本)、学习的深度(课堂质量的核心)、过程的生成度(课堂质量的增值)。

围绕四个维度的建构,我们研究实施“爱心课堂”的具体策略是:

1.设计使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矫正“教学与评价”的偏失。

我们研究并出台了“爱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由以往着重评价教师的“教”转向以“生”的学习行为作为主要观察点的新型评价方式。围绕评价量表的四个维度,从不同视角、不同观测点进行议课、上课、评课,从“课堂观察点的确定”“紧扣观察点的评课”展开实践研究,彰显“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2.全面推进“标准直观化”项目,弥补“内容与目标”的忽视。

课堂上不仅要重视“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还要明确“教什么”。只有精心谋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实施“标准直观化”项目,我们的“爱心课堂”才能落地生根。因此,我们从“国家标准直观化、单元目标直观化、当堂目标直观化”入手,合理开发使用教材,有效确定课堂目标,促进“爱心课堂”的有效性。

3.有效搭建多元化的平台,改变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现状”。

面对当前社会及家长的需求,我们通过建设“爱心课堂”,为全体教师融入学校教学模式提供必要的台阶,打造一支具有新爱心教育理念的教师团队。我们设计有效的路径、搭建多元的平台、建立多样的学习机制,以促进教师队伍的优质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四、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的创新点

1.立意创新,融汇办学理念的基本要素,引领教师教学行为的主动转变。

新爱心教育践行“相信潜能、充满期待”的理念,其内涵为:坚持每位学生都是重要的;坚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永不放弃,积极等待,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爱心课堂”将办学理念有效融合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

2.思路创新,明晰办学目标的实现路径,支撑学校育人目标的自觉达成。

“爱心课堂”是爱心课程的最终落脚点,它传承了我校历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智慧,体现了我们对当前课堂存在问题的反思,更为“富有爱心的现代小公民”这一育人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有效办学路径:

3.实践创新,顺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促使教师教研能力的持续发展。

“爱心课堂”以实施“基于师生能力发展的教与学”为抓手,促使教师立足于学科特点和自身资源优势,落实课堂教学的三个“新”:第一,目标新。设定目标的价值立场更接近于教育本质;第二,表述新。目标的表述更注重直观;第三,达标新。达标的过程实现深度学习。这样,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支点。

4.评价创新,凸显师生发展的共同追求,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以“四大支柱”——人性的温度、目标的达成度、学习的深度、过程的生成度来深入解读“爱心课堂”,不断丰富其内涵;我们以“爱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为参照,通过4个维度和41个视角来促进教师反思,通过专题化的评课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全面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五、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爱心课堂的成果显现

1.建构“爱心课堂”的教学样态——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实践中,学校从“内涵、架构、外显”三个方面建构了“爱心课堂”的样态,提出了“爱心课堂”的教学主张,设计了“爱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从量表的具体使用、标准直观化课程的开发、教师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效性践行研究,有效落实了“传承育人文化、落实育人目标、树立育人形象”的需要,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学校教师能在人际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中,基于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着眼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注重生成,不断改进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

2.形成“爱心课堂”的操作范式——“量表”的广泛使用。

我校及多所兄弟学校广泛使用“爱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改进课堂教学。“量表”从四个维度:人性的温度(课堂质量的保证)、目标的达成度(课堂质量的根本)、学习的深度(课堂质量的核心)、过程的生成度(课堂质量的增值),引导教师从不同视角、不同观测点进行议课、上课、评课,实现“国家标准直观化、单元标准直观化、当堂目标直观化”,推动了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促进“爱心课堂”的目标达成——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建设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 “爱心课堂”的教改实践中,师生均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有5人获省级教学评比一等奖、3人获省级教学评比二等奖;1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被评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32人被评为市、区级教学骨干;8人获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一等奖,其中3人获江阴市 “十佳课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教学论文50余篇。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达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而且学习质量高,每年有近千名学生在江阳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2016年11月全市小学五年级英语、六年级数学学科质量调研为例(见下表):

2016年城中实验小学与江阴市平均水平的比较表

4.进行“爱心课堂”的推广应用——学术的专业引领。

该成果以其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对当前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2016年12月初,我校承办了2016年江阴市小学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用4天时间分学科向全市推介“爱心课堂”建设成果。成果第一主持人及核心团队成员还在多种场合作过讲座和示范教学,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辐射、推广与应用。本成果在多所兄弟学校推广使用,使用效果好。另外,学校承办了二十余次江阴市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研讨会,获得了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高度赞誉。

G622.0

B

1005-6009(2017)34-0033-03

翟利岳,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400)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校长。

猜你喜欢

爱心建构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建构游戏玩不够
爱心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