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新政下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2017-06-29陈柏良

中小学校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组员科目共同体

◎ 陈柏良

高考新政下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 陈柏良

随着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高考政策的全面实施,选课走班成为新教学常态。学校内有些选考科目的学科由于教师执教能力整体比较薄弱,导致该学科教学质量偏低,影响了学生选择该科作为选考科目的热情,这些学科教师出现了阶段性数量过剩现象,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因而,在高考新政下,各选考科目的学科组如何加强专业共同体建设,整体提高组内教师执教水平,吸引学生选择本学科作为选考科目,是各学科组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我校以 “四大建设”为载体,狠抓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整体推进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选课需要的同时,较好地平衡了学生选课的各种类型,教学资源得到充分运作。

一、整体联动的组织架构建设

学科专业共同体是以同一学科为前提,基于教学实践,以共同学习、合作研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专业学习和研修的组织,通过学科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与互助,最终实现学科组内教师整体成长和专业提升的目标。

浙江高考新政,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时间设定为学生在高二或高三就读期间的10月和4月中任选2次,这样,在同一次考试中,均有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参加。以往,学科组按照三个年段,分设高一、高二、高三备课组进行教研。现在,我校将高二、高三备课组整合,在新授课未完成之前,按照原有三个年段分设备课组的模式进行教研,新授课完成后,高二、高三备课组合二为一,整体联动,将科学备考,提高学生选考竞争能力作为教研主题,共同研读选考考试说明,共同研究学科的解题原理、方法和思维规律,共同研商备考策略,以在复习时更好地指导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信心和力量,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竞争能力。

学科专业共同体是教学实施的一线组织,共同体内成员平等自主地交往,他们的“共事性”与“我们感”以及与共同愿景和归属感互为张力的每一个个体的精神独立,是学科共同体文化的精髓。高考新政下,我校的学科共同体建设,正是打破分年段备课组活动的界限,充分发挥各组员个人智慧的基础上,突出“共事性”与“我们感”, 在“共同愿景(学生选考取得成功)”的指引下的一种积极尝试,在高二、高三整体联动的共同研修中,促进组内各成员的专业成长,提升组员的学科教学质量担当。

二、高效序进的活动方式建设

(一)专业期刊的阅读与分享

常言道:“教有法,却无定法。”前者的“法”指的是规律,后者说的则是具体方法。规律是教学方法深层的内部心理机制,具体方法则是教学方法的外部表现形式。两者之间颇似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作为本质的 “法”是比较单一、稳定、深刻的东西,作为现象的“法”则是比较丰富、多变、表面的东西。浙江的高考新政,增加了“选择性”,也增强了“竞争性”,教学更需深谙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思维规律,更需加强对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竞争力。我校十分重视学科专业共同体组员对专业期刊的阅读与分享,将此作为丰富组员学科专业教学知识,了解学科教学研究前沿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专业阅读也可看作是与同行交流的一种形式,这种交流能不断地调整组员对问题的一些看法。期刊上同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与争鸣也能“澄清”组员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专业阅读与分享可以积累和丰富组员学科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组员的执教水平。因而,我校一直将此作为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校本化处理与改进

浙江的高考新政,比较鲜明的一个特点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状况。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实施了“122”分类分层的组班策略,即1门学科,设2个班级类别(选考类班级、学考类班级),同时选考类班级数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分A层,B层(A层为较高水平,B层为一般水平)的选考班级(如选考A班,选考B班),如果教学内容不进行校本化开发,用同一套教材简单地分层,就失去了分层的意义,与快慢班没什么差别。选课走班的分层教学,实际上要求我们,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让有不一样需求的学生学不一样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我校的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校本化处理与改进,对学考类班级、选考类班级,及选考A层、B层的教学内容均有所区分,做到有的放矢,共同体内各成员分章节、分单元、分块分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大家见仁见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编撰学考类,及选考A层、B层的教学设计文本,使教学更好地适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加符合学科规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课堂教学的观摩与反思

《学记》曰:“相观而善之谓摩”。“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就告诉我们,日常教学要多与同事交流,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同事间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相互表达、交流、辩论自己的教学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校的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十分注重组员之间的课堂教学观摩与反思,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其一,同课异构:学科专业共同体内各成员,选定同一节课,安排多个成员分别针对不同选考层次的学生进行授课,集体观课后议课与评课,并撰写反思稿,以便改进教学;其二,异课同构:学科专业共同体,通过集体议课,选定出能揭示同样的核心思想,实现同样的育人目标的不同的课,安排多个成员授课,观课后议课与评课,着意于从不同的课中概括、提炼出相同的“东西”,即做归“一”的文章。所谓“一”就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迁移性的、能创造知识的、“含金量”较高的那些策略性知识。不同的课,常常也蕴含体现学科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多做归“一”的文章,有助于增强学科专业共同体成员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有助于提升组员的执教水平。

(四)适题的研究与命制

知识的应用最终必定落实到对题目的解答,什么样的题目最适切我校学生练习?我校学科专业共同体积极开展“适题(适切我校学生的练习题)”研究,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共同体内各组员针对某一教材内容,在备课前解一定数量的题目,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把解题与教材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组员解题应成为其理解教材、备课的前期工作,通过解题来理解教材,理解知识点来备课,因为课前组员解了不少相关题目后,他(她)就知道知识点的教学该如何去把握,重点该如何去突出,难点该如何去突破,备课也就有了重点。尤其是备练习课、复习课时,就更需要课前多解题来进行备课,因为只有题解多了,课堂上才能广泛联系,才能多拓展,才能通过1—2道题目或者1—2个问题,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一类题目、一片知识。题解多了,题目类型接触多了,知识点如何考,怎么个考法也就清楚了,练习课、复习课的质量就自然显现。当然,备课前还必须对学情有一个诊断,这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其实,课堂教学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备课上,参考教参与他人之长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解题,通过自己的感悟来理解教材,来处理教材,来设计教学过程。其二,备课前的解题有助于“甄别”哪些题目适切我校学生练习,哪些题目可以改变成适切我校学生的练习题,哪些题目可以直接剔除。第二步,共同体内各组员,分别阐述针对某一教材内容的“适题”,具体阐述每一个题目检测了哪个或哪些知识点,体现了哪些思想和方法,具有哪些普遍意义和迁移价值。第三步,共同体成员集体框定“适题”,选编或命制针对某一教材内容的适切我校学生练习的题目,印发给学生练习。实践证明,开展“适题”研究,提高了组员的解题能力,丰实了组员的解题功底,更有效地改进了作业质量,提高了学生练习的针对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五)教辅资料的整理与自编

根据浙江高考新政,学考选考一年两考的新现状,和考生对象的复杂性,教学与复习如何提高科学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学科专业共同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前一届要为后一届提供经验与教训,如果前一届走了弯路,后一届就要避免;前一届有疏忽后一届就要改进,这项工作无疑落实在学科专业共同体中,学科专业共同体要切实承担起学科建设任务,包括学科的教学质量。我校的学科专业共同体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建设起了“新高考7选3科目”的校本教辅自编资料,包括训练试卷和专题复习资料,各学科专业共同体均按学考70分和选考加试30分进行分类整理。前一届为后一届提供资料,这是一种资源的传承。同时,各学科专业共同体致力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将获得市属一等奖及以上的优质课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设计稿和课件)、微课和微视频、竞赛辅导资料等进行整理汇编,在学校内网上建立资源库供同一学科组内教师共享,成为了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的一个亮点。

三、浪浪相激的组员梯队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优质师资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的最重要力量。优质教师成长的土壤在学科专业共同体。如何发挥共同体组内的作用,把组员培养起来,整体提高组内各组员专业发展水平,在学科竞赛辅导,在优质课评比、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能拉得出,比得过,需要我们每一位共同体主持人的努力。我校学科专业共同体注重组员梯队建设,通过说课、赛课、说题、命题等教学技能比赛,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成就。各学科专业共同体目前均有市级学科带头人领衔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展:“新秀露台”——工作五年及以下教师开设汇报课、参加每年2次的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的选考模拟测试;“能手展台”——一级或高级教师开设品质课堂观摩课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展示活动;“名师讲台”——名优教师开设示范课和学术主题报告,有效地促进了学科专业共同体内各组员的专业成长,形成了前浪引后浪,后浪推前浪,浪浪相激的梯队建设,为学科教学全面质量(包括竞赛、学考、选考、高考等)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科学稳健的质量评价建设

浙江高考新政实施下,如何营造各学科专业共同体之间良好的竞争氛围,我校的做法是积极开展优秀学科专业共同体团队评比活动,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成效、教学业绩、示范作用、创新工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与评价。其中对教学业绩的考核,按“语文、数学、英语” 科目和“七选三”选考科目进行分类考核,如对“七选三”选考科目的考核我校拟采用如下办法:10月和4月两次选考取赋分高的1次进行统计,计算出各学科赋分在85分(全省占21%)及以上、70分(全省占57%)及以上、55分(全省占89%)及以上的各比例按浙江高考新政,浙高招委〔2017〕1号文件规定,高考录取时,根据实考人数的一定比例分段填报志愿,具体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分实考人数的20%、60%、90%三段填报;7门学科排序后赋分,计算量化分,对学科专业共同体进行评价,具体如下:赋分在85分及以上,按各学科达线比例(达线人数除以参考人数,下同)高低,将7门选考科目排序,分别记7、6、5、4、3、2、1分;赋分在70分及以上,按各学科达线比例高低,分别记5、4.5、4、3.5、3、2、1分;赋分在55分及以上,按各学科达线比例高低,分别记4、3.5、3、2.5、2、1.5、1分。三个分值相加为各学科专业共同体选考高考绩效分。按绩效分从高到低,评价出各学科专业共同体的教学业绩。采用赋分的方式进行评价,有利于增强不同学科专业共同体之间的可比性,有利于促进各学科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各学科专业共同体整体教学能力,有利于增强各学科专业共同体自觉担当起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使命。

高考新政下的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发挥各学科专业的自身优势,整体提高共同体内组员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执教能力,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本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尚需要每一个学科专业共同体认真思考、研究和实践。

于龙,贾锋.中美教师专业组织形态的文化观察——以学科共同体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7):54-57.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副校长,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燕兰]

G451

C

1673-9949-(2017)06-0053-03

猜你喜欢

组员科目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组落幕
高考“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