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7-06-28马雪琴张果萍王莉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园本课程农村幼儿园

马雪琴++张果萍++王莉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甘肃省张掖市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2)农村幼儿园教师存在课程开发意识薄弱和能力不足等问题。(3)农村幼儿园缺乏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好氛围和支持环境。(4)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必要的园所文化根基和理论引导。研究者据此提出了若干改善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以期为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5-0025-04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当前,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构建多元化、适宜的园本课程成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幼儿园拥有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而且有助于缓解农村幼儿园因资金不足所导致的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有效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的农村幼儿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以及访谈等方法,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者采用自编问卷《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调查问卷》,以甘肃省张掖市12所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有效率为85%。同时,研究者对其中6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园长和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观念与认识

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课程资源所持的观念与认识,直接影响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课程资源”这一概念,61.8%的教师 “了解但认识不够全面”,32.3%的教师“不太了解或不知道”,仅有5.9%的教师“非常了解”。关于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问题,67.6%的教师认为本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利用,32.3%的教师则认为本地可开发利用的乡土资源相对较少且开发价值不高。访谈中大多数教师认为,乡土课程資源可以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材料补充,可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很少有教师会站在文化传承、园本课程构建和儿童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价值、乡土课程资源的种类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够全面、深入的。

2.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态度问题,38.2%的教师开发意识薄弱,32.4%的教师开发意识一般,还有5.9%的教师没有开发意识,仅有23.5%的教师开发意识较强。关于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问题,仅有26.5%的教师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61.8%的教师不确定教师能否起主导作用,还有11.8%教师否定自己的主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自己作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不明确,普遍缺乏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主动性。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上级管理者或课程专家的事,倾向于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实施者,习惯于按照上级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或按照专家预先设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是幼儿园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能力的问题,26.5%的教师能力较弱,61.8%的教师能力一般,仅有11.8%教师能力较强。关于教师是否尝试过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问题,29.4%的教师回答尝试过开发利用但效果一般,41.2%的教师回答产生过开发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开发,14.7%的教师则回答没有想过主动开发利用,仅有14.7%的教师回答主动开发利用过且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整体较弱,部分教师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如何开发,还有一些教师尝试开发但是效果一般。

4.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教师会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问题,选择较多的开发利用方式分别是:作为区域活动材料(64.7%)、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扩展(58.8%)、环境创设的材料(52.9%)、玩教具材料(50%),选择较少的是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26.5%)、用于开展综合活动(20.6%)、用于自编课程(14.7%)。关于教师认为最适合本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问题,44.1%的教师认为可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引用,32.4%的教师认为可加以改编整合,仅有20.6%的教师认为应自编创新。这两项调查数据反映出当下农村幼儿园虽然对乡土课程资源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还较低,大多是将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或扩充,或对幼儿园既有的课程起辅助作用,还达不到将乡土课程资源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有机融合并据此建构具有较高适宜性园本课程的程度。

四、讨论与分析

1.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较低

在《纲要》的引领下,农村幼儿园开始关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还较低,具体表现为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开发利用层次低;内容较零散,利用频率较低;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系统性,未能达到与现有课程的有机融合。

2.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均较薄弱

教师是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主体,但在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管理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课程权力结构的最底层,习惯于按要求落实既有课程内容,缺乏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内在动力。此外,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总体偏低,专业能力不足,大多不具備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因此,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价值的认识,提升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非常必要。

3.农村幼儿园缺乏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好氛围和支持环境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到位,园所管理者和教师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认识不深刻,家长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也普遍缺乏科学认识,这些都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农村幼儿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和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的积极性,制约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

4.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必要的园所文化根基和理论引导

在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过程中,很多农村幼儿园盲目模仿或照搬照抄城市幼儿园课程模式或做法,忽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致使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缺乏必要的园所文化根基和理论引导,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也是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未能系统化、结构化以及具有园本适宜性的症结所在。

五、建议

1.园所管理者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课程理解是园所管理者和教师对“课程主体的人文关怀,对课程意义的价值叩问,对课程渊源的文化追寻以及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把握”。〔1〕农村幼儿园园所管理者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方向、内容和开发程度。管理者作为园所发展的引领者,要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要具有引导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将幼儿已有的经验作为乡土课程开发的基础,积极尝试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构建具有适宜性的园本课程。

2.重视幼儿园文化建设,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文化根基

幼儿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观念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念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幼儿园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2〕它是幼儿园构建特色化、适宜性园本课程的根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有建立在幼儿园文化的根基上,才能实现深度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农村幼儿园应重视自身园所文化建设,深刻理解文化、课程与幼儿的关系,明确办园宗旨,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根基。

3.以构建园本课程为目标,实现乡土课程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和融合渗透利用

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不应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添加,而应是一种有机的融合,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呈现原有的课程内容。〔3〕因此,要明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根本目的,确定依托乡土资源构建具有适宜性的园本课程的长远发展目标。园本课程的质量取决于幼儿园能否选择到优秀的课程文本资源,能否根据本园幼儿的特点对课程文本进行恰当的园本化改造,能否进行优质的课程创编以适应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4〕农村幼儿园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宜以构建园本课程为目标,对乡土自然资源、乡土人文资源进行全面深度开发,同时要考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资源,协调好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根据教育目标整合乡土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使两者有机融合,从而构建起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4.给农村幼儿园教师赋权增能,提升其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决策权、参与度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质量。因此,要给农村幼儿园教师赋权增能,以提升其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所谓赋权增能,是指通过教师自我专业发展以及外部提供给教师各种专业发展机会,使教师具有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权、参与决策权和自我效能感与影响力。〔5〕从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对教师的赋权增能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赋予幼儿园教师自主设计课程的权力和空间,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要改变以往不合理的教师管理和评价方式,摒弃过多量化的评价考核方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常态化。另外,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以有效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

5.多方联动,全面系统地开发与利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需要园所管理者的引领、教师的参与,而且需要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支持,多方联动,才能够实现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全面系统的开发和利用。首先,教师之间要通力合作,共同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要以研究促学习,多开展交流研讨,从而共同提高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寻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其次,幼儿园之间可以通过联合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库等,实现资源的共享;最后,幼儿园要充分调动幼儿家长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争取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支持,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开发与利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王一雯.幼儿教师课程理解的现实困境及应然走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2):58-60.

〔2〕赵寄石.对幼托园所文化建设的思考〔J〕.早期教育,2006,(3):6-7.

〔3〕冯文全,杨宁宁.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4,(3):111-113.

〔4〕李云淑.关于园本课程、课程园本化、园本课程开发等概念的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80-83.

〔5〕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70.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园本课程农村幼儿园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