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017-06-25剧锦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能力

剧锦凤

摘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笔者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知识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探讨了有关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方面的几点认识与做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15

现代教育要求:学校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各方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往往处于传播知识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一般是只重视教书,而很难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要做到在教学中教人以知识、教人以道义、教人以创造、教人以能力,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例如,以前为了使学生得高分,教师往往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不够重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大训练力度,要精心安排训练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听、去说,做到人人开口说、积极踊跃地说。对于说的形式,我们可以分小组说、组与组之间以竞争的形式说。而教师此时就是组织者、指导者与评判者。我们知道,学生的能力只有在学生亲自反复地训练中才能逐步培养出来,此外别无他法。

二、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开放性

在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要求学生记住是什么,从不要求学生了解为什么及怎么办。这样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也压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并记住有关知识和现有结论,更重要的是要讓学生明确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教授和学习,而应将视线放远一点,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用课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着眼于英语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近期内,还要着眼于英语知识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在编排上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点很好。但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在网上寻找同一话题的各种观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因为面对开放的知识,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是很重要的。

三、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是整个教学中的参与者。而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各尽所能、人尽其才。这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应发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风格。

比如,让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不要要求他们背诵全文,只背诵几段就可以。教师甚至还要教给他们背诵的方法与技巧。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要背诵全文。在检查背诵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提问基础好的学生,然后再提问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就给基础差的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还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阻碍进步的原因:是单词的问题、语法的问题,还是态度的问题?然后在具体问题上帮助他们,使他们学习进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而且在课下也要多找他们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时时关心他们,从而更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劲头。

四、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则成了贮存知识的“器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一些条条框框,遇到问题时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这样,就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的内容,更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技巧。比如,在记忆一些枯燥、难记的语法知识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以点带面”的方法。我们知道表示假设条件的虚拟语气的用法有三种:表示现在的假设、过去的假设与将来的假设。

1. 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条件从句中用过去时,主句中用should,might,could,would + 动词原形;有be时应用were来表示。例如:If I were you,I would send him an email. 如果我是你,我就给他发送一个电子邮件。(事实上我不是你)

2. 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条件从句中用过去完成时,主句中用should, might, could, would + 现在完成时。例如:If I had had time, I would have called you. 如果当时我有时间的话,我就给你打电话了。(事实上当时我没有时间)

3. 与将来的事实相反的情况:条件从句中用过去时或were to do或should do,主句中用should, might, could, would + 动词原形。If I were here tomorrow, I would help you. 如果我明天在这儿,我就帮助你。(事实上明天我不会在这儿)。

其实,只要记住两句话——与现在相反那句;与过去相反那句就够了,因为与将来相反的条件句和与现在相反的结构相同。只要记住下面两句:(1)If I had time, I would call him. (2)If I had had time, I would have called him.就可以写出以上三种情况的结构了。

总之,培养合格的学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因素。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加强师生的互动作用,应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放在第一位;把过去的单纯传授知识变为既传授知识,又教人以能力的双重课堂,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十九中学 03700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培养能力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