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头类中药37例临床中毒反应及治疗分析

2017-06-24杨翠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乌头中毒服用

杨翠荣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药剂科 安 阳 455000)

乌头类中药37例临床中毒反应及治疗分析

杨翠荣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药剂科 安 阳 455000)

目的:分析37例乌头类中药临床中毒反应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治疗乌头类中药中毒患者37例。统计分析本组中毒药物种类、原因,并针对中毒反应给予治疗。结果:本组中毒药物为草乌、川乌及附子,中毒原因包括超剂量、服用方法错误、配制不合理、煎煮时间短及机体差异,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采用对应药物、催吐、洗胃、血液灌流等方法治疗后,7 d内均痊愈出院。结论:分析乌头类中药中毒反应及治疗方法,限制药物服用剂量,有助于药物合理使用,避免中毒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乌头类中药;中毒反应;治疗

乌头类中药常用于各种痛症、关节炎等疾病治疗,主要包括附子、川乌、草乌等药物,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对关节疼痛麻木、寒疝等症状疗效显著。但由于乌头类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毒性较大,用之不当,可损害机体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服用5 mg以上可致命,威胁患者生存质量,故早期诊断治疗乌头类中药中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本研究选取37例乌头类中药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中毒反应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

院收治的37例乌头类中药中毒患者,其中女13例,男24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26±15.83)岁;病程3~7 d,平均病程(5.13±1.29)d。

1.2 方法统计分析本组37例患者中毒药物种类、原因及中毒表现,并给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本组均予以口服或从胃管内灌入甘露醇300 ml后,进行导泻、补液等对症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采用5 000 ml温水进行催吐、洗胃治疗,严重者可实行血液灌流,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予以心电图监视,依据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状况,每隔15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min≤注射速度≤2 mg/min,不超过300 mg/h;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依据频发室早可适当增加剂量,若异位搏动不减少,可增加阿托品0.5 mg/次,不超过8 mg,直至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

2 结果

2.1 中毒药物种类本组37例患者其中草乌中毒24.32%(9/37),川乌中毒43.24%(16/37),附子中毒32.43%(12/37)。

2.2 中毒原因分析37例患者中毒原因主要为机体差异、煎煮时间短、超剂量、服用方法错误、配制不合理等,其中超剂量、配制不合理为主要原因。见表1。

表1 中毒原因分析

2.3 中毒反应37例患者中毒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症状,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见表2。

表2 中毒症状统计

2.4 治疗结果本组经治疗后,7 d内均生命体征平稳,痊愈出院;其中2 d内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占83.78%(31/37)。

3 讨论

乌头类中药味辛苦,性大热,对机体神经系统具有麻痹作用,可用于止痛。乌头类中药主要成分为乌头碱,碱中毒剂量为0.2 mg,服药后数分钟后,机体从消化道黏膜吸收,影响神经外周机制,减慢心率,同时直接作用于心脏,增高心肌代谢及兴奋性,引起异位节律[2~3]。乌头类中药中毒病情变化迅速,患病早期仅伴有口舌发麻、头痛、头晕等,严重者将出现抽搐、晕厥等,甚至休克、心脏停博,危及患者生命,故临床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患者中毒反应,确定治疗方案。

乌头类中药经煎煮,可将乌头碱水解为次乌头碱,毒性为乌头碱0.5%,煎煮时间适宜,可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为乌头碱0.05%,故煎煮时间过短或服用剂量较多,将兴奋心肌及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及传导系统,传导阻滞,则心率减慢,导致患者出现全身麻木、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中毒症状,且生乌头毒性更大,临床治疗只能外用,禁止内服[4~5]。阿托品是治疗乌头类中药中毒首选药物,可通过迅速对抗迷走神经兴奋,恢复高位起搏点自律性,解除窦房结和房室结抑制,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异位节律、呼吸中枢兴奋等症状,临床注射使用时,应观察早搏变化,依据患者中毒反应及代谢毒物不同,合理使用药物剂量。利多卡因属于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治疗阵发性房速、室速、室早、室颤等心律失常症状效果显著,但针对传导阻滞患者应尽可能先用阿托品,或依据病情,酌情合理使用抗心律药物,患者就诊时应避免情绪激动,不可急于用药。由于乌头类中药生物碱分子量较大,水溶性差,脂溶性好,故对病情严重者可实行血液灌流,效果显著,对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可与血液灌注联合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乌头类中药中毒药物包括草乌、川乌及附子,中毒原因有服用方法错误、煎煮时间较短等,因此临床使用应在服用乌头类中药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进行不适反应试验,避免因自身出现中毒反应,选用高质量药物乌头类,服用剂量应不超过3 g/次,制首乌、草乌宜先煎,且应长时间煎煮,掌握乌头类用药禁忌以及配伍方法,防止与犀角等药物同时服用后,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同时本研究分析发现,多数患者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采用相应治疗方法治疗后,均在7 d内痊愈出院,提示分析乌头类中药中毒反应及治疗方法,严格控制药物用量,注重药物合理配用、煎煮,可避免患者盲目用药,减少中毒事件发生。综上所述,分析乌头类中药中毒患者中毒反应,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可防止患者中毒。

[1]马天宇,俞腾飞,李树民,等.乌头类中药毒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1972-1975

[2]袁芳.乌头类中药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4,20(11):100-101

[3]左强,邹国蓉,褚庆民,等.邓氏温胆汤治疗乌头碱中毒后毒热症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4):417-418

[4]何益平,郭航远,裘宇芳,等.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19例临床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2):155-157

[5]吴锦,庄朋伟,张艳军.乌头类中药与半夏配伍的现代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310-313

R595.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103

2017-02-03)

猜你喜欢

乌头中毒服用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中毒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