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7-06-24容倩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米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容倩胄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卫生院 江门 529075)

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容倩胄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卫生院 江门 529075)

目的:观察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单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肾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轻微(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氨氯地平;替米沙坦

成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等功能便开始慢慢衰退[1],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老年群体在血压上的一个特点便是血压的调节机制已经渐渐衰退[2]。而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并非直接致命于高血压,而是因高血压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肾损害即为其中一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1~79岁,平均(68.5±7.6)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7.6±3.5)年;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62~81岁,平均(69.1±7.7)岁,病程5~16年,平均病程(7.9±3.7)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缓释片,剂量为5 mg/次,1次/d,持续服用8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用替米沙坦片,剂量为80 mg/次,1次/d,持续服用8周。可据实际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控制血糖、降血脂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压变化、肾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显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不小于10 mm Hg且治疗后收缩压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20 mm Hg;有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小于10 mm Hg但治疗后收缩压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收缩压下降幅度10~20 mm Hg;无效:未能满足上述条件。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对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血压、肾功能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血压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肾功能血清肌酐(μmol/L)血清尿素氮(mmol/L)微量白蛋白(mg/L)微球蛋白(mg/L)实验组对照组50 5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57.6±12.5 129.3±11.0*#157.3±12.6 141.2±11.5*95.1±5.2 70.2±5.4*#95.7±5.1 76.5±4.3*153.4±23.1 151.2±22.3 153.5±22.9 147.3±20.1 5.8±1.6 5.3±1.4 5.9±1.8 5.4±1.6 42.8±12.3 18.0±2.1*#43.4±11.3 35.4±7.8*6.7±1.5 2.8±1.2*#6.6±12.3 5.4±1.1*

2.3 不良反应实验组出现头痛2例、面色潮红1例,共计3例(6.0%);对照组出现头痛3例、面色潮红1例,共计4例(8.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经过临床上对高血压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手段的深入研究,有相关数据指出,因高血压死亡的老年患者[3],其直接致死因素并非高血压,而是高血压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疾病[4],例如肾损害。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5],因为单一性用药极有可能会使得机体更加容易产生耐药性或者抗药性,治疗效果不理想[6~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综上所述,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陈宏伟,张蕤.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4):503-505

[2]孙斌.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1(9):1160-1161

[3]宿玲.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80-81

[4]严平.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796-798

[5]曾晓勤.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4):33-34

[6]赵立军.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77-78

[7]张江荣.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症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9(10):41

R544.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76

2017-02-03)

猜你喜欢

米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血清IL-18水平变化及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