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2017-06-24李淑桂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平片肋骨薄层

李淑桂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许昌 466100)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李淑桂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许昌 466100)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疑似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予以MSCT薄层扫描检查。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100.00%(43/43)高于对照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限性胸膜反应检出率62.79%(27/43),对照组局限性胸膜反应检出率58.14%(2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侧皮质断裂、隆起、凹陷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67%(42/43)、95.35%(41/43)、97.67%(42/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72.09%(31/43)、55.81%(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S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较高,骨折具体表现明确。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肋骨不完全骨折;阳性检出率

肋骨不完全骨折指肋骨完整性部分中断,可分为裂缝骨折与青枝骨折,青枝骨折常见于儿童,表现为骨皮劈裂。临床进行肋骨不完全骨折诊断多采用X线平片检查,快捷低廉,多数能明确有无骨折、骨折部位等,但因肋骨解剖关系特殊,且X线平片空间及密度分辨率均较差,易出现漏诊[1]。随着MSCT的出现,肋骨不完全骨折检出率显著提高。MS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后处理能力强,有效弥补X线平片在肋骨不完全骨折诊断中的不足。本研究探究MS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疑似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8~72岁,平均(40.31±6.42)岁;车祸伤23例,摔伤7例,高空坠落伤6例,击打伤4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9~70岁,平均(39.68±6.27)岁;车祸伤22例,摔伤5例,高空坠落伤7例,击打伤5例,其他4例。临床主要症状为气短、呼吸受限、胸部疼痛等。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X线平片检查,取适宜体位,对胸部拍照。观察组采用GE64排螺旋CT机进行薄层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00 mA,层厚与层距均为5 mm,螺距1.075,扫描前叮嘱患者不可移动,取仰卧位,自胸廓入口处至肋骨下缘行容积扫描。将容积扫描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并进行曲面重建(CPR)、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选取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评价。

1.3 肋骨不完全骨折诊断标准[2](1)有明确外伤史及可疑损伤部位。(2)MSCT影像显示1侧皮质断裂、凹陷或隆起,软组织水肿,局限性胸膜反应。

1.4 统计数据通过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观察组阳性检出率100.00%(43/43)高于对照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

2.2 两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对比观察组局限性胸膜反应检出率62.79%,对照组局限性胸膜反应检出率5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侧皮质断裂、隆起、凹陷检出率分别为97.67%、95.35%、97.67%高于对照组81.40%、72.09%、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对比[例(%)]

3 讨论

肋骨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占胸廓骨折90%左右[3]。肋骨骨折分为肋骨完全骨折与肋骨不完全骨折,肋骨不完全骨折主要症状为部分骨皮质皱折、凹折、成角或骨小梁中断,其表现轻微,无典型性,所以较难诊断。因此,寻找一种能准确诊断骨折的检查方法对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X线平片为临床骨折首选检测方法,可定位损伤,并显示大致损伤范围与程度,一般骨折均能诊断[4]。但诊断肋骨不完全骨折难度较大,易出现漏诊,造成医患纠纷。采用X线平片诊断肋骨不完全骨折出现漏诊是由于肋骨呈弓状自上而下分布,且X线平片密度分辨率较低,易形成影像重叠,造成漏诊或误诊。而MSCT扫描范围、速度、图像分辨率等均优于X线平片,且运用图像后处理功能可获取不同角度、不同平面二维或三维图像,并可去除胸骨、锁骨及另一侧肋骨影像,避免影像重叠及体位等影响诊断结果。李宝然[5]指出,MSCT结合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准确显示肋骨隐匿性骨折。MSCT薄层扫描可确定是否骨折、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并能显示出骨折解剖结构,有利于准确诊断病情。MSCT后处理技术MPR、CPR及VR等可弥补轴位图像缺陷,获取较多图像信息。MPR将单根肋骨影像以任意二维角度在同一平面成像,操作简单,调整角度及位置便可得到所需肋骨影像,有利于骨折准确定位及细节显示,但缺乏整体性。CPR可将弓状肋骨拉直,并成像于同一平面,骨折部位、数量、类型等均能清晰显示,但被显示器官会出现变形。VR利用原始轴位图像中所有体积元,根据阈值范围设定扫描结构颜色,三维结构图像较真实,能直观显示胸廓三维结构,便于临床沟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1侧皮质断裂、隆起、凹陷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MS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较高,可明确骨折具体表现。综上所述,采用MSCT薄层扫描对肋骨不完全骨折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较高,骨折具体表现明确,优于X线平片诊断。

[1]马宁,崔艳.多层螺旋CT三维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3):505-506

[2]依伟力,刘大荒.法医活体损伤鉴定CT诊断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272-273

[3]陆熠,盛波,丁一,等.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8):753-755

[4]洪常华,田震静,韩立江,等.数字化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应用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966-1967

[5]李宝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52-55

R683.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65

2017-02-10)

猜你喜欢

平片肋骨薄层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迷人肋骨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
芪参清幽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