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24陈建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颈动脉多普勒斑块

陈建华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扶沟 4613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研究

陈建华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扶沟 461300)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以及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的患者为观察组资料,同时间段在我院体检正常的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斑块、血管狭窄、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检出率,且安全可靠。

糖尿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1]。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2]。糖尿病发病早期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尚不明显,糖代谢及空腹血糖异常早期出现,但并不能成为早期诊断的标准。本研究通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以及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效果,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改善预后,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的患者为观察组资料,同时间段在我院体检正常的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资料。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为(56.5±14.5)岁;病程为3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9.7±4.2)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为(57.8±15.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重要脏器衰竭,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妊娠等患者。所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选择美国GE公司制造的VIVID7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调整为8 MHz。颈动脉检查:协助研究对象取仰卧位,充分伸展和暴露颈动脉,将耦合剂涂于血管以及探头的表面,检查者持探头沿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进行纵横方向切面检查,依次探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下肢动脉检查:协助研究对象取平卧位,保持双膝外展,暴露检查部位,将耦合剂涂于检查部位以及超声探头,沿血管走行方向进行纵横扫查,依次检查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足背动脉。测量每处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粗糙变化和增厚;观察血管内壁上面有无斑块,记录斑块的位置、大小及回声情况;观察血管腔有无阻塞狭窄,估算血管面积的狭窄率[4]。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以及下肢动脉有无斑块、血管狭窄率以及IMT(内膜有无粗糙增厚)。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斑块、血管狭窄、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血管狭窄、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和糖耐量异常,进而影响脂质代谢,破坏大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损伤血管内皮,引发血管壁硬化[3]。若动脉硬化发生在颈动脉,血管狭窄将直接影响脑部血供;若斑块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脑内引发脑梗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且据观察,患者发生血管硬化后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有限,不能明显的改善预后情况,所以对于动脉硬化的治疗和诊断应尽早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临床上检查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且无创,可直接观察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血管的血流改变,以及管壁有无斑块和狭窄,明确病变部位[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动脉斑块、血管狭窄及内膜增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及早行超声检查,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便于尽早干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5]。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动脉硬化的检出率较高,可早期发现病变,指导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且费用较血管造影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黎雅清,张家俊,林健才.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1-3

[2]李小青,康德,张安平,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J].交通医学,2015,29(5):474-476

[3]未友能.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预测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6):78-80

[4]石美荣,姜薇,王志远,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5):1055-1059

[5]陈鹤鸣,杨福宝,胡琳,等.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5):704-706

R44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63

2017-02-20)

猜你喜欢

颈动脉多普勒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