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06-24余健王焕成李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宽度标志物血小板

余健 王焕成 李方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 南阳 473000)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余健 王焕成 李方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按照疾病类型,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心绞痛组,n=68)和B组(急性心肌梗死组,n=52)。以同期到本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为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血液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B组首次心肌标志物浓度检测高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B组心肌标志物升高倍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会出现相应变化,需引起高度关注。

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A组(心绞痛组,n=68)和B组(急性心肌梗死组,n=52)。以同期到本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为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A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45~70岁,平均(62.2±3.3)岁;B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46~70岁,平均(62.7± 3.5)岁;C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5~71岁,平均(62.6±3.4)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C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抽取一管凝固血和一管EDTA抗凝血,血量为2 ml,30 min内送检。A组、B组患者均为急诊收入后,实施初次血液检查,血液标本在60 min内送检。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血液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指标检测正常值参考标准:RDW:(1.6~13.7)%;PDW:(15.5~18.1)%;PLT:(100~300)×109/L;MPV:(1.0~7.8)fl;PCT:(0.11~0.27)%;cTnⅠ:(0.00~0.03)μg/L;Hs-cTnT:(0.00~0.01)μg/L;CK-MB:(0~24)U/L[4]。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参数对比A组、B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参数对比(±s)

表1 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参数对比(±s)

组别RDM(%)PLT(×109/L)MPV(fl)PCT(%)PDW(%)A组B组C组13.53±0.62 14.33±0.72 12.83±0.52 145±48 156±55 146±44 12.62±1.24 12.63±1.32 11.84±0.75 0.23±0.14 0.22±0.12 0.23±0.14 16.92±1.86 17.13±1.93 16.34±1.44

2.2 首次心肌标志物浓度检测B组首次心肌标志物浓度高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三组首次心肌标志物浓度检测对比(±s)

表2 三组首次心肌标志物浓度检测对比(±s)

组别cTnⅠ(μg/L)Hs-cTnT(μg/L)cTnT(μg/L)CK-MB(U/L)A组B组C组0.07±0.05 17.53±16.24 0.02±0.01 3.23±3.10 0.01±0.01 1.12±0.98 15±8 188±150

2.3 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心肌标志物变化B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升高倍率最大。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B组患者心肌标志物升高倍数不断减少,呈下降趋势。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老年人为该病多发人群。冠心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头晕、胸痛、呼吸短促等,部分患者还伴有休克、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5]。由动脉内膜血栓造成的冠状动脉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冠状动脉硬化会促使血小板含量提升。

临床上以往多采用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血常规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部分新型血液检测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未得到足够重视。有研究认为,冠心病患者自身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其预后,且与病死率呈现正相关[6]。本研究中,A组、B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与已有研究报道相符[7]。冠心病患者一旦出现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管腔狭窄,减少心肌血供,引发心肌缺氧缺血,加上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增多等,会增加血小板分布宽度。但本研究中,A、B两组PDW仅比C组有上升趋势,比较两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差异并不显著(P>0.05)。这可能与所选患者本身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血小板及其参数已发生了一系列动态变化。

相较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表现为持续性缺血性坏死。而患者心肌细胞一旦损伤,会导致血液中出现部分心肌标志物,如cTnⅠ、Hs-cTnT、cTnT等。当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时,血液循环中心肌标志物含量极低。本研究中,B组首次心肌标志物检测浓度高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提示其已出现心肌损伤,导致游离在胞浆内的cTnⅠ释放含量增加。并且,随着患者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中cTn含量也明显提升,两者呈正相关。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MB在发病后3~8 h内迅速提升,且在发病后8~24 h内达到最高峰值,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还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升高倍率最大,且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心肌标志物升高倍数不断减少,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心肌肌钙蛋白Ⅰ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会出现相应变化,需引起高度关注。

[1]孟荣.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大家健康, 2013,7(11):78-79

[2]杜云生.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大家健康, 2013,7(11):83-84

[3]李龙强.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65-66

[4]田平.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32-33

[5]吴秋红.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48-49

[6]贾伟.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结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2(6):54-55

[7]刘建国.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35-137

R54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58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指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从而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严重影响心肌需求与冠状动脉供血之间的平衡性,损害心肌功能,引发的心肌缺血症状[1]。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患病率不断提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提升冠心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救治。有研究认为,冠心病患者自身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直接影响其病情进展及预后[2]。此外,还有研究认为,心肌肌钙蛋白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心脏特异性损害,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以120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7-01-20)

猜你喜欢

宽度标志物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