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6-24姜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骨伤科外治外治法

姜昆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骨伤科 监利 433300)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姜昆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骨伤科 监利 433300)

目的: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120例骨伤性疼痛患者,随机分成A、B组,每组60例,A组采用中医外治法,B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疼痛性疾病;骨伤科;中医外治法;临床效果

骨伤科的患者往往伴有顽固的疼痛症状,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很大的痛苦。单纯服用止痛药往往疗效不佳,且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1]。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手法和器械等的配合,作用于肌肤、孔穴,能够有效地通经贯络、调整阴阳血气,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2~3]。本文就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120例骨伤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s)

组别n性别(例)男女其他(例)A组B组年龄(岁)腰扭伤(例)椎肌劳损(例)颈椎综合征(例)60 60 41 39 19 21 39.18±3.48 40.14±3.15 15 14 17 18 9 10 19 18

1.2 纳入标准满足骨伤性疼痛诊断标准[4]。

1.3 排除标准严重外伤、骨折者;有严重心、肾功能损害及精神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A组采用中医外治法,具体包括中药外敷和局部推拿按摩。中药外敷[5]:取生南星25 g,生草乌25 g,细辛15 g,独活25 g,木瓜40 g,威灵仙25 g,没药25 g,生川乌25 g,乳香25 g研磨成粉,分成6份,加醋制成稠膏,加热后平铺于纱布上,敷于患处,1次/d。局部推拿按摩: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拿、打、按、摩等手法,对患者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缓解挛缩,畅通气血的作用。B组采用常规疗法,包括基本的康复治疗,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两组的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

1.5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疼痛、酸软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正常进行活动。有效:患者疼痛、酸软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无效:患者疼痛、酸软等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恶化,活动不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

1.7 数据处理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常见于中年人,常见的引发疼痛的疾病包括腰扭伤、腰肌劳损、椎管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往往会产生慢性、顽固性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6]。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气滞血瘀、寒湿阻络引起的[7]。本文采用的外敷药物中,川乌、威灵仙、独活等有散寒止痛的效果;没药、乳香可以散寒消肿、化瘀止痛;木瓜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总体搭配可达到畅通气血、祛寒止痛的作用[8~9]。外用药剂加上穴位的按摩,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10]。

本研究显示,经过中药外敷结合推拿按摩治疗,A组60位患者中显效41例(68.33%),有效17例(28.33%),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B组,这是对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疗效的肯定。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波.骨伤科疼痛康复简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中医防治疼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56-59

[2]顾倩,石关桐,翁哲芳.颈型颈椎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6,37(8):35-37

[3]孙小慧,刘胜.“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案[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 (4):384-389

[4]张天博,张培彤.癌痛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430-433

[5]葛琴.骨伤科疼痛干预措施及临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 (29):187

[6]王艳梅,马志国,罗孟辉,等.中医外治法序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6例[J].光明中医,2016,31(22):3239-3241

[7]朱世杰,贾立群,李佩文.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11

[8]唐汉钧.中医外治纲要(上)-中医外治历史溯源与传承发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4):3-5

[9]朱庆文.中医外治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 (1):3-5

[10]娄彦妮,田爱平,张侠,等.中医外治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 2682-2685

R24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44

2017-02-11)

猜你喜欢

骨伤科外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中医外治杂志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