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2017-06-24朱宇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托拉阿莫西林国药准字

朱宇华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民医院 封丘 453300)

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朱宇华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民医院 封丘 453300)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6例胃溃疡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每组63例,奥美拉唑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泮托拉唑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半年随访复发率。结果:泮托拉唑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奥美拉唑组患者,且半年后随访,患者的复发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泮托拉唑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胃溃疡;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阿莫西林

胃溃疡是指慢性溃疡发生于幽门和贲门之间,是一种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能够发生于十二指肠、胃部及食管下端,而溃疡的形成与胃蛋白酶和胃酸的消化作用有所关联,因此被称为消化性溃疡[1]。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多以服用抗菌药物为主。我们研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6例胃溃疡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每组63例。奥美拉唑组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39.8±3.7)岁;泮托拉唑组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9.7±3.9)岁。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经病理检查和纤维胃镜检查均确诊为胃溃疡,奥美拉唑组中溃疡部分直径(8.7±3.1)mm,泮托拉唑组中溃疡部分直径(8.5±3.3)mm。排除标准:溃疡穿孔、癌变者;器官功能不全者;药物过敏者;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曾使用糖皮质激素。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血容量、营养支持等。奥美拉唑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44654)联合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4116)治疗,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0~80 mg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7 d后若患者无出血现象,则改为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6108),每天40 mg,治疗4周。泮托拉唑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国药准字H20066753)联合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4116)治疗,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0~80 mg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7 d后若患者无出血现象,则改为口服泮托拉唑(国药准字H20061248),每天40 mg,治疗4周。

1.4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半年随访复发率。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溃疡炎症;好转:体征及临床症状改善,溃疡面积缩小范围在50%~90%;无效:体征及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半年,统计半年内患者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数据,P<0.05则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泮托拉唑组患者中治愈45例、好转1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4%,高于奥美拉唑组患者总有效率85.7%,且半年后随访,泮托拉唑患者的复发率为3.2%(2/63),低于奥美拉唑组14.3%(9/63),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半年随访复发率对比[例(%)]

3 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作用消化进而形成溃疡,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周期性的腹痛,偶见便血和呕血。现阶段针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主要的方法是抑酸、根治Hp感染以及对胃黏膜进行保护[2]。PPI(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苯丙咪唑类的衍生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特异性,在酸性的环境下,能够通过一系列转化作用而成为亚磺酰胺的活性物质,与壁细胞中ATP酶通过二硫键进行不可逆结合,进而对ATP酶活性进行抑制,最终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其次药物的特异性能过在胃黏膜细胞中直接产生作用,降低壁细胞ATP酶的活性,壁细胞内的氢离子无法转运至壁细胞外,也无法进入胃腔转化为胃酸[3]。由此可见,质子泵抑制剂对基础胃酸能够有效抑制,降低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1982年被第一次应用在临床治疗当中,对于任何原因导致的胃酸分泌,奥美拉唑都能够有效抑制,且效果较佳,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第三代产品,其取代的苯丙咪唑环和吡啶环基因与奥美拉唑有所差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当细胞成分处于微酸状态下,拥有较慢的激活速度,巯基反应在壁细胞外的程度降到最低,进而提升药物稳定性。而在强酸的状态下,泮托拉唑可以快速活化以提升药物的效果,在质子转移通道上结合ATP酶,抑制ATP酶时选择性更强。除此之外,泮托拉唑还能够抑酸止血,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且不同于奥美拉唑,并不会抑制诱导肝细胞活性,不影响其他药物代谢,大幅度降低药物相互作用,老年患者也可使用,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中,在使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4%,半年内患者的复发率仅为3.2%,临床疗效及半年复发率均优于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与刘余松[4]和安艳芳[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在对胃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泮托拉唑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何建军,王艳玲.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26):118-119

[2]刘健.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180-181

[3]王苏宁.胃溃疡应用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9(8):162-163

[4]刘余松.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对比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7):97-98

[5]安艳芳.胃溃疡分别采取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3):389-391

R573.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32

2017-02-09)

猜你喜欢

托拉阿莫西林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更 正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