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观察

2017-06-24黎仁兰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黎仁兰

[摘要]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有力参考。 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该次观察对象,其收治时间于2014年1月—2015年8月,之后采用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一般护理、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 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护理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帮助患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 优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a)-0149-02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脂肪、蛋白代谢异常及长期高血糖等,此类现象将严重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神经及肾功能等方面的损害,导致出现各项器官功能衰竭现象[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除了有效的治疗方式之外,适当的护理亦能控制其血糖水平及疾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及预后[2]。探究两组患者的经一般护理、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后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该次观察对象,其收治时间于2014年1月—2015年8月,之后采用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一般护理、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34/26,年龄跨度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68.54±5.11)岁,病程跨度在3~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12±2.08)年;观察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34/26,年龄跨度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68.54±5.11)岁,病程跨度在3~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12±2.08)年。纳入标准[3]:①患者均符合1999年WT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观察;③患者无其他身体器官障碍及严重器质损伤;排除标准[4]: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的患者;③不同意此次观察的患者;④存在严重药物过敏患者及凝血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包括针对患者所进行的身体护理、药物护理、病房环境护理干预等,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即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生活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并发症护理干预以及运动护理干预,其中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能够了解患者的自身疾病,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养成比较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稳定患者的心理压力,具有一定的预后效果。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住院部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②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由患者进行匿名评定,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③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代表两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2.14±5.38)分、(83.26±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9,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血糖水平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作用缺陷及胰岛素分泌障碍导致的,临床特征表现为高血糖。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及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5],该院针对收治的住院部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主要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出发,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更为优质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优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还需要观察患者自身由于疾病所带来的不适情况而出现的心理不良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采用较为亲切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使得患者的負性情绪能够得到一定的稳定。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去分析患者出现此类不良情绪的原因,从而通过这种干预模式让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降低护患纠纷[6]。②优质健康教育: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匮乏,极易产生自己身患重病的念头及想法,因此出现消极心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为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主要是指为患者介绍糖尿病发生机制、原因、治疗方式、护理方式、治疗对患者的意义等,告知患者积极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使得患者不会出现盲目害怕及恐惧[7]。③优质生活护理:在病区设立电话、糖尿病相关杂志及便民箱等,方便患者与外界联系、深入了解自身疾病。为患者打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增加病房内的绿化植物,保持病房内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时为患者更换病服及床单、被罩,保持病房内通风,定时进行消毒。④优质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拟定饮食菜单,为患者选择低糖类、低脂类、高维生素类食物进行食用,促进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稳定,减少由于饮食不当而出现血糖水平异常现象[8]。⑤优质预防并发症护理:积极主动为患者进行擦拭身体及按摩等操作,防止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压疮现象及下肢静脉血栓现象出现,若出现此类并发症现象,及时告知医师并作出相应处理,以免加剧患者的病情发展。⑥优质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患者的自身素质等实施运动护理干预,从而为患者制定一个较为的针对性的运动计划,如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运动强度、运动量及运动时间的适宜。告知患者不能长时间运动、空腹运动及重度运动。

优质护理可以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可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景良洪.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62-63.

[2] 屠云.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37-2439.

[3] 张丽珍,牛秀伟.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43(23):3676-3677.

[4] 李东颖.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浅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69-171.

[5] 丛媛,李亚兰,吕慧梅,等.优质护理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 12(1):134-135.

[6] 周建新,陈莉明,张艳,等.糖尿病患者对优质护理评价观点的调查[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1):94-95.

[7] 于榕,杨丽翠,苏蕊,等.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2):969-971.

[8] 郭晓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157-159.

(收稿日期:2016-11-07)

猜你喜欢

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