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6-24李萍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恶性肿瘤化疗

李萍萍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13.7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86.21%(P<0.05)。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a)-0108-02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群体的增加,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二者并存时可相互作用,加重病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价与处理潜在及现有的护理风险事件,有系统、有组织的降低风险概率,以最低成本获取到最安全利益的管理方案[1]。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对58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了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入组标准:①糖尿病经1999年WHO制定的相关标准确诊[2],且病史在1年以上;②2型糖尿病;③恶性肿瘤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④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⑤患者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⑥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认知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者;②资料不全者。研究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0~78岁(52.5±7.6)岁;糖尿病病程1~20年(10.5±4.3)年;血糖控制方法:胰岛素20例,药物28例,单纯饮食运动控制10例;肿瘤类型:脑部肿瘤3例,结直肠癌10例,食管癌15例,鼻咽癌15例,乳腺癌15例。化疗方案均根据病情制定,平均2~5个周期。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40~78岁(52.5±7.6)岁;糖尿病病程1~20年(10.5±4.3)年;血糖控制方法:胰岛素20分,药物28例,单纯饮食运动控制10例;肿瘤类型:脑部肿瘤3例,结直肠癌10例,食管癌15例,鼻咽癌15例,乳腺癌15例。化疗方案均根据病情制定,平均2~5个周期。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方法、肿瘤类型及化疗方案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對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糖尿病、肿瘤疾病及化疗知识宣教;及时处理化疗并发症;指导患者合理运动与科学饮食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密切注意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护理人员风险教育: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以便完善护理人员对化疗知识、化疗药物、化疗风险事件的掌握能力,以及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低血糖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重点强化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并恶性肿瘤化疗时风险识别、意外情况处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培训。②鼓励患者共同参与风险管理:指导患者低血糖、糖尿病并发症等情况的识别与预防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建“糖尿病化疗健康活动社团”,定期开展糖尿病及化疗知识讲座,并鼓励患者充分实现自我管理,通过加强主观能动性来完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概率。③强化高危患者的风险管理:针对葡萄糖耐量异常、高龄、原化疗方案血糖明显升高、肝肾功能异常、肝肾转移等高危患者,在化疗时应密切观察其血糖指标的变化,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3]。同时,针对化疗方案中含有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时,应重点观察患者肢体有无异常,不可接触过热、过冷及尖锐的物品,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以预防糖尿病足。④心理风险管理:为了进一步保证治疗与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并通过耐心的沟通给予鼓励与安抚,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化疗治疗,减少机体应激反应。⑤化疗风险管理: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便保证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化疗期间密切观察化疗药物对血糖指标的影响,且注意患者的消化道反应,评定进食情况,避免血糖大范围波动。完成化疗后及时测定患者血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的变化。若白细胞降低,应强化感染防护方案,预防感染;贫血者应避免跌倒,加强安全教育;血小板降低者应嘱其保持情绪平稳及大便畅通,避免颅内压骤然上升,预防出血。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静脉炎、感染、非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酮症酸中毒。②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表总分为100分,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效果、护理效率、人文关怀4项,70分以上即为护理满意。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通过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百分率及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结果,采用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57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率为98.28%;对照组5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率为86.21%;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

3 讨论

目前,化疗是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化疗药物能够损伤胰腺,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加重糖代谢紊乱症状,显著提高了相关并发症风险,甚至可导致死亡[4]。有研究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高达5%[5]。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安全,降低风险事件十分必要。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它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有效预防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6]。该研究通过护理人员风险教育、鼓励患者共同参与风险管理、强化高危患者的风险管理、心理风险管理、化疗风险管理等方面对糖尿病并恶性肿瘤者进行了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风险管理更为细节化与规范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13.79%(P<0.05)。可见,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这与部分研究结果相符[7-8]。此外,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86.21%(P<0.05)。护理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强化护患关系,继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獻]

[1] 徐灵莉,邓本敏,唐玲,等.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 25(4):351-354.

[2] 黄盈碧,梅慧红,徐洁,等.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化疗及腹腔热灌注治疗妇科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3,12(46):4392-4394.

[3] 谢碧贤,叶小芬,郑卫红.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 社区医学杂志,2014,32(18):4-6.

[4] 安洪春.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浅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13):145-146.

[5] 范卉,周和玲,马春霞.老年糖尿病合并痴呆行鼻饲病人的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J].全科护理,2015,12(26):2637-2638.

[6] 马建玲.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25(19):141-143.

[7] 覃美术.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与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8(35):7291.

[8] 钱淑英.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6,22(11):1763-1765.

(收稿日期:2016-11-03)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恶性肿瘤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