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本源论

2017-06-23赵旭东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异化

摘 要 校园欺凌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观点,回归到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上,从校园欺凌发生的主体——欺凌者、受害者二者本身出发,对校园欺凌进行剖析,讨论了校园欺凌本质特性、异化及其发生的社会动因,探究其社会本源。对当下各界呼吁的“零容忍”战略,给予了另一面的评述,呼吁回归本真,建立大校园社区生态机制,还孩子一个和平健康阳光的校园。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异化 社会本源 大校园社区

一、校园欺凌本质特性

伴随社会文明程度和网络的发展,欺凌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2015年版的《儿童青少年白皮书》显示,“在日本,有半数左右的日本小学生,受到‘被同伴排斥、集体排挤、背地里说坏话等霸凌行为”。

维基百科定义:校园欺凌为发生在教育环境系统内欺凌的一种类型;欺凌是以身体、性、言语以及情感为特征来表现。2016年上半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通知中对欺凌的表述为: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学生之间;主观上是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行为。青少年犯罪专家皮艺军认为:“校园欺凌很大程度上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报复行为,由一个人、两个人为主导,其他同学的一种附和,一般是发生在同学之间的攻击行为。”校园欺凌,从内容来看,包括言语嘲笑、侮辱讽刺,严重的为打骂、恐吓、迫害或虐待;从行为表现来看,它是言语、肢体的持续反复侵犯,给受害者带来肉体、精神及心理的冲击和伤害,但却没有构成法律意义的犯罪;从行为作用的范围来看,欺凌行为不局限于校园内,还包括校园之外乃至网络平台的侵犯;从行为发生来看,它是力量的不均衡直接引起的。

二、校园欺凌的异化

1.受害者的异化

(1)受害者的扭曲认知

人一出生除了受社会道德、规则、法律这些显性的标定控制之外,还会受到潜在的社会规范控制。体型过重、残疾、行为笨拙、反应迟钝、同性恋,都被标定为异众,也是易受欺凌的群体,这是属于对低于社会既定规范的扭曲认知。还有一种超越社会化性别特征水平的,即外貌出众型或者服装外形与众不同的,也会招致其他同龄群体的嫉妒,引发欺凌的发生。受害者若缺乏同社会的有效沟通,在既定的社会规范环境内会认定自身与大多数人群的不同,缺乏自信或陷入自责;在被欺凌后,没有或很少有救助意识或很难被救助;更多的是担惊受怕,害怕受到再次的欺凌,选择了沉默与忍受。这些非理性化认知最终导致受害者误入深渊。

(2)欺凌式自杀

欺凌式自杀来源于新创造的一个英文单词“bullycide”。青少年在遭遇校园欺凌时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胆小怕事、不知所措,害怕被嘲笑、被再度欺负,不愿在第一时间将事情告诉家长或学校。这促使大多数校园欺凌行为呈隐蔽性,加上学校、家庭不够重视,进一步导致受害者人际交往的失败和心理创伤。在遭遇身体和精神上的持续欺凌带来的痛苦时,没有倾诉对象或者倾诉渠道不通畅,最终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丧失意志,被动顺从,甚至毫无生气,这在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感会在沟通闭塞或阻塞的情形下,导致精神重创最终导致受害者走向自杀。

(3)复仇性受害者

经过研究近几年的欺凌案件发现,经受长时间身体和精神折磨的受害者,有两种极端式输出模式终止欺凌。第一种是间接性报复。受害者为了寻找内心的平衡或者寻找支撑的力量将伤害转嫁到比他更弱势的受害者身上。传统保守型校园环境塑造了一个从上到下力量递减的校园文化,低年级学生进入校园,通过学校生活习得这种潜在的文化,并被这种文化驯服。受到高年级学生的欺凌伤害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将所受之欺凌转嫁到更低一层的受害者身上。第二种是受害者受到长期的欺凌后,演变成对欺凌者的直接报复,这种报复给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风险。

2.欺凌者的异化

(1)群体的狂欢

校园欺凌过程中有以下两类群体:第一类是群体旁观者。据统计,56%的学生见到过校园欺凌。从近两年网络上流传的欺凌视频来看,欺凌事件发生时都有一定数量的围观者,围观者呈现出的是冷漠、取乐。2015年04月29日中國新闻网报道的漳州某校学生遭同校学生围殴时,旁边还有围观者拿手机拍照,围观者多达20余人。第二类是群体欺凌者。媒体梳理的2015-2016年的20起重大校园欺凌事件中,17起属于群体性(欺凌者在2人以上)欺凌事件,比例高达85%以上。

(2)欺凌者不计后果

从大量案例来看,发生校园欺凌时,欺凌者的动作、行为是不计后果的。某县15岁少年被6个孩子打死,打人的孩子到公安机关做了笔录之后,说“我们该回家了,我们还得回家玩去呢。”“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漂移论。就像打台球一样,这一杆子可能打到鞋子里,也可能打到地毯上,行为人自己是不计后果的。” 一方面没有实质性惩戒教育,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青少年欺凌的肆无忌惮;另一方面身心发育不健全,不能估量自己行为后果。因此欺凌者发现欺凌不仅不会受到惩罚,而且还能获得力量、赢得同伴的尊重、为自身树立威信,这又加剧了欺凌的恶化。

(3)欺凌产生了愉悦

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副教授斯库特·罗唆(Scott Russo)表示,“我们的研究首次证明了,欺凌行为会激活大脑中的奖赏回路,使个体产生快感。” 在一部分欺凌案例中,施暴者会因为施虐带来快感而做出攻击性行为。从最近两年媒体报道的欺凌事件或者网络上流传的欺凌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欺凌者是围绕着欺凌对象哄笑取乐,无丝毫负罪感和同情心。施暴者在欺凌过程中激活了大脑的奖赏回路。人在社会群体中需要获取他人认可、争取社会地位和力量的本能,这又强化了大脑的奖赏回路,加强了欺凌的反复性与持续性。儿童和青少年对社会控制的规则、法律法规还不能形成清晰的概念,道德感还未完全形成,很少有负罪感和同情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欺凌中的愉悦快感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情感追求,就如同吃巧克力和药物一样使人上瘾并产生快感。

三、校园欺凌产生的社会本源探讨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校园欺凌中的主体,欺凌者和受害者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校园欺凌现象本身也是属于社会现象之一。要揭开校园欺凌的本源,就需要深入剖析其产生的社会机制。

1.性別社会化的构建

学术界将性别划分为自然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前者代表了先天的生物特性,后者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表达。社会性别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来表达的性别行为,它由语言、互动、文化符号等文化要素构成,并形成具有共识的社会标准”。 这种社会性别的建构就是二元论思维在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身上的映射,有严格的社会性别文化规制。社会性别把人的性别气质分为女性气质(feminine)和男性气质(masculine),并且给二者赋予了明确的特征。李白在诗中的“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等经典名句,为我们描述了社会化女性应有的特质。千年过去了,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是社会文化给女性气质标定的美丽、温婉、善良、贤淑、可爱、秀气性格和心理特征却从未改变。与女性气质对应的是男性气质。“正义勇敢、帅气阳刚”,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描绘的皆是人们心中固有的男性气质的经典代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从出生开始就要经历家庭环境带来的初级社会化,开始学习社会文化规则。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后开始了第二次正式的社会化,这时候影响孩子社会化的环境群体包括同龄群体、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执行行为活动。自身的行为活动一定要符合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社会期望的这种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就是社会性别规范。经过了初次社会化和再次社会化两个阶段后,带有时代色彩的性别规范逐渐融入了青少年的性格、心理以及行为特征上。但性别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比如过去矫健强壮有力的女孩子是要被笑话的,但当下性别规范又暗示我们,所谓的“女汉子”是新时代女子自强自立的象征。

2.性别社会化和欺凌的内生关联

社会性别规范就是驯化孩子在所属群体中具备怎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性格特征,教授他们对力量和权威的信仰。社会信仰这种驯化,因为这种驯化能给他们带来生理的愉悦、自尊、社会的认可和自我实现;孩子慢慢的开始信仰和享受这种社会性别规范带来的不平衡权力和内生权益,因为这是社会的生存法则。任何一个违反这种性别规范的人,就意味着打破了性别规范缔造的权益链条,也就意味着有被欺凌的风险。欺凌就是社会性别规范控制的最佳手段,成为了一种非正式控制机制,发挥着它强大的控制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欺凌就不是异常行为,他是内生的强化社会性别规范的非正式社会控制机制。任何一个人的外部特征、行为规范和社会性别规范不一致,就会被界定为“异类”、被排斥,就要接受社会性别规范的改造和调整等非正式控制形式,也就意味着他受欺凌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外貌不符合社会化性别规范型,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貌缺陷的青少年,体型过重、残疾、丑陋、笨拙等,这类群体易遭受心智未成熟群体少年的歧视。第二,是超越社会化性别特征平均水平的,即外貌出众型,也会招致其他同龄群体的嫉妒,引发欺凌的发生。社会性别规范具有明晰的性别界限,因此同性恋同样是不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被标定为异类。当青少年从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媒体习得了这种规范,就会依照这种性别规范给身边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当发现身边有这样“异类”出现的时候,就会萌发对其教育、纠正、乃至惩罚的冲动。受害者在内心中也会暗示自己行为取向是不被社会认可的,甚至丢人可笑的;受到欺凌会选择隐忍吞声,默默忍受社会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标签。社会性别规范文化无意中塑造了欺凌行为是一种正当的调整而不是伤害。由此,社会性别规范文化成了一种力量强大的非正式社会控制机制。

3.力量的失衡

欺凌者往往也是受害者,经历过暴力或者家庭社会的冷漠或由于贫困被别人歧视,导致他们成了家庭或者社会的欺凌对象。他们需要宣泄自我的情绪,找到存在感;需要通过侵犯他人来掩饰内心的胆怯,同时渴望权力的获得与他人的认可;欺凌别人能使他们获得自信和力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认为:“少儿欺凌者一般是羞涩的,用某种行为与他人保持距离,以便遮盖他们的脆弱性。” 这是个体性力量失衡。另外一种情形是社会力量失衡。传统保守型校园环境是一个力量成金字塔型的小社会,最上层是行政人员,然后是教职工,接下来是高年级学生,力量最低等的是低年级学生,力量是从上往下递减的。在欺凌现象严重的学校,这种校园力量递减文化尤为明显。校园力量的递减加剧了下一层对上一层力量的欲求,从而整个校园营造了对力量文化的崇拜以及被力量文化驯服的氛围。在孩子的世界里由于规范和机制的缺乏,加上心智的不成熟,孩子只能感受到力量带来的权威、自信和愉悦,因此这种崇拜在校园环境就会呈异化生长,反过来又加剧了校园力量的失衡,加剧了欺凌发生的可能。

4.社会对暴力的信仰

社会充斥了对暴力的信仰。肌肉、进攻行为代表着力量,而力量又是地位的象征。这种对力量的向往,又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加以强化。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习得这种力量文化,认可进攻行为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力量的象征。通过这种强势进攻行为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本性。校园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一方面自我身心不够成熟,很难自我约束;另一方面,社会很少有对未成年的规制约束,因此,孩子往往会选择简单粗暴的欺凌行为来获取社会的认同和心理地位以及这种野蛮力量。全球流行文化也充斥了对暴力的大肆宣扬、美化和崇拜。无论是007电影系列,还是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等,影响着社会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性别社会化。成人世界“丛林法则”与社会负面情绪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方式传递、反复投射到学生成长期的环境,加上没有阳光的价值观引导,处于成长的学生潜移默化被暴力文化所浸染。

四、回归本真,建立大校园社区

校园欺凌的发生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网络传播发酵后,从官方到学校、家庭、社会媒体无不高声呼吁:零容忍打击,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共识。零容忍政策对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对抑制校园欺凌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校园环境、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加上零容忍政策具有威慑性、排斥性、刑事化等处罚特点,它的广泛使用带来了愈来愈多的负面效应。美国开始对已施行20年的零容忍政策进行反思。第一,校园警察和学生违法犯罪成正比例增长。据美国司法部门统计,在零容忍政策实行的1997-2007年美国校园警察增长了38%。校园警力的增加背后是校园欺凌和暴力等事件的增加。第二,造成学生刑事化、犯罪标签化。被法律惩罚和制裁后的未成年欺凌者,对社会易产生抵触心理,容易造成道德滑坡、破罐子破摔等负面累积效应。孩子易被贴上否定性身份、坏的标签,很容易混淆了成长中的错误和少年犯罪行为的界限。第三,零容忍政策强调的严苛打击手段,只是转移了社会风险。大量的研究表明,被中止学业或者开除的学生,重返学校或换学校或辍学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会重复过去同样的行为,甚至会变本加厉。欺凌的危害并没有结束,危害只是转化成另外的形式并转嫁到了校园之外的环境,社会风险却依旧存在。鉴于此,美国律师协会2001年开始建议废除学校的零容忍政策。2014年1月奥巴马呼吁对学生去刑事化。

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校园欺凌归结为严苛法律的缺失;不能简单地运用成人社会里的二元思维,划分好与坏、罪与罚。我们的焦点应该是校园欺凌现象与社会制度文化之间的内生关联。回归本质,以学生为出发点,基于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与时代特征,创造一个符合学生成长、自由全面发展的阳光制度文化,我们称之为后零容忍时代。孩子身处的社会环境,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含有暴力色情性质的影视文化作品以及一些灰色网络产品,如直播秀等节目,不断影响着未成年。例如,当年美国的科隆比纳高中枪击案,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们变成杀手是暴力电影和游戏产品直接影响的,家长们希望政府能净化文化市场的宣传内容。

维多利亚时代信奉儿童是有原罪的,成长需要父母及社会的教育与引导控制,他们的成长取决于他们受的抚养与教育,成人需要做的是改变他们成长的环境与条件并且对其积极教育。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显然,完全依赖家庭对儿童的积极引导与健康培育是不现实的。社会各方面需要形成合力建立包括家庭、学校、村委会或居委会、传统社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组织构成的大校园社区。积极构建大校园社区文化,让孩子在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习得符合身心成长的营养文化,培养孩子独立自强能力和社区精神(交往、合作、服务精神)。建立完善大校园社区警务服务战略,强化帮扶功能,加强对孩子法治意识培育和教育引导。通过校园大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孩子对人际关系与交往的认知,逐步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塑造健康阳光的社会性别文化,帮助其树立正能量价值观以及促进其自由全面成长。

————————

参考文献

[1] 张俊友.美国学校零容忍政策:涵义、问题及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14(3).

[2] 基思·沙利文.反欺凌手冊[M].徐维,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4.

[3] 詹姆士·迪龙.重新架构欺凌预防,建立强大校园社区[M].美国:塞奇出版公司,2015.

[作者:赵旭东(1985-),男,安徽合肥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武术异化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