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心理契约研究现状述评

2017-06-22伍定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离职倾向心理契约述评

伍定国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摘 要] 本文基于已发表的心理契约文献,对心理契约研究状况与趋势、内容维度、理论基础、类型与特征及相关研究做了阐述,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 心理契约:破裂;离职倾向;述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52

[中图分类号] G912.6;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00- 04

0 引 言

技术的发展,推动高科技产品如机器人在组织中的应用,使企业裁员成为常事。企业裁员造成心理契约的破裂或违背,严重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职业观、择业观发生了变化,长时间待在一个职位的现象越来越少,而更倾向于临时性的雇佣关系。因此,员工心理契约日益成为管理研究的主题。企业怎样才能吸引员工、留住员工,组建具有高凝聚力、创新力的团队,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是管理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检索CNKI收录的国内心理契约文献,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基础、内容维度、类型与特征等角度进行总结,以分析以往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趋势做出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 心理契约理论基础

心理契约是在社会交换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是心理契约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交换活动的支配,交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当组织员工感觉到自己对组织的付出与从组织中所得到的回報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就会觉得与组织之间的雇佣关系是不公平的,从而破坏了与组织之间所形成的心理契约。社会交换对员工心理契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企业给员工提供了恩惠或使其享受到了实际的利益,员工感知到企业已经履行了自己的心理契约,就倾向于对企业做更多贡献;反之,当员工感知自己的心理契约未被企业履行,则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心理与行为。第二,社会交换关系中的“个人”是情感复杂和丰富的行为主体,个人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员工对于个人-组织交换行为的期望,导致员工会产生不同强弱程度的交换意识。

公平理论来源于亚当斯的《对于公平的理解》,他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和相对报酬的影响。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与过去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这是合理的、公平的;如果报酬不合理,会产生不公平感或心理不平衡的现象。

2 心理契约内容及维度

2.1 心理契约的内容

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做出的各种形式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

对心理契约内容的真正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心理契约的概念提出以后,特别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知识经济来临背景下雇佣关系的性质发生改变之后。Rousseau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表明,存在着交易责任和关系责任两种类型的责任。Herriot将心理契约的内容划分为组织责任、员工责任两个类型。组织责任包括培训、公正、需要满足、协商、自由、人性化、理解、环境、公平、福利、安全、薪资十二个方面。员工责任包括忠诚、灵活、敬业、诚实、守时、爱护资产、团结互助七个方面。Rousseau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的内容有至少在单位工作两年,不再到其他单位另找工作,不帮助单位的竞争对手,接受内部的工作调整,接受单位的职位变换,愿意为单位出差,愿意到异地工作,达到所要求的工作要求等十三个方面。

对心理契约内容的探讨,有的学者着重对组织责任的研究,而有的则偏重于员工责任的研究,也有的从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虽然结果各不相同,但这为心理契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2 心理契约的维度

心理契约内容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个学者分析出来的结果的不一致性。为了对心理契约有个更为概括性的了解,学者进一步对心理契约的维度进行了探讨。对于心理契约的维度,当今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二维、三维及多维结构说。

2.2.1 二维结构说

Rousseau认为存在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两个维度。Millward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的存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心理契约的潜在因子结构,Kickul利用因素分析对其进行探索和验证,从数据中提取了外在契约和内在契约两个因素。陈加洲运用主成分法分别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对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并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含有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的结论。

2.2.2 三维结构说

Rousseau和Tijorimala的实证研究显示,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后两个维度是从二维结构中的关系维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指向事业和工作方面。一个指向人际交往和人际关怀方面。Coyle-Shapiro以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抽取了交易责任、培训责任和关系责任3个因素。李原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了探索,认为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更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分别是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发展型责任。

此外,心理契约还存在多维结构说,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不多,目前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基本都采用二维度结构和三维度结构说。从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地区文化背景、调查对象的影响。

3 心理契约类型与特征

Rousseau根据雇员与雇主契期限的长短及绩效要求是否明确,把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关系型、平衡型和过渡型 4 种类。表1列出了四种心理契约类型及其特征。

除了对心理契约的类型进行探讨外,学者还深入研究了心理契约的特点。何聪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民办高职院青年教师管理进行探讨,认为民办高职院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相互性、内隐性、时代性和动态性五个特征。白帅指出,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双向性、内隐性、动态性、效能性及时代的特点。虽然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特点的表征不同,但其实质内容相同。详细特征见表2。

4 心理契约的相关研究

4.1 心理契约破裂及后果

Rousseau认为,组织有违约、无力兑现和契约双方对承诺或责任的理解不一致是造成心理契约破坏的三大主要原因。至于心理契约的破裂、违背与行为间的联系,学者们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有影响的是Turnley与Feldman的模型。按照Turnley与Feldman的观点,在心理契约违背发生后,员工的反应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离职;二是降低职务内绩效;三是降低职务外绩效; 四是出现反社会行为。张太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破裂三个维度均对员工绩效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对管理欺凌的正向影响显著。

理契约破裂及其行为后果的研究,为管理学、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基础,拓宽了心理契约的研究范围,加深了研究深度,为组织改善与员工关系提供了依据。

4.2 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兼并、重组、裁员等现象不断增多,这些做法打破了员工与组织已形成的心理契约,使员工对组織丧失信心,降低了组织的竞争力,这些问题促使学者们从变化了的心理契约入手,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心理契约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也为我们解决企业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丁瑞的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对离职倾向均有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履行得越好,则员工离职倾向越低。

心理契约是影响离职倾向的要素之一,探讨心理契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对组织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当前心理契约的研究仍是各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纵观以往对心理契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受到各种条件(诸如被试、方法、地域)的限制,导致心理契约的研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现列举如下:

(1)被试基本来自同一行业的员工和组织,要么金融,要么园林,要么高科技企业,其研究结论不具有推广性。心理契约存在于任何组织的每一位员工,将各类组织的员工作为心理契约调查对象将会大大增加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及推广性。

(2)心理契约存在于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中,以往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多以盈利性的企业员工为被试,应加大力度对非盈利组织如学校和政府等的研究。

(3)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的心理契约的研究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契约的研究及其发展将呈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

(4)当前的心理契约研究大多停留于表面,没有实地进行调研,实用性较低。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结合组织现状开展心理契约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是后续研究的必然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爱芬.心理契约的综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z1):10-12.

[2]孙计红.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教育与管理[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3.

[3]张媚迪,李富田.心理契约与社会交换、公平理论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9(4):334-335.

[4]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魏峰,李焱,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5):82-89.

[6]陈加州,凌文辁.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和类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437-445.

[7]Denise M Rousseau. New Hire Perceptions of Their Own and Their Employers Obligations:A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1(5):389-400.

[8]Peter Herriot.The Cont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8(2):151-162.

[9]Rousseau D M, Tijoriwala S A. Whats a Good Reason to Change? Motivated Reasoning and Social Accounts in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9,84(4):514-528.

[10]Lynnej Millward and Lee J Hopki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rganizational and Job Cmmitment [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8,28(16):1530-1556.

[11]Jill Kickul.Broken Promises: Equity Sensitivity as a Moderator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1, 16(2).

[12]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3,35(3):404-410.

[13]何婧.心理契约的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3, 28(3); 30-33.

[14]Jackie Coyle-Shapiro. Consequence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or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A Large Scale Surve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0,37(7):903-930.

[15]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

[16]Rousseau D M.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s [M].london:Sage,1995.

[17]何聰.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管理研究——以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18]白帅.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河南省A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19]沈伊默,袁登华.心理契约破坏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6):912-917.

[20]杨杰,凌文辁,方俐洛.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J].暨南学报,2003,25(2):58-64.

[21]张生太,杨 蕊.心理契约破裂: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J].科研管理,2011,32(12):134-142.

[22]魏峰.心理契约破裂——管理欺凌与反生产行为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5,18(3);52-63.

[23]孙峰.心理契约对私营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24]丁瑞.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基于成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5]曹斌.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以浙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为例[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离职倾向心理契约述评
心理契约破裂与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新生代员工的离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