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洞头仪式音乐初探

2017-06-21许天鸣

艺术评鉴 2017年8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许天鸣

摘要:洞头文化北承瓯越文化,南取闽南文化。在历史的变迁和民众的辛勤劳作中,又融入了海洋文化和道教文化。洞头仪式音乐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对洞头仪式音乐文化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意义,又对现实有积极地指导意义。洞头仪式音乐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已经包容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对于洞头的仪式音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洞头多元文化视野下所蕴含的包容性、开放性。

关键词:仪式音乐 多元文化 洞头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024-03

一、洞头多元化的地理位置

洞头隶属温州,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东临东海,南与瑞安市的北鹿、北龙乡隔海相望,西与灵昆、永强相邻,温州市区位于其西北约53公里,全县由103个岛屿和259个礁组成,洞头区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25.3平方公里。全区现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灵昆5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户籍人口15.4万,2015年常住人口12.91万。1953年洞头建县,1951年改归温州市。

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68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洞头区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1],其中海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25.3平方公里。由于其海域面积辽阔,民众依海而居靠海而生,所以洞头基本属于属余海洋文明的范畴。全区现辖北岙、东屏、元覺、霓屿、灵昆5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户籍人口15.4万,2015年常住人口12.91万。由于洞头置县历史不长,但洞头本土开发的历史却很悠久。据九亩丘出土文物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春秋战国时期,曾为瓯越之地。民国元年(1912),改玉环厅为玉环县,隶瓯海道,今洞头县境为玉环县第四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今洞头县境建政为三盘区。1949年10月7日(农历八月十五)洞头境首次解放和1952年1月15日洞头全境最后解放后,均仍属玉环县。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头置县,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建制,7月1日起划归玉环县。195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环县建制。4月1日起,洞头划归温州市。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建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65年3月1日起,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1981年9月22日,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并,洞头即改隶浙江省温州市。[2]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9月1日,温州市举行洞头撤县设区动员大会暨授牌仪式。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洞头仪式音乐的种类

(一)神灵诞辰

洞头妈祖信仰祭奠活动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洞头县人民政府从2010年开始举办妈祖祭祀平安节,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为洞头元觉街道和北岙街道,由县台办县风景旅游局,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协办。祭祀活动的主题为“同贺妈祖,共享平安”。妈祖文化和妈祖精神得到发扬,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也在挖掘妈祖精神的深刻内核及其活动的拓展形式。平安是沿海居民世世代代追求的主题,围绕平安这一主题,在庄严地祭祀大典上开展具有海洋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演出,祈福妈祖保佑海边民众世代平安。家庭和睦,国泰民安。

妈祖姓林名默,其妈祖称谓为民众对其的敬畏之称。关于妈祖的最早史料记载于宋代,林默于宋建隆元年诞生于在福建莆田湄洲湾贤良港。因其诞生时在天际划过流星,家人认为此女必成大气。林默自小心怀慈悲,自学医道,治病救人,乐善好施。在林默二十八岁时,出海救人却遭遇不测。在其死后,常常显灵,指引迷途渔民返航回家,此后当地民众视其为真神,民众随后建起庙堂,虔诚供奉,后人前来祭拜祈福者延绵不绝。福建南部渔民在明朝末年陆续移居洞头,第一次把妈祖文化带到了江浙沿海。在春汛期,每到捕鱼季,沿海民众都会出海到东屏、北沙等海域捕鱼。渔民在面对风云无常的大海时,常常把妈祖的雕像供奉在渔船上祈福平安。后由民众把妈祖像请到了陆地上,建起了庙堂祭拜,这就是妈祖庙的最初雏形。初期人们在捕鱼季结束,会把妈祖像请回福建,直到一次妈祖像手足断落在当地。当地渔民欣喜地表示妈祖想留在洞头。从此当地海运商贾渔民都会来此祭拜妈祖。最大的祭祀活动就是妈祖农历三月二十三的诞辰和九月九的道场。妈祖祭祀活动的兴盛也吸引了台湾路过的渔民来洞头岛上祭拜。

洞头目前共有22座妈祖庙,以东沙天后宫保存的最为完整。祭祀的内容为1.妈祖巡安;2.开幕式;3.楹联书法展示;4.放生活动;5.妈祖祭奠;6.民俗演出;7.文艺演出。在祭祀仪式开始的时候由主祭人与司仪读经文。在仪式开始后,奏乐鸣礼炮,行大礼。民众信徒开始上香,在妈祖庙前上香祈福。仪仗队包括:龙头杖、长号、红灯、大锣、铜镜、“回避”牌、“天上圣母”街牌、“肃静”牌、彩旗,以及大刀、驱妖牌、玉斧、画戟、等仪仗;由民众信徒装扮的开路神、八班、御林军等神曹;还有妆阁、八乐、马队、十音、吹笙等队伍;队伍的最后是“鲎扇”、香亭和凉伞等簇拥着妈祖的神舆。妈祖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环节就是祭海,寓意祈求国泰民安,家人安康,渔船丰收。

(二)丧葬与婚俗音乐

丧葬音乐是仪式音乐中常用的一种音乐形式。吹打乐在丧葬音乐中起着重要作用,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吹打音乐可以用其音量来提升周围人的关注度。洞头丧葬音乐中,使用大量的鼓吹乐器可以营造肃穆的氛围。鼓吹乐乐器都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其音色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丧葬音乐的出发点是为办公事丧事的主家希望以热闹音乐的方式来为逝者送行,也是为了显示排场尽到自己的孝道。其次是以仪式感的音乐形式来祭拜神灵和逝者。洞头的丧葬仪式音乐形式种类繁多,包含哭丧歌和鼓吹乐表演方式等。这种利用音乐表演的方式构建了生者与逝者在不同维度上交流的平台。在我国很多地方,鼓吹乐已经成为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音乐形式,甚至可以说,没有鼓吹乐,就很难称其为仪式。在很多地方民众的观念,如果丧葬仪式音乐办得不好,就是不孝,就要被邻里指责。唢呐二胡等传统乐器在丧葬音乐在演奏中会极大地衬托出丧葬的悲伤氛围,也会在丧葬仪式中产生很多复杂的情绪,既包括对逝者的哀思,也有对自身一生的反省和思考。

在洞头婚俗仪式上,音乐同样表现的十分重要。婚礼是喜庆的日子,其音乐的根本目的就是娱乐大众。基本婚礼上的基调都是以喜庆为主。我国个别少数民族在婚俗仪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的影响,会有不一样的特色,比如哭嫁歌等形式,但大部分地域民族都以喜庆这一主题为主。洞头婚俗音乐比较完整的传承了下来,原因之一为洞头沿海,内靠温州瓯越地区,其人口流动性相对比较少,这也造成文化上的相对封闭。其二,婚礼上的仪式感可以为婚礼增加神圣和庄严的意味,音乐就是这种仪式最佳的载体,音乐的仪式感属性也让婚俗音乐在洞头比较完整的保留下来。

(三)洞头仪式音乐的海洋文化特征

海洋文化有其特殊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属性。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是交织在一起的。海洋文明既有其独特性,也有其与陆地文明的相通性。洞头的妈祖祭祀文化就是海洋文明特有的文化形式。民众由于祈福妈祖保佑平安,慢慢在沿海盛行。当人们认定妈祖可以满足民众祈求平安的心愿时,妈祖文化就开始向内地扩散,其具体表现为妈祖文化里重要的一天就是风调雨顺,内地农耕文明下的民众也是以此为企盼的标准,慢慢就把妈祖文化的内涵给延伸了,在妈祖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时候,皇权统治阶级也开始关注妈祖文化,也把国泰民安的政治愿望给予妈祖文化。这样妈祖文化在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就产生了相互交融与影响。这种文明之间的影响会极大地促使当地民众在信仰上的依靠感和信任感。在海洋文明的影响下,人们不停地探索这片未知的区域,在面对大海的广袤与变幻莫测下,它也深深地激励着沿海民众对海洋探索的勇气。洞头的音乐艺术形式诞生在海边,其海洋文化的属性十分明显。在海洋的影响下,人们对艺术的表演形式、音乐内容、音乐发展都产生了相应的改变。比如海边民歌《烤船谣》就是诞生于海洋文化的艺术创作。歌词为“燂船哎!……燂船哎!……挖一个窟,把船搁,拿柴草,来点火,把船洗个热身躯”。原生态民歌《烤船谣》来自于洞头海洋民俗——木船用火烤,烤船就是烧掉船底长时间附生的海藻、藤壶、船蛀虫,确保渔船出行顺风顺水,满载而归。

再如洞头本土的“迎头鬃”的习俗。“迎头鬃”大约始于清咸丰年间,名称起源于闽南语方言谐音。“迎头鬃”的活动形式其实质就是渔业生产先进的表彰仪式。“迎头鬃”活动就是每年渔汛结束时,评比出海洋捕捞作业产量最高的渔船,被评上者谓为“扛头鬃”。然后选定吉日举行“迎头鬃”仪式,届时,当地的渔行主和乡绅们率领众人给“扛头鬃”的渔船送去“头鬃旗”和“红包”,且端上用红布披盖着的大猪头一路上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送到“扛头鬃”的渔船老大家中。船老大领着船伙接过“鬃头旗”和猪头后,在自家中大厅神龛前祭拜,举行酒席宴请渔行主、乡绅以及渔伙等。宴会结束后,船老大和船员又一路敲锣打鼓,把头鬃旗送上渔船。祭拜船上供奉的妈祖神位,再把旗升到桅上。年成好的时候,举到头鬃的渔船和渔行还会出资请外地戏班来渔港演出,即祭拜神祖,同祝丰收,共享欢乐。

“迎头鬃”是洞头县海洋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效地助推了渔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渔民的竞争意识,增强了荣誉感,通过活动,更提高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融洽了渔区社会关系,使渔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四)道教文化

在中国仪式音乐里,道教音乐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和内涵都可以在道教音乐里面找到。宗教仪式中的音乐会极大的提升信徒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结合道教的仪式感,形成了道教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道教音乐民间又称法事音乐或者道场音乐。洞头道教音乐由福建传到洞头,在2009年洞头海岛道教音乐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洞头道教仪式音乐第一次出现,大量的福建渔民迁到洞头岛,把福建的闽南文化也带了过来。民间艺人叶匡也从福建泉州迁徙至洞头,他最开始把福建带来的特色布袋戏作为道教音乐。民众祈福民安,也产生了最初的道教音乐。在红白喜事和神灵寿诞上都要做斋醮道场。上个世紀三十年代末,大约有六十多名职业道人在洞头县从事道教音乐。 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道教音乐。

(五)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泉州,在汉晋时期,由福建当地人和外来汉人长期生活融合后形成了闽南文化的雏形。自宋以来闽南文化的中心泉州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大港,经过长期的海运贸易,带来了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和南洋文明,使得闽南文化进一步丰富。一百多年前,洞头迎来了大量的福建移民,也带来了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对洞头本岛的文化影响深远。洞头本岛虽然隶属于温州,但并不说温州话,而说闽南话,一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就是语言,这充分说明洞头深受闽南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也使洞头音乐具有了闽南文化中的开拓性与坚韧性。

三、结语

洞头文化北承瓯越文化,南取闽南文化。在历史的变迁和民众的辛勤劳作中,又融入了海洋文化和道教文化。洞头仪式音乐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对洞头仪式音乐文化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意义,又对现实有积极地指导意义。洞头仪式音乐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已经包容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对于洞头的仪式音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洞头多元文化视野下所蕴含的包容性、开放性。洞头的妈祖祭祀典礼已经成功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笔者研究洞头的出发点,希望研究有利于洞头仪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洞头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曹本冶.思想一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4]杜亚雄.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5]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1).

[6]孟凡玉.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J].民族艺术,2007,(03).

[7]杨曦帆.音乐行为中的民俗化——从音乐人类学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12,(02).

[8]周凯模.岭南民俗音乐研究的学理与实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