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称呼的历史关照

2017-06-21

党史纵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优良传统党章观念

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保障全体党员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党内称呼即党员之间的相互称谓。在党内提倡党员之间互称同志,不称职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1959年8月3日,毛泽东关于庐山会议简报上应一律称同志问题,致信刘少奇等:“少奇、恩来、彭真、尚昆同志,各组组长同志:简报上对于同志的称呼不妥当,这种旧习惯应当改过来。建议:一律称某某同志。例如:主席,称毛泽东同志;总理,称周恩来同志;林总,彭总,贺总,称林彪同志,彭德怀同志,贺龙同志。其他,以此类推。如同意,请各组长在会上宣布一下。请尚昆告简报编者,一律从四日起照此改正。”

为此,党中央于1965年10月专门就这个问题发出通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一次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主张,要求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称职衔。

在党内,所有党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有上下级组织,没有上下级党员。在党内互称同志,有利于增强黨内的民主观念,密切党内的同志关系,促进党内团结的加强;有利于克服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

当下党内一律称同志之深意,不仅在于回归纯洁简单的称呼,其深刻内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摘自《党史信息报》赵炳喆/文)

猜你喜欢

优良传统党章观念
爷爷是个“党章迷”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在现代化新雁峰建设中再写新篇
钓鱼的观念
季札挂剑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延安精神与改进工作作风
不能丢掉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