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奕苞与茧园双鹤

2017-06-21刘军李灿

寻根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友康熙

刘军+李灿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境内的半茧园,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声名远播,影响久远。它为明清时期江南名园之一,由昆山叶氏家族修建,存世数百年,见证了叶氏家族的兴衰变迁,也因文人雅集、诗文酬唱,而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内涵。

清初,叶国华将茧园拆分为三,分给三个儿子,叶奕苞得东偏之半,遂将茧园更名为半茧园。叶奕苞依托半茧园,结识了诸多文友。他们在半茧园内调琴养鹤,置酒征歌,诗文同乐,一时间呈现文人雅集的盛况。在短短数十年时间内,陈维崧、宗渭、朱柏庐、姜宸英、彭士望、万斯同、陈瑚、钱澄之、徐开任、徐乾学、徐元文、潘末等江南文人,均到过半茧园,或赏玩园景,或举办宴会,或观赏戏曲,或酬唱应和,写下大量歌咏半茧园的诗文。

半茧园内,还有两只令人喜爱的白鹤。据清初学者万言给叶奕苞《北上录》作的序文可知,这两只白鹤毛羽鲜洁可爱,在茧园内的小有堂之上翔舞。当叶奕苞和友人在樾阁和亭间休憩时,这两只鹤“更飞鸣嘎嘎,往来松表,以相应和”。

叶奕苞爱鹤,常在诗词中咏鹤,在其笔下,鹤表达了一种理想境界,有时也是诗人的化身。如诗句“老松巢独鹤,飞鸣绕孤亭。中有忘世士,读罢南华经”,以鹤衬托人,二者都追求与世无争、来去自由的精神世界。叶奕苞与兄长别于南村,将兄弟二人比喻为鹤,“孤鸿分影后,嘹泪不堪听”,寄托无尽的哀思。在叶奕苞笔下,鹤既有灵性,又通人性,他与朋友在茧园举杯把盏之后,即将离别,鹤已然有了浓浓的离愁,即表达了叶奕苞的当时情绪。叶写道:“人欲去,鹤先知,空林罢舞上阶墀。明朝有约携琴过,蓬径荒苔手自治。”当叶奕苞一人独坐小有堂,看鹤舞,听松涛,感受清凉夜色时,人与鹤的相互守望、相互理解,渐入臻境,有词云:“台上松垂千尺,台下鹤归一只。看鹤舞松阴,晚凉深。”可以说,茧园双鹤,在叶奕苞那里有很高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代表了茧园的品格。

来过茧园的文友,也写下了咏鹤的诗句,如钱澄之《同吴园次诸子集叶九来半茧园分韵》有句曰:“争似庭前双白鹤,自来自去不须招。”陈维崧《咏半茧园双鹤》词云:“榴红乍吐,下有胎仙暗来去。然映水梳翎,琴心对舞。珠衣雪举,凝想水天深处。”凡此种种,说明茧园双鹤在叶奕苞和文友心中的地位,它们以其高洁形象,孤傲情怀,成为茧园风景独特的部分。

康熙十八年(1679年),开博学宏词科,叶奕苞进京赴考。寓居京师,他怀念家乡,尤其怀念茧园内的鹤。这一年的三月十五日,他作诗《忆鹤》,有序日:“久客长安,怀归颇切,故园仙鹤,时入梦中。”全诗如下:

万里蓬山到自难,

梳翎终日傍雕阑。

为君一枕添归梦,

开过海棠春正残。

京城与昆山,远隔着千山万水,叶奕苞以茧园双鹤为寄托,抒发思归之情。据施闰章《春及轩记》,等待宣布录用结果的叶奕苞,“乃南望叹曰:‘春已过半,逐逐无所底,安能舍吾轩,荒吾田,而尘埃处乎?旦暮不归,吾病矣。”叶奕苞将官场当作尘埃,时时念及南归,此时写《忆鹤》诗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写好此诗后,叶奕苞广请友朋唱和。朱彝尊、陈维崧、施闰章、潘末、姜宸英等26人赋诗。有人将叶奕苞与鹤视为知己,山水相隔,人鹤不得见,徒增思念。有句云:“客子不归花落尽,数声清唳月明中。”(严绳孙)和诗的文友,多是长洲、无锡、华亭和秀水等江南一带人,有部分人曾亲赴茧园,见过茧园双鹤,想来双鹤也勾起了他们的离愁,因此诗句动情感人,与叶奕苞的Ⅸ忆鹤》相呼应。这一批诗写在未揭榜时,这些和诗的诗风大都明丽轻快,以表达归思离愁和歌咏高洁情怀为主。

陈瑚之子陈遨的和诗曰:“梦到江南消息好,羽衣无恙正思君。”表达了对叶奕苞的良好祝愿,可惜祝愿落空了。三月底,博学宏词录取名单公布,在前来应试的180人中,取第一等20名,第二等30名,其中有叶奕苞的好友陈维崧、潘末、毛奇龄等人。关于叶奕苞落选,典籍有三种不同的记载。一则见清李集《鹤征录》卷七的记载:忌妒叶奕苞才华的堂兄叶方蔼,将其试卷隐藏,没有递呈康熙;另两则见《清史列传》和徐珂的《清稗類钞》。《清史列传》记载,因副主考叶方蔼向康熙推荐从堂弟叶奕苞,康熙不悦,将大臣们推荐的人选均放归不用。《清稗类钞》记载:叶奕苞殿试本拟二甲第四名,康熙呼召,问大臣们是否有漏网的人才,叶方蔼说:“渠,臣从弟也,臣若不举,彼必衔恨刺骨。”康熙不悦,将叶奕苞罢去,而以邵吴远、严绳孙补之。《鹤征前录》也有类似的记载。叶氏兄弟是否失和,有多位学者考证,各持说法,不得而知。

四月初,叶奕苞作《后忆鹤》,有序云:“即将南还,聊以志喜,辱赠过情,感不能已。”

雪后梅残双翅垂,九皋声断少人知。乘轩未必宜仙骨,且共鹪鹩占一枝。

这首诗是记录他渴望南归隐居,过自由的精神生活,还是摹写他落第的失意情绪?对比《忆鹤》,此诗的格调、氛围、意象,都较为暗淡,又于暗淡中透着一股清高和倔强。前两句的梅残翅垂,既在写鹤,也是诗人自喻,苍凉萧瑟的意境由此笼罩全篇。“少人知”是诗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委婉表达。后两句,诗人指出在朝为官的情形并不适合自己,不如归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叶奕苞考试落第,终归有些失落。有朋友为其抱屈,彭士望在《<听松图>记》中说:“君前岁北征,苟得志,仆仆长安马蹄间,持大字,凌文刺,擎跽曲拳,周旋名贵人侧,三径就荒,朔饥欲死,回念茧园,如在天上。”他引用陶渊明和东方朔的典故,为叶奕苞的落第打抱不平,也间接指出,叶此番北征,多少有考取功名之目的。万言的《<北上录>序》曰:“叶子惊才卓识,克绍文庄水部之学,固疮痏之民所旦暮待之者,乃当群贤竞逐之时,忽为故山猿鹤之想,而翛然远引,卒不负其初志焉?则非余之所能测矣。”尤侗在《叶九来乐府序》中感叹:“若吾友叶子九来,门地人材,并居最胜,方以文笔掉鞅名场,夫何不乐而潦倒于商黄丝竹之间,或者游戏及之耳。虽然,以叶子之才,荏苒中年,风尘未偶,岂无邑邑于中者。忽然感触,或借此为陶写之具,未可知也,是则予所引为同调者也。”尤侗一方面称赞叶奕苞的才华横溢,另一方面隐晦道出叶奕苞的考场失意,进而借诗消愁。朱柏庐《祭叶二泉文》云:“君又少腾才誉,数踏闱门不利,及登荐剡、膺征命,又卒报罢。方慨有文憎命达,而复赍志不禄。即达士大观,要亦深可哀也。”暗指叶奕苞博学宏词科的波折,深表惋惜。

不过,也有文字记载此次落第时叶奕苞的另一种心情。《魏叔子文集外编》卷九《金石录补题词》:“九来勤学好古,有名于当时。前面举博学宏词,以当路敦迫就道。既报罢,益自喜,归而搜访古人名迹益勤。”

后叶奕苞邀请王士祯、汪琬、李良年、毛奇龄等20人和诗,这些诗句,以鹤喻人,是朋友劝勉激励之作,如“羡杀凌霄双健翮,春来不向凤城飞”(蔡方炳),“瘦骨争如鹏力健,依然饮啄舞林烟”(杜登春);“孤怀未屑乘轩宠,饮啄苍苔待主人”(王士祯)……诗人们一边为叶奕苞的怀才不遇而愤愤不平,一边又为他能回归田园,不染官场尘埃而由衷喜悦。

叶奕苞用唱和的方式,两次将茧园与茧园白鹤推向广大文人圈,不失时机地记录了自己的心绪情怀,也得到了众多文友的良好祝福。他的这次落第,在旁人看来,也许是无尽的失意,而叶奕苞发动文友的唱和诗,却使得这场落第,是如此诗意,如此珍贵。也使得隔京师千里之外的茧园及双鹤,备受瞩目,令人憧憬。在这些唱和诗里,表达了文人趋同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自京师归来后,五十岁的叶奕苞终止了功名仕途的追逐,回归田园。

猜你喜欢

文友康熙
有些将就,可能就是一辈子
有些将就,可能就是一辈子
康熙下象棋
“低头一族”制造车祸,婚姻交易引发无辜杀戮
如此原因
名人
年度第21期,P.84
康熙下象棋
康熙为何只南巡六次
康熙隐忍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