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性施教,构建“完整的人”

2017-06-21刘秀丽郭庆童

中小学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女校

刘秀丽 郭庆童

摘要 性别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对受教育者的性别认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西方学校性别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单一性别教育”“无性别教育”“单一性别教育的再兴起”“分性别教育”四个阶段。科学的学校性别教育应以性别平等、因性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双性化教育为理想模式,走多元化教育途径。

关键词 因性施教;分性别教育;单一性别教育;双性化教育;男女合校;女校;男孩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 7)03-0005-03

自2001年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风靡全亚洲,到2004~2006年中性化打扮的“超女”冠军被推上时尚与潮流的浪尖。再到初、高中以及大学校园里中性风盛行,近年来社会上“伪娘”“女汉子”等性别角色错位现象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教育工作者们在审视这些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在思索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的性别教育的缺失。上述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青少年阶段。凸显了学校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以西方性别教育的历史演变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我国学校性别教育的启示。以寻求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和途径。

一、性别教育:社会性别的期待与塑造

在人类文化历史上。围绕性别一直存在着许多热烈而神秘的讨论。两性差异的明确性和模糊性、性别观念的动态发展、个体社会性别形成、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等话题,直到今日仍然是社会性别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也是性别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性别,分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前者强调的是从生物性上来判断男或女.代表生物意义上的男女之别:后者是从社会建构或社会性上认定个体是男还是女。表示与男性和女性分别相关的社会、行为、文化的特点、预期和规范。性别教育就是依据个体生理性别的差异来塑造社会性别的教育。是指教育者立足于男女性别差异特点。依据一定社会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对受教育者的性别认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性别教育的实质并不是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消除男女社会性别的差异。而是针对两性性别差异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促使两性的社会性别或性别角色发展趋于更理想的模式。

二、脉络与趋势:西方学校性别教育的历史演变

西方性别教育的历史演化离不开女性追求平等、争取权利的斗争。女权运动对教育领域的推动作用集中反映在学校性别教育体系的变迁中。

1.早期的单一性别教育:男性主導。女性从属

第一次女权运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之前,人类社会属于男权社会,男性是主导,女性是从属,教育主要是为男性服务。学校也是为巩固男性的主导性社会地位而建立的。社会上基本不存在男女混合学校。男性学校普遍存在。男性教育主要为了升学或从事各种社会职业:女性学校寥寥无几。并且在为数不多的女性学校中。教育也仅仅是为了让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塑造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可见。第一次女权运动之前的性别教育是在性别歧视的基础上建立的学校性别教育,属于极端的性别教育,也可以直接视为无女性教育的男性教育。

2.无性别教育:被忽略的男女性别差异

第一次女权运动之后一直到第二次女权运动(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女性为自己争取到了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受教育权利,所以女性和男性一样,获得了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西方各国基本都是男女同校的合校教育模式。合校教育是为了体现性别教育公平的原则,让女孩和男孩在同一教育环境中平等、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益,但事实上,因为此阶段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包括教育手段和途径等既不带任何性别色彩也不考虑性别差异,男孩女孩接受同一模式的教育方式,所以合校教育属于“无性别教育”。

合校教育在表面上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但却忽略了男女两性因生理差异所导致的性别差异问题。致使两性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中的公平性无法考证。

3.单—性别教育的再兴起:性别差异研究逐渐深入

在第二次女权运动之后,女性为自己在经济、物质等方面争取到了更多的平等权利。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女性主义意识的崛起和多元文化观念的盛行。针对合校教育的种种弊端,人们开始呼唤单一性别教育,于是社会上再次出现了许多女子学校和男子学校。特别是女子学校大量出现。这种女子学校主要聚焦于性别平等和教育公平。致力于使女性得到全面、充分、均衡发展。此时,大多数女子学校都是私立的,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慢慢在公立学校生根发芽。

20世纪90年代,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发现,男性特别是青春期以前的男性相较于女性其实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在生理上的发展要稍逊于女性,而且在心理上的发展也滞后于女性,甚至在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上还要高于女性。随着性别差异研究的深入,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男性“失败”话题频现。侧重于男性发展的单一性别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男性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为了解决“男孩问题”,力求在不影响女孩教育现有成就的同时,更好地激发男孩的学习兴趣,提升男孩的学业成就与基础学力。减少男孩的纪律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政策法规和资金上支持在公立学校开展试点,特别是在男女合校背景下开展部分科目的男女分班教学,以推动和确保男性弱势群体教育模式的实施。例如:美国国会颁布的“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为单一性别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依据: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的“接受政府资助的非歧视性别分类教育项目或活动建议条款”。更为保护单一性别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

4.分性别教育:构建完整的人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大生产的不断普及、人类对社会性别的可变性和他塑性认识的加深。基于生理差异的传统社会分工逐渐模糊,传统性别角色差异日渐缩小,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已经被极大地动摇。美、英、澳等国在单一性别教育实践中发现。虽然依据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男孩女孩的学业成就,强化了各自的优势,但同时也人为地阻断了男孩女孩之间的交流。明显地忽视了两性的弱势。“男女区别对待还带来一个问题:它强化了性别的传统刻板模式”,只是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却没有让男孩学习女孩的优点。让女孩学习男孩的长处,致使两性差异扩大化,阻碍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现代性别观念认为,两性的特点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教育不应仅仅关注男孩应该怎样,女孩应该怎样,而是应该构建“完整的人”的形象,让具有男女性别特征的人通过相互吸纳对方的价值而超越传统的陈规陋习。有能力发展积极的人类潜能。将两性的优秀品质汇集于理想的人性之中。学校教育只有在尊重两性生理、心理差异的前提下。创造男女共同学习的机会,引导男孩、女孩在认清自己性别优势和弱势的同时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培养出兼有两性优秀品质的完整的人。于是,基于性别平等、因性施教原则,以西方的“双性化”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分性别教育应势而生。

三、模式与路径:探寻科学的学校性别教育

分性别教育顺应了崇尚个性与多元时代的需要,在欧美等国蓬勃发展且日趋成熟。我国台湾地区的性别教育也发展较好,早在1998年公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中就将性别教育融入七大学习领域。当前,我国内地学校性别教育的整体现状不太理想,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如局限于性别本质主义,男女合班无性别界限的教育等。还不足以满足两性平等的需要。科学的学校性别教育应以性别平等、因性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双性化教育为理想模式,走多元教育途径。

1.遵循性别平等、因性施教的原则

性别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儿童发展成模式化的男人或女人。而是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魅力的现代公民。这也是我国新世纪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科学的学校性别教育必须以性别平等和因性施教为基本原则。

性别平等原则贯彻于性别教育的全程。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体接受性别教育的机会平等。不因性别差异而忽略或剥夺任何—方的受教育权利:二是个体性别教育过程的平等。即在性别教育过程中女孩和男孩得到平等的对待,受到平等的注意。拥有平等的机会,二者所得到的教学方法和资料都不带性别角色刻板痕迹和性别歧视与偏见:三是个体性别教育结果的平等。即平等对待性别教育之后男孩和女孩实现的性别教育目标。

在性别教育过程中,应根据男女两性客观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对男女两性进行有差别的培养和教育。因性施教提倡扬长和补短的教学策略,前者强调充分发挥男女两性各自的性别优势,后者强调努力弥补男女两性各自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例如: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看到男女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还要根据男孩和女孩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他们各自优势发展和劣势互补。

2.构建“双性化教育”的理想模式

早在20世纪中后叶,罗西(A.S.Rossi)就针对传统的“单性化”提出了“双性化”概念,指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双性化个体在心理健康、适应能力、自尊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个体。

兼具两性的优势。既果断、善决、坚强,又友爱、细致、体贴并善于协作攻关。这才是性别角色的理想发展模式。双性化人格并非天生,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教育”在美国被引入学校性别教育中,其核心是根据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让两性正视并接受自己作为某一性别的长处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让男孩和女孩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发展科学的性别观念。尊重性别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使男孩和女孩发展合适的社会性别行为。做到理解、尊重、正视、处理性别差异和两性关系。

在实施过程中,双性化教育需要克服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坚持性别平等和因性施教原则,促进男孩和女孩向理想的社会性别特点发展。

3.探索性別教育的多元途径

第一,教师必须确立科学的性别角色观和性别平等意识,克服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尊重两性的差异,避免无意识地复制和延续传统性别角色教育的错误。

第二,学校要把性别教育列入学校的课程计划,明确教育目标,设置各级教育指标,同时要组织专家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性别教育教材。

第三,把性别教育有效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教师对文化传播与指导的校正作用。潜移默化地消除传统教育中的性别偏见。

第四,在性别教育实施过程中,重视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把学生的视线从学校引向社会,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引向日常的家庭生活。促进学生科学性别观的整体形成。

第五。教育部门及学校要注重调整男女教师的比例,有意识地加强男性性别角色榜样的作用。为孩子提供男女性别比例适当的学习榜样。此外。学校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鼓励男女生共同参加,相互学习对方的性别优势。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女校
民国时期(1923—1924年)女校课外活动及其价值探究
空手不让须眉
美在利比里亚开办的慈善女校成魔窟
为每一名女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韩国梨花女大,女生更豪气
最后的旗袍淑女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
女院长的密语
此间少女
民国时期福建女校校服特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