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2017-06-20王明青

教师·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例家庭家长

王明青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日益显现,逐渐成为阻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绊脚石。我从事农村教育已有35年,我看到农村教育让人忧心之处,那就是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我就遇到过不少的实例:

实例一:因为一位刚入学的小学生身材矮小,班主任一直把他排在前面。孩子有次被排在靠旁边一点而没有坐在正中间。孩子的爷爷来送他上学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就找到老师质问为什么把孩子排在旁边,而没有坐在中间,如果行不通的话就用五百元买下正中间的位子。还是这位学生的家长,因为孩子下课时不小心擦伤了额头,老师帮孩子做了处理,并对来接孩子的家长说明了这件事。结果家长看到孩子额头上贴了一块创可贴,就当着孩子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着老师破口大骂,弄得老师不知所措。

实例二:有位六年级的男生在离升学考试只有两个星期时突然不来学校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请假,说孩子感觉紧张想在家里休息,到考试那天再来学校参加考试。而实际上这位学生压根没在家休息而是泡在网吧通宵上网,家长也听之任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老师想进行家访劝说孩子坚持下来,还遭到家长的阻止。

实例三:在我以前任教的一所初级中学,我经常看到一些行为举止不当的学生,躲在无人处抽烟(还有女生)、打牌赌钱、因为一件小事就打架斗殴,等等。叫那些学生来了解情况就发现他们大都来自问题家庭,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吵闹的家庭,要么是留守儿童。在家里他们感受不到温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以上情况在我们农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农村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一块空白,家长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只要不吵自己就万事大吉。当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时也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个大难题:他们不服老师管教,想干嘛就干嘛。教师想联系家长一起商讨对策时,家长就玩起了失踪,或者不负责任地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们,就是要你们来教的啊。否则还要老师干什么!”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听到这样奇葩的话后真是觉得教书是一件比登月还难的事。那么,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我粗浅地认为有如下几点:

1.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考虑更多的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他们把孩子成绩的好坏都归咎于老师、学校,从未在自身来找原因。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该怎么做父母。父母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父母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要知道,父母两个人就教一两个孩子,而我们的老师几个人教的是几十个孩子,哪一种教育效果好些不言而喻。

家庭是儿童性格发展的重要基地,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孩子人生之路的起步就是从家庭中开始的。家庭氛围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父母之间形成的家庭氛围等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和睦的父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过大强弱对比,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很大。我曾遇到一位这样的女生,刚来学校时活泼开朗,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人也积极上进,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后来慢慢地,她性情大变,我一了解就发现原来是由于她的父母经常吵架并离婚了,她再也不是那种乖乖女了,真是可惜!

现在很多农村家庭中,父母都在外忙于赚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而隔代教育又容易过分溺爱,祖辈们和孩子之间有代沟,尤其是步入初中的孩子正是性格养成的时期,家长稍不注意就让孩子误入歧途而难以改变,这样带给家庭的只有无尽的悲哀。有个男生刚进入初中时就表现不好,经常小偷小摸。老师找他谈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联系家长时发现他是奶奶带大的,奶奶身体不好还很宠爱他,结果他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也因家长的不重视,这孩子初中刚毕业就犯了抢劫罪而锒铛入狱。一朵花儿刚含苞就凋谢了,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间接造成了这一悲剧。

2.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农村家长只重视孩子身体的健康、学习的进步,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很少,甚至没有,严重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忽視了要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合作,没有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孩子如何应对压力……而这些才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这直接影响了孩子情商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成长。

教育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家庭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它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如果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陷入困境,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感遗憾和可惜的。让家庭教育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收效,教育的明天才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黄花镇友谊学校)

猜你喜欢

实例家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