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2017-06-20张卫青费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张卫青+费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大学的课程体系,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来。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具有更好的私密性、实时性等优势。

关键字: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48-02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富于理性、敏感、激情,更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将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网络化发展进程中,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正处于高速成长与发展时期,其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据报道,高校学生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紊乱。而研究发现,24.5%大学生有通过网络寻求心理帮助的经验;如果未来有心理困扰,57.5%大学生愿意选择网络心理咨询获得帮助。而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诸多不利现状,包括: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信息传递渠道,心理健康存在死角;内容乏味,以线下活动或课程为主,参与成本高,不便捷;大多学生遇到问题时对面对面和咨询师聊天存在抵触情绪,普遍认为,“从心理咨询室里走出的学生都是心理有问题的”,“去心理咨询,一定记录会在案,被当作重点观察对象”,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心理咨询服务等。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服务让大学生都用、喜欢用、有效果,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聊天、学习、查阅东西等,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拥有着高智商和优质资源的大学生是最先接触也是受互联网技术影响最大的群体。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人格形成、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先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大会上发布的统计数据说明,由于网络内容丰富、资源实用,体验良好且娱乐性强,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日趋严重,日均上网时长已高达11.45小时,而移动端互联网的访问量更是远远超出PC端互联网访问量,达到60.52%,现在的大学生平均每6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

建立“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典型优势有以下几点。

1.灵活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工具,随时随地检索、阅读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当出现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时,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相关文章或与专家交流。

2.隐匿性。使得学生更易于与有关人员交流、咨询平常不便或不愿讲出的問题。

3.交互性。告别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历史,可以随意点击、各取所需,主动控制信息内容并与之交流。

4.扩散性。网络媒体扩散速度快、范围广,信息资源检索收发方便快捷。

5.平等性。传统的“理论教育法”、“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极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虚拟条件下的交流,避免了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从而有利于咨询师更全面地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其分忧解难。

6.实时性。可以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动态,把握他们的网络心理问题,进而实施有效地交流、沟通和引导。互联网+技术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做到网络上,能够降低学生获取和使用服务的成本,让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更有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向广大高校大学生提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自我测试与自我调节方法、心理障碍的治疗案例,以及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等信息,使广大高校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个性化、一对一、私密性强的“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能够保证各位老师实时互动的与学生交流,具有更好的实时性、针对性、私密性和互动性,为学校更有效的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尝试。微电子学院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利用新媒体平台,申请播客运营账号,以“播客”形式,定期邀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校内外资深专兼职辅导员,时事风云人物等在同学间有较强号召力、吸引力的人员,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时事文化热点,以访谈或者单人脱口秀的形式定期录制音频节目。节目经过剪辑和审核后将上传至播客平台,并通过院团委公众号推送给学生,供学生随时收听,构建一种个性化、全天候、针对性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开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专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资料,播送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一些典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案例。介绍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测试、自我调节的小知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等。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话报务。设立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热线电话,接受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咨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任重而道远,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够弥补现实社会心理教育手段的不足和形式内容的匮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易于使大学生放下防备,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能够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避免大学生沉溺网络,进行网络欺骗,并维护网络安全。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要不断积累经验,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罗薇薇,苏颖宏.高职教育中新媒体应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

[2]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07).

[3]李冰清.借助新媒体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向心力和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5,(21).

[4]靳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山西青年.2016,(09).

[5]万虎.新媒体视阈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6]孙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10).

[7]龙月芳.谈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

[8]梁启文.在教学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9]熊捍红.谈谈大学生专注心理品质的培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10]王业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0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