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巧合作,好生成

2017-06-19朱燕华

教师·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朱燕华

摘 要: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充分发掘合作学习的教学价值。文章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好小组合作,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动态生成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巧妙地应用小组合作,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相关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巧设问题,利于讨论

1.问题明确,有的放矢

数学知识的严谨性,要求数学课堂提问是严谨的、目标是明确的,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讨论,学生讨论的方向也是很清晰的。问题明确了,学生讨论才能形成合力,才会有激情,积极动脑筋讨论的学生才会有成就感,小组讨论也才会有收获。

例如,笔者在讲完“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时候,安排学生进行了一个小组讨论,要求是这样的:下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同学在画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和你不同,你认为你的图像正确还是错误,并请说出你的理由,一起分析一下画图的要领,选出你认为画得好的和画得不好的图形,上前展示,提出你的个人想法。顿时,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人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之中……

2.问题递进,步步为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计,一般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就不要用来讨论,两个人能完成的就不需要四个人去讨论。难度大于个人能力,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难度小于合作能力,可保障小组合作的成功。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造成了学生的恐惧心理。为了讨论能顺利而且有效进行,教师可以把问题化解,使得讨论的问题有梯度。学生借助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

例如,教师在讲分式定义后,可以预设以下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①根据分式的定义,什么时候分式有意义?②什么时候分式没有意义?③什么时候分式的值为零?④什么时候分式的值为正(负)?教师层层设问、逐步推进,让小组成员能通过讨论,步步为营,更深刻地理解分式的定义。

二、巧搭平台,利于合作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求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搭建不同教学平台,让学生拾级而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都能找到归属感,让优等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既能帮助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又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发现。对学习成绩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适当安排开放型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者把大问题细化,让学生找到思维落脚点。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要求小组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先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画出来。然后小组一起合作完成,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再尝试“证一证”。学生通过动手画、动嘴说、动脑想,较快地领悟了求证的关键,找到了证明方法。学生通过老师搭建的平台,抓住“由数到形”的思维方法,再“由形到数”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样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巧用生成,利于提高

事实上,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课前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和预设有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的错误有时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利用其指導学生学习。教师如果能用好生成的内容,让小组在动态中交流,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

例如,在新授人教版“反比例函数和性质”的时候,按照教材的安排只需要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可是,在小组讨论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提出,反比例函数是中心对称性图形。怎么办呢?老师并没有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而是就着学生的问题,继续组织讨论:“反比例函数除了中心对称,是不是轴对称呢?那么,它的对称中心(轴)又是什么呢?”顿时教室一片哗然,大家眼前一亮,把小组讨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组织小组合作,充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远离那些形式化的小组合作,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