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7-06-19韦献萍潘少云龙玉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偏瘫颅脑例数

韦献萍 潘少云 龙玉兰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韦献萍 潘少云 龙玉兰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 (MBI)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2、3个月两组MBI评分、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肢体肿胀、活动受限、体位性低血压及肌肉萎缩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3、0、1例, 均少于对照组的8、10、6、8例,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

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发病急, 病情凶险,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外壳重伤[1]。研究显示, 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极为有效的[2]。本研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干预, 有效地改善其偏瘫肢体的功能,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45.0±6.7)岁;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5±6.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护理措施干预, 对患者采取紧急颅内降压治疗, 以避免脑细胞继续受损。加强监测患者的体温, 高热患者则给予物理降温治疗;评估患者瞳孔的变化和浅反射。对患者进行身体保温护理, 给予局部按摩、口腔清洁、皮肤清洁、尿道口护理等。并且给予气道护理,保持气道通畅, 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 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如下。

1.2.1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配合 采用亚低温治疗和护理措施, 设置安静、卫生、空气流通的特别病房, 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持室温在22~25℃, 湿度在50%~60%。使用冬眠药静脉滴注, 患者进入冬眠状态后进行降温处理。初始温度设置为36~37℃, 平均每小时下调1℃;水温设置为15~20℃, 每小时降低5℃。4~12 h保持体温为33~34℃, 水温保持在4~10℃。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滴注的速度, 一般为10 ml/h,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颅内压。并且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控制, 选择测肛温的方法更为稳定。

1.2.2 下肢功能护理 ①指导早期下肢功能锻炼, 首先被动肢体锻炼。从足踝开始, 伸展, 屈曲, 控制锻炼的手法和力度, 3次/d, 30 min/次;当患者的肢体恢复至一定程度, 则可以进行主动锻炼, 指导患者使用拐杖进行肢体锻炼。②对患者进行足部按摩, 对足底进行穴位刺激, 手法包括:按、揉、拍打、踩跷等, 按摩速度从缓慢开始, 循序渐进, 力度从轻柔开始, 逐渐加重力度, 按摩2次/d, 20 min/次。③患者进入稳定期后, 双手十指交叉, 前屈, 内收、外展, 各10~20次。指导患者起坐训练, 从翻身至侧卧位, 使用健侧前臂把身体支撑起来, 把双腿移动到床沿, 采用半侧卧位[3]。

1.3 观察指标 采用MB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采用QOL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 并且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对两组患者的MBI评分、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BI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2、3个月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QOL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2、3个月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出现肢体肿胀、活动受限、体位性低血压及肌肉萎缩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10、6、8例;观察组出现肢体肿胀、活动受限、体位性低血压及肌肉萎缩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3、0、1例。观察组出现肢体肿胀、活动受限、体位性低血压及肌肉萎缩的患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MBI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MB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2个月护理后3个月对照组3029.99±10.8036.90±12.88a41.00±13.05a46.00±13.05a观察组3029.90±10.15 55.50±15.00ab63.30±15.55ab69.55±16.03abt 0.0335.1536.0176.240 P >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2个月护理后3个月对照组3029.05±10.5036.63±10.88a49.05±13.00a66.35±13.35a观察组3029.50±10.23 50.05±15.00ab69.50±15.45ab80.55±16.30abt 0.1683.9675.5473.691 P >0.05<0.05<0.05<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多发性神经功能障碍,当患者脑部受到重创, 通常处于昏迷状态, 甚至于偏瘫,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7]。可避免患者脑部受伤后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早期运动障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虽然受到创伤, 但是其感觉和运动传导无异常, 所以,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利于激活突触以重建中枢神经功能, 这是恢复患者下肢功能的重要措施[8-12]。

患者颅脑受损后进入长时间的昏迷状态, 并且其意识障碍会不断加重, 神经系统显示出明显的阳性体征, 伴随生命体征的显著波动。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已受损的神经功能, 有利于改善大脑功能, 促进大脑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对病灶脑细胞进行重建和代偿, 恢复大脑神经功能。适当的肢体运动能够有效地刺激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 防止患者的肌肉萎缩与骨质疏松的发生, 减少并发症, 从而最有效地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5,13-1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2、3个月两组MBI评分、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肢体肿胀、活动受限、体位性低血压及肌肉萎缩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3、0、1例, 均少于对照组的8、10、6、8例,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干预, 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 杨锦霞, 章灵芝, 苏燕, 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2):118-120.

[2] 韩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4):96-97.

[3] 赵京, 王瑾.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 2012, 14(6):763-764.

[4] 皮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河北医学, 2013, 19(5):768-771.

[5] 班彩琴, 余杏梅, 曾雪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5(12): 175-176.

[6] 陈曦.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27):135-136.

[7] 朱忠凤.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当代护士, 2010(5):33-35.

[8] 毋云利.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16):2492-2493.

[9] 盛丽英.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医药前沿, 2016, 6(26):290-291.

[10] 颜中英.对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其偏瘫肢体康复的效果探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9): 129-130.

[11] 孙梦霞, 陈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早期康复护理.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4):795-796.

[12] 王芳英, 陆翠霞, 韦献萍, 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当代护士, 2006(8):110-111.

[13] 倪小平.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7):171-172.

[14] 曾凡婷.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医药, 2016(12):118.

[15] 黄倩.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肢体护理中的效果.现代养生(月刊), 2016(6):92.

[16] 李雅琼.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应用价值.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3):400-401.

Exploration of impa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emiplegic limbs rehabilitation effect after operation of severe cranial brain injury

WEI Xian-ping, PAN Shao-yun, LONG Yu-lan.Foshan City San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1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emiplegic limbs rehabilitation effect after operation of severe cranial brain injury.MethodsA total of 60 severe cranial brain injur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mproved Barthel index (MBI) score, quality of life (QOL) score and complications occurrence in two groups.Results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BI and QOL score (P>0.05).After 1, 2 and 3 months of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higher MBI and QOL score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cases of limb swelling, limited activity,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nd muscle atrophy respectively as 2, 3, 0 and 1 case, which were all less than 8, 10, 6 and 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hows significant rehabilitation effect for hemiplegia limbs after operation of severe cranial brain injury, 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imbs functions.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wi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evere cranial brain injury; Postoperative hemiplegia; Limbs rehabilit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81

2017-03-16]

528100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偏瘫颅脑例数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