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6-19蓝新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血栓

蓝新平

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分析

蓝新平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急性STEMI患者, 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行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联合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推注治疗, B组患者行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不进行血栓抽吸, 仅给予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推注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MI)情况及治疗30 d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A组行PCI术治疗后患者血流达到TIMI 3级患者18例(90.0%), B组行PCI术治疗后患者血流达到TIMI 3级患者12例(60.0%), A组患者血流达到TIMI 3级患者例数多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A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25.0%, B组MACE发生率略高于A组,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减轻患者血管栓塞程度, 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替罗非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血管栓塞, 影响血液运输, 阻塞血液供给心肌从而导致心脏缺血出现功能性障碍的一类临床病症, 常被称为“冠心病”。曾有统计证明冠心病在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营养条件越来越好, 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 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影响和威胁人们健康和正常生活的致命因素[1-6]。针对冠心病的防治成为目前内科的热门研究任务, 不过遗憾的是至今仍未有明确的根治方法和手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疑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其形成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包括:①血脂含量异常;②高血压或糖尿病;③年龄增长;④不良生活习惯等[7,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会导致心肌变性坏死, 临床多表现为胸部疼痛难忍, 呈现间断性或持续性, 常伴有恶心、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现象发生;运动时心悸, 心脏出现绞痛的症状;心律失常、心脏有杂音等,出现休克或心力衰竭, 严重可致死, 而其中急性STEMI的致死率最高[9-11]。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临床上首选急诊PCI,可以有效疏通梗死相关动脉, 迅速恢复中断的血流, 让心肌得到血液的灌注[12]。不过PCI对医院和术者的要求较高, 且在手术过程中会有少量患者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 因此大大降低手术的成功率。根据黄南清[13]的研究发现大剂量的替罗非班(25 μg/kg)冠状动脉内推注在急诊PCI术中有助于冠脉血流恢复。替罗非班是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阻遏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Ⅱb/Ⅲa受体的结合, 从而减少血栓的脱落, 最终避免冠状动脉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出现。血栓抽吸术可以提前洗出原先形成得血栓、粥样斑块、炎性物质、组织因子等, 减少冠状动脉内微小血栓的形成,避免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因此临床推测认为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大大提高PCI术成功率, 改善患者预后。为了证明以上结论, 本文选取40例本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进行试验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以此探究该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4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中男10例, 女10例;年龄47~81岁, 平均年龄(61.1±6.6)岁。B组患者中男10例, 女10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5±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后被确诊为急性STEMI患者;②按照《2016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有行急诊PCI的指征;③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且对手术耐受;④对于本次研究完全知情、愿意配合并签署过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在行急诊PCI术前予以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咀嚼服用, 做好术前准[2]备。患者取平卧位, 术者按压患者一侧桡动脉及尺动脉, 观察手掌缺血情况。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若手掌供血恢复则继续手术。常规消毒麻醉, 经6Fr鞘管行左右冠状动脉多体位造影定位术中目标血管。A组沿指引导丝送血栓抽吸导管至犯罪血管远端进行反复抽吸, 注意避免空气进入冠状动脉中。随后在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5 μg/kg), 评估TIMI血流情况并记录。B组在指引导丝到位后不进行血栓抽吸, 仅在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5 μg/kg),评估TIMI血流情况并记录。沿着导丝送入支架, 检查支架位置以及是否有残留血栓。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可服用1年后停药。术者需嘱咐患者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 避免压力过大和过重的体力劳动。

1.4 观察指标

1.4.1 TIMI分级情况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情况。TIMI 0级:没有灌流现象;TIMI 1级:微灌流;TIMI 2级:部分灌流;TIMI 3级:完全灌流。

1.4.2 MACE发生情况 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随访, 统计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种类及数量。MACE包括患者是否出现心源性死亡、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临床表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比较 A组行PCI术治疗后患者血流达到TIMI 3级患者18例(90.0%), B组行PCI术治疗后患者血流达到TIMI 3级患者12例(60.0%), A组患者血流达到TIMI 3级患者例数多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30 d, A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10.0%, 其中包括1例心律失常, 1例心绞痛;B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25.0%, 其中包括1例心源性死亡, 1例心功能衰竭, 1例心律失常, 2例心绞痛。B组MACE发生率略高于A组,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 MACE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在不断攀升。很多人认为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中, 不过有数据显示目前这一疾病正在向青年人扩散。尽管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是60岁后, 不过现在年轻人普遍不注意锻炼身体、习惯性熬夜、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不注意平衡饮食、环境污染等原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血管内膜受损, 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导致冠心病的出现[14-16]。长此以往当出现一下突然的诱因, 例如熬夜、过度疲劳以及酗酒等可能引起血管突发性闭塞, 造成心肌梗死。对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STEMI患者, 医者需考虑对患者施行急性PCI。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血小板的吸附聚集现象可能会形成微小血栓, 或者由于自由基介导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及微循环痉挛等多种原因导致慢血流或无复流。出现这种现象对于手术是致命的影响, 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曾有学者调查研究过, PCI术中支架内形成急性血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极容易造成患者死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试验研究[17], 最终发现替罗非班作为一种血小板拮抗剂可以避免微血栓的形成,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血栓抽吸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几率, 降低手术的风险[18]。因此本文想探究两种疗法联合是否在更大程度的缓解微血栓的形成, 减少慢血流和无复流的现象出现,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本试验中, 发现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术后TIMI分级情况达到3级患者可占总数的90.0%, 而没有经过血栓抽吸患者TIMI 3级患者仅占总数的60.0%, 这一现象证明了在支架植入前进行血栓抽吸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水平, 提高手术治疗效果。Galiuto等[19]研究结果也显示血栓抽吸可改善心肌再灌注并加快ST段恢复。根据术后1个月MACE发生率的统计分析, 发现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栓抽吸并不能降低术后1个月的MACE发生率。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可能是急性STEMI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血流虽然得到改善, 血管中一些微血栓和炎性因子等都被清除, 可是血液仍然处于高度凝聚状态, 并且即使使用血小板拮抗剂, 可是对血小板的抑制也只能达到60%左右, 所以随着时间推移, 患者仍然可能出现复发的风险。

总之, 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时在支架植入前给予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手术风险, 减轻患者心脏负担, 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1] 王玉平.血栓抽吸在急性STEMI患者PPCI术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医科大学, 2014.

[2] 张云.血栓抽吸术联合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疗效研究.安徽医科大学, 2016.

[3] 何静, 秦永文, 张必利.血栓抽吸装置在STEMI患者直接PCI中对心肌灌注及病死率的影响.江苏医药, 2014, 40(22):2745-2747.

[4] 吴溧兴, 沈建平, 娄彬, 等.PCI联合血栓抽吸术治疗STEMI对患者术后QT离散度的影响.江苏医药, 2014, 40(24):3071-3072.

[5] 邓长金, 金露萍, 成威, 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 直接 PCI 术后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5(1): 50-54.

[6] 梁小雪, 吴倩怡, 夏勇, 等.血栓抽吸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5(8):841-847.

[7] 张永庚, 易祥武, 孙恕, 等.血栓抽吸术对STEMI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上海医药, 2015(19):37-40.

[8] 王龙.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的Meta分析.南方医科大学, 2015.

[9] 梁小雪.血栓抽吸联合GPI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临床疗 效的Meta分析.重庆医科大学, 2015.

[10] 龚玲.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血栓抽吸后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及神经体液指标评估.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2):1260-1263.

[11] 张云, 程景林, 周姝, 等.血栓抽吸术联合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的疗效分析.安徽医学, 2016, 37(6):684-686.

[12] 李振龙, 王玉平, 张彤, 等.血栓抽吸在急性STEMI患者PPCI术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医药, 2016, 44(10):1272-1275.

[13] 黄南清.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对STEMI介入治疗中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现代医学, 2014(10):1172-1176.

[14] 张彦.手动血栓抽吸在老年STEMI患者PCI术中的临床实效性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

[15] 赵敏军, 韦永强, 黄幼艺, 等.替罗非班在STEMI常规PCI并血栓抽吸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右江医学, 2013, 41(2):214-215.

[16] 董姝, 刘群, 何艳丽.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抽吸血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21(10):917-919.

[17] 蔺宇.血栓抽吸疗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天津医科大学, 2009.

[18] 肖姗姗, 唐冰.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血栓抽吸改善 STEMI 患者PCI 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临床研究.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4):460-463.

[19] Galiuto L, Garramone B, Burzotta F, et al.Thrombus aspiration reduces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after 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substudy of the REMEDIA Tri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6, 48(7):1355-1360.

Analysis of effect by thrombus aspiration and tirofiban applied before stent implantation during emergency PCI for acute STEMI

LAN Xin-ping.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ei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 Meizhou 51402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thrombus aspiration and tirofiban applied before stent implantation during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or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acute STE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20 cases) and group B (20 cases).Group A

coronary artery injection of thrombus aspiration combined with large dose of tirofiban before stent implantation during PCI for treatment, and group B received coronary artery injection of large dose of tirofiban before stent implantation during PCI for treatment without thrombus aspiration.Comparison after operation was made on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condition and incidence of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in 30 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ere 18 cases with grade 3 TIMI blood flow after PCI treatment in group A (90.0%), and12 cases with grade 3 TIMI blood flow after PCI treatment in group B (60.0%).Group A had more cases with grade 3 TIMI blood flow tha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 postoperative 30 d, group A had incidence of MACE as 10.0%, which was 25.0% in group B.Group B had slightly higher incidence of MACE than group A, while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mplement of thrombus aspiration and tirofiban applied before stent implantation during PCI for acute STEMI patients shows excellent clinical effect.It can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lower thrombosis degree, reduc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rombus aspiration; Tirofiban;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41

2017-03-29]

514021 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血栓
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