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中小学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2017-06-17蒋冬梅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

蒋冬梅

【摘 要】本文以南宁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得知中小学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的现状,参考其他省市的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南宁市实际,提出应加强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加强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统一的资助档案管理细则,从而推进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规范化。

【关键词】南宁市中小学 资助档案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14-02

学生资助是国家“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开展中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是国家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最直接的记录与凭证,是国家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有力见证。随着国家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资助档案已然成为中小学档案中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小学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档案工作者新的研究任务之一。

一、南宁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现状

我们设计了“南宁市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并面向南宁市各县(区)资助管理人员、县(区)教育局及各学校的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南宁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有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学生资助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经调查统计,资助工作中各学段配备专职档案员的占 12.2%,资助工作人员占 53.1%,兼职档案员占 18.6%,其他占16.1%,其中幼儿园没有配备档案员及资助人员。在南宁市,大部分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的资助办设在政教处(学工科)或教务处(科),仅配备 1 名资助工作人员,没有配备专职的资助档案管理人员。资助工作人员只负责资助业务工作,不负责资助档案的整理,将资助档案以散材料的形式移交给档案室,增加了档案室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二)缺乏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意识。主要表现为:学生资助业务工作完成以后,没有将形成的资助档案资料整理后移交档案室。调查结果显示:按年度(学年)整理,次年主动移交的占 34.6%;按年度(学年)整理,不移交的占 54%;未整理,堆放在资助办的占 6.2%;未整理,堆放在杂物间的占 5.2%。

由此可见,超过 60% 的中小学在完成资助业务工作后,把学生资助工作材料仅视为“材料”,而不认为是“档案”。通常只是把资助工作材料按照评估迎检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备检材料,以备上级资助办、审计部门验收检查。

(三)缺乏学生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学生资助档案在形成和管理的过程中一般经由两类人员管理。一是资助工作人员。现有的大部分资助工作人员存在重资助业务、轻档案管理的思想,忽视档案工作。他们多次接受资助工作的培训,熟悉、精通资助业务,但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培训,缺乏资助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导致资助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二是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对资助业务工作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在资助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能准确鉴定资助业务工作资料是否具备归档价值,不能准确划分资助档案保管期限。同时,由于资助档案出现的时间短,上级档案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出台专门的资助档案管理细则,在近几年的档案业务培训中,并未涉及资助档案管理的内容。

(四)缺乏统一的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细则。学生资助档案是学校档案的新类别,出现的时间较短,广西尚未制定统一的管理细则。各中小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不一致,整理方法和要求不统一,容易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遗漏,保管期限划分不科学、不规范、杂乱无章,破坏了资助档案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严重阻碍了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策

(一)加强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一个完整的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应该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学生资助业务工作人员。隶属于学校资助办。负责完成资助业务工作后,按照资助业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收集资助档案材料,为资助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资助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确定分类、保管期限、卷内文件排序等。二是兼职资助档案管理人员。隶属于学校资助办。负责按照檔案整理的工作要求对资助档案进行初步整理,并按年度(学年)向学校综合档案移交资助档案,保证资助档案完整齐全、归档及时,做好资助业务工作人员和学校综合档案员的助手。三是综合档案员。即学校综合档案室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接收资助档案,并编入学校综合档案,做好资助档案的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充分发挥资助档案的作用。

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可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配备。按照资助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学校资助办可设在政教处(学工科)或教务处(科),按照在校生人数配备 1 至 2 名资助业务工作人员。资助种类少、业务工作量小的,可由资助业务工作人员兼任资助档案管理员,同时负责资助业务和资助档案的初步整理工作,如普通中小学等;资助种类多、业务工作量大的,可专设 1 名资助档案管理员,负责对资助档案进行初步整理,协助资助业务工作人员和学校综合档案员的工作。

(二)加强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普及和强化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增强资助档案管理意识,强化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提升资助档案管理水平。

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的最好方法是由上级档案部门和资助业务部门联合举办,如南宁市档案局和南宁市中小学资助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也可以由南宁市教育局主办,邀请南宁市档案局的专家做讲座和指导。

培训内容要以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为主,辅以资助业务知识。通过介绍资助业务知识,帮助档案工作人员理清思路,理解领会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要把理论知识培训和实地参观交流结合在一起,每次培训可安排一次优秀档案馆(室)的参观交流,邀请优秀档案馆(室)的馆员来进行交流,传授经验,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

培训时间应保持每学年(年度)一次,这样既能保证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随时更新,又能解决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因更换人员引起的业务交接不到位问题。

(三)制定统一的資助档案管理细则。具体如下:

1.确定收集范围。学生资助有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政府教育奖学金、南宁市政府教育奖学金、大学新生资助、师范生生活补助等几类,不同的资助形成的档案材料不同。学生资助档案的收集范围应该根据资助种类确定,不同的资助项目确定不同的收集范围。收集范围主要有各项学生资助业务的政策文件、学生申请及各种证明材料、公示材料、审批文件、资助业务工作各环节的报表、账册等。

2.划分保管期限。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之一,涉及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因此,学生资助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设定为永久和 30 年两种。在对资助档案材料划分保管期限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要求,根据资助工作环节来划分。学生申请及各种证明材料、审批文件、各种报表、账册等重要的资助档案划分为永久;公示材料划分为 30 年;上级下达的政策文件因是普发性文件,建议划分为 30 年。

3.明确整理要求。学生资助档案每学年(年度)移交一次,应在本学年(年度)结束后 3 个月内归档。

采用“学年度(年度)—资助业务种类”分类法进行分类、整理。每一类资助业务档案的卷内文件按照“业务工作环节—材料形成时间”方式进行排序。

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份文件、材料为一件。每件档案的装订顺序、装订方法和要求与文书档案相同: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印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中文文本在前,其他文种版本在后(特殊规定除外)。使用棉线装订,卷内材料装订时要去掉金属物。采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法。

编号方法与文书档案相同。案卷内文件材料有书写内容的页面均应编制页码,以有效内容的页面为一页;已有页号的文件可不再重新编写页号。单面有内容的,页号编写在右下角;双面有内容的,页号编写在正面的右下角和背面的左下角。

4.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制度是学生资助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保障。在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实施办法》《南宁市中小学档案实体分类办法》《南宁市中小学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南宁市中小学档案整理办法》以及《南宁市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学生资助工作实际,制定适用的《资助档案管理制度》《学生资助档案立卷归档制度》《资助档案保管制度》《资助档案保密制度》《资助档案查(借)阅管理制度》《资助档案利用制度》《资助档案销毁鉴定制度》《资助档案移交制度》等有效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春岩,籍芳芳.高校学生资助档案立卷归档刍议[J].兰台世界,2015(35)

【基金项目】南宁市级课题“学生资助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的研究——以南宁市中小学校为例”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规范化管理
关于印章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孵化器品牌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