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探析

2017-06-14冯素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学案新课程高中

冯素伟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很多学校都开始对教与学的这两种不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方式新理念下,由于“教”的模式处理不当又走向了“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所以,能较好体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自主的“学”去转变的自主学习方式之一的学案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数学 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109-01

一、学案教学的内涵

学案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作为教学知识点的基本内容,以现行数学教材的内容为材料,以引导式教学为基本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目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案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探究的主体。学案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学案。学案是知识传授的一种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二是教学。实施学案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学案教学具有全局的特点。

二、高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编写和设计

学案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知识的特点,以课时为单位,把教材中相应知识点和主要内容按照学生自身的能力,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1.理解新课标概念和要求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进行知识教育不应当按部就班地把知识机械的灌输给学生,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学生怎么学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只有熟悉和了解新课标的内容,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适应学生的学案。

2.应充分了解学生

学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只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细致的了解各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等。学案的设置必须让学生有普遍的适应性,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提问。

3.了解教材及教参的内容

教师应该通过学案,把教材里难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学案的同时,要先了解教材,钻研教材的内容,理清思路。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参里提供的资料、方法,指导自己对学案进行设计,教师还可以在其中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例题来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学习的内容。

三、学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学案与教案不同,教案注重的是教师的授课过程,而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灵活性原则

高中数学分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和专题课等,课程的类型多种多样,在新授课中又分为概念教学,命题的教学,数学思想的教学。对于不同学生的学情,不同形式的课程,教师应该适当的对学案进行补充和调整,使学案设计不断走向成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问题化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依据教学内容,整合教材知识,通过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并联系实际,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简化为一个个问题。问题的提出不能太随意,要有启发性,这样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才能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发散思维。

3.因材施教原则

每位学生是不断发展的独立主体,因此,在学案设计中,教师在基本统一学习目标、内容、进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整合,尽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前预习

学习新课的前一天发学案,学生通过完成学案中设置的问题达到自学、自主探究等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填写学案完成课堂相关知识,并标注出疑难点;教师也可批阅学案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明确课堂重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实践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问题。应用学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检查反馈

在学生自行初步预习课本和学案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知识的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可否自行解决。教师可以适度指导学生,让学生自主解决并探究问题。

(2)小组讨论

对于一些基础性问题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自学过程中的难点及疑问。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深化解决问题,并由教师进行最终总结。

(3)拓展延伸

在解决问题时,由小组长提出未解决的疑问,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提出点拨、诱导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也可引導组内成员参与修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完善学习成果。

(4)巩固练习

教师精选典型例题,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练习,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并由其他学生提出质疑或同意观点,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5)课堂小结

最后,引领学生总结自己的成果,让学生回答本节课是否有收获,是否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认识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分析自身进步的原因,使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和人生价值。

总之,学案教学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彬.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

[2]刘远长.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分析[J].新课程,2008.

[3]李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才智,2015.

[4]冯稀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

[5]何琼.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青年时代,2016.

猜你喜欢

学案新课程高中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