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及方式

2017-06-14曹明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

曹明镜

【摘要】学前教育是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凸显了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成绩不理想等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难点所在。本文结合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对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

【关键词】五年制 学前教育专业 数学教学 现状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028-02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同时社会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学前教育针对的是幼儿群体,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和输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主要阵地,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值得重视。

一、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待培养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持无用论观点,认为学前教育数学很简单,但学生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数学学习上,会解答几道题型、掌握几个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其最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纵观近年来的招生情况,学生的数学学科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其思维理解力和运算能力均有严重欠缺,影响学生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最终使学生形成排斥、畏惧心理,对数学的学习更加被动。此外,入学后课程较多,使学生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抽象数学的兴趣学习上,这也是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之一。

2.教师素质低下,有待提高

现阶段,数学课堂上仍然实行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纯理论教授模式依然占主流地位,并且在教学辅助手段上有明显的欠缺。在这样枯燥的課堂氛围下,教师授课使用惯用的数学用语,而学生对此类数学术语存有很大理解难度,久而久之,就形成教师积极授课、学生消极学习甚至呼呼大睡的现象。此外,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关注点集中在理论知识上,对联系实际有所忽略,这也使得数学教学更为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了实现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教师只好对学生尽心灌输教育,长此以往,数学教学便会落入恶性循环,即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强行灌输。

二、改进教学方式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当前使用的数学教材种类繁多,既有高中教材,又有职业教材,未突出任何的专业特点,因此数学授课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对课程进度和内容难度进行合理调整,可在注重与现实相联系、与学前教育专业相联系的基础上,以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情况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适当扩充,例如逻辑性和命题类的内容,都可以加入授课内容。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幼儿数学给予一定关注,努力发掘当前所学同幼儿数学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集合内容可与幼儿园数学中的分类问题相关联及幼儿园实际数列问题等,经过教师对教材的用心和适当选取,并联系实际,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理,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合理改进教学方法

大量实际调查表明,原有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数学教学,为了教学任务能够又好又快完成,教师需要对原有授课方式进行合理改进。首先,教师在数学授课上,要做到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而繁琐的纯理论推导,需要对概念及结论性应用都给予重视。其次,在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例如前文提到的数学集合、分类问题、实际数列问题等,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从而也缓解了枯燥、严谨的数学课堂气氛。再次,教师要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而非单方理论授课,例如可以提出问题,设立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疑问,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比如身边的数学概率问题无处不在,抽奖、商业促销及各种游戏等都与概率相关。通过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着良好促进作用。最后,分小组教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对学生安排课前小组任务,令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归纳整理,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是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能力都有着良好的培养作用。

3.对评价方式进行合理完善

现有的学生评价以考试结果为主要基准,限制了学生的综合提升与全面发展。同时此阶段的学生无需面对升学压力,致使学生将学习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导致数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内容难度一再降低,同时数学考试难度也随之降低,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仅需做到了解概念、会代公式计算简单题目即可。由此可见,当前的数学教学急需建立一个满足学科需要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除原有的考试评价外,还应将学习评价纳入到评价体系。学习评价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合作学习效果以及个人学习习惯等。而考试评价则包括数学单元考试结果、期中考试结果和期末考试结果。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历程进行了解,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及时参考与指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并对课堂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给予合理改进,使理论教学联系于实际,在丰富学生的学识的同时,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翠红.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及方法[J].亚太教育,2016(7):68.

[2]周屏.活跃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6):3.

猜你喜欢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