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6-14廖书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个性化高中语文

廖书东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理解文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阅读,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领略文章作者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只有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更好地展开想象,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的得到了改革,个性化阅读教学也逐渐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得到了推广。虽然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逐渐得到了认可,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學生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受到局部限制,因此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进一步的探究落实。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若能正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先进的阅读理论为指导,明确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贯彻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就一定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下面我就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个性化阅读体现开放性、创造性和理解的多样性

西方接受主义理论认为,解读是一个过程,是多向多元,没有固定答案的。阅读是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如、提升和再创造。读者因年龄、知识、阅历、生活的态度等的不同,而造成解读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要允许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理解。以《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归纳为例,我们一般都认为刘兰芝的婆婆为代表的封建家长残害了年轻人的幸福爱情。如果从另一角度看,刘兰芝只顾埋头苦干而不懂穿着打扮,导致了婆婆的嫌弃。从当代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引人深思呢?

因此,我们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既要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不能按照老师或教学参考书对学生的理解作出对或错的评价,而应在考虑学生思考角度、生活的时代后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教师要允许学生“一题多解”,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批判性地阅读,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结论。

二、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读后反思

个性化阅读,要训练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这就要通过阅读体验,并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主动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阅读,深入地理解课本内涵,才能真正获得阅读的愉悦。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提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好地把握课文,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文本阅读,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的写作心情。文学大师鲁迅说过:“作品的一些紧要、极精彩处往往不易看出,能看出,就是能力。”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在平平淡淡处看到新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

学生的阅历不一样,对文章的阅读感悟就会不完全一样,因此领悟出的东西也不一样。要让学生读出个性,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文章与生活阅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了语文教育个性化阅读的目的。

三、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这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基本途径

“阅读塑造个性,阅读化育气质,阅读改变人生。”中学生完全有独立阅读文章的天赋。阿基米德9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关于欧几里德定律的文章;富兰克林青年时期也于工作之余阅读了无数书籍;节目主持人王志曾访问过余秋雨,问:“你的写作才能是怎样来的?”余秋雨说:“我还要感谢我的父亲,下乡时,他带去了两大箱书,让我很早地接触了在那个时代别的孩子很难看到的东西,如《史记》《红楼梦》《水浒传》《家》《春》《秋》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个性化阅读就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要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必须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纸杂志,写好读书笔记,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整篇文章,教师尽量少一些支离破碎的讲解。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也要应尽可能地多阅读,及时补充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视野。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贺州市农村高中语文个性化解读文本有效指导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15C23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中学。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个性化高中语文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谈独立思考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