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转型探索

2017-06-13褚亮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摘要】大学英语改革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在高校转型发展——这一新背景下讨论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之路。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从EGP到ESP连续体模型课程体系,并对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定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希望能对本科高校的成功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 EGP ESP 连续体模型

一、引言

近十年来,作为一种形成与发展中的本科教育类型及高校分类研究的新成果,“应用型本科”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表示,全国1200多所普通高校中将于一半转型应用技术大学、面向职业教育。因此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业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升格为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然而“应用型大学”确是一个类型学范式下的先验性概念,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面临应用转型这一时代课题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将遇到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转型问题至关重要。一方面,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受众不仅广,而且毕业后能否拿到四级英语证书还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授学位率和学生未来到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教育部对于大学英语发展的重心都落在了其通识性的一面,即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在校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教育部曾在2004和2007两年分别对大学英语的授课要求进行了两次修订,但究其本质都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这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符。基于以上两点,本文作者认为如何构建更加完整的符合应用型大学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体或将关系到整个学校转型发展的成败。因此本文试图解决的重点问题是:1.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符合该特征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模型是什么?

二、应用型大学基本特征是什么

就目前而言,学界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到底何为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的概念是什么等诸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归纳梳理各方观点,我们发现有关应用型的大学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刘朝霞(2013)认为应用型大学是对于普通高校传统培养模式的一种修正,它是新形势下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重心转移的一种体现,该目标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能把应用型大学看作是一类独立办学类型。蔡基刚(2004)提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应该走研究性大学和高职大专院校的中间路线,培养比高职院校层次更高的应用型人才,其办学宗旨应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还有学者认为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同属一类院校,其培养模式、定位、服务对象等是有部分重合的,仅是在培养层次上是相互继承和延续的关系。与大部分学者将应用型大学看成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种延续不同,贵州铜仁学院校长侯长林(2015)认为,应用型大学应分为技术型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两种类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德国技术型大学为典型代表,他们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级技术人才,这些人次不仅能够将实用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力,而且也掌握基本技术理论,具备技术创新的潜质。而教学服务型大学要以本科教学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办学定位以地方性、协同性为核心,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综合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不论国内高校选择哪种发展类型或定位,统一各家观点的类似之处,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大学应该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且输出的人才应该满足学校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应用型大学应将学生的实践技能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且其在专业设置、课程深度、办学层次上应适度与职业技术大专教育甚至是职业高中的教育有所对接;3.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重应用轻理论,要有个性化的设计,应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英语课程的应用型特色如何体现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从上文总结出的应用型大学办学所应有的基本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其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应体现在:(1)教学目标的设定也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出复合性的特点;(3)人才培养的过程应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应用型大学所设置的专业主要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对应用型院校学生未来就业是否有所帮助,能否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减少英语教学的盲目性,是目前应用型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1. EGP与ESP。在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与中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标,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二者都是以基础英语为核心,都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打下牢固英语语言基础,为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工作。2003和2004年教育部针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和中学英语课程分别发布了《课程要求》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该文件一直被视为英语课程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无独有偶,两个文件对于学生词汇量的要求都是学生应掌握4500词左右,可见国内从初高中直至大学的英语课程要求都是以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 EGP)为基础的。这种双重覆盖的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也浪费了宝贵的国家资源,导致相当一部分大一新生,尤其是在南方外语基础教育做得比较好的省份里的高校,刚刚入校就可以轻松通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内地一些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已经开始试点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基础教育的重心开始下移,从中学阶段开始英语课程主要任务已经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转向以内容为主导的专业知识学习,换言之,学校的通识英语(EGP)已经开始逐步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转换。王守仁(2012)認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兼具专业性、人文性和工具性。所谓专业性就是要以英语为语言媒介直接向学生输出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专业领域内国际主流知识,人文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内涵,而工具性则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应掌握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作者认为未来英语教学,尤其是在大学阶段,重心应朝着专门用途英语发展。首先是因为,入学的大一新生本身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如果不在EGP后续课程上下功夫、继续延伸的话,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更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2. EGP与ESP的连续体模型构建。随着英语课程基础语言知识阶段培训重心任务的不断下移,基础教育阶段将要承担起更多的语言培训责任。学生经过小学六年,中学六年的正规课堂学习,再外加家长给予孩子的各种课外英语辅导,从理论上来讲,12年的时间已足够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技能。因此国家从战略层面应该考虑小学基础教育、中学中等教育、大学高等教育中英语课程的定位与衔接,毕竟与其他课程不同,英语是中国教育体系当中为数不多的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开设的课程。按照现行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趋势,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将朝着研究学术型、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等方向发展,三种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大学也英语定位与衔接问题也应区别对待。

就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着力开发EGP到ESP的连续体模型课程应该是该类型高校大学英语发展的改革之路。文中所讲的从EGP到ESP的连续体模型是指大学英语四个学期中如何从通识英语课程过渡衔接到专门英语课程,换言之,该连续体模型是从教材、课时、教学方法、任课教师的重新融合与设置,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校的定位,以及市场对于人才在英语知识方面的需求。本文作者认为,EGP课程内容不宜在应用型高校中完全剔除。因为在现行中国高考招生体制下,我们不能否认,应用型大学所招学生的整体高考分数比学术研究型高校所招学生会低很多,但较之职业教育类学院又高,由此可以判断,这部分生源在英语基础知识储备方面还有继续加强的必要,但不必在宝贵的四个学期之内都开设以基础语言技能培训为主的英语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彰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色。本文作者因此建议,大学英语课程(共四学期)应采取1+3或2+2模式,即1学期的语言基础课程加3个学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或2学期的语言基础课程加2学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两种模式的选择应依据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来决定。该模式课程体系的重点在于后3学期(或2学期)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开设,笔者认为,为体现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由学生所在专业的专业教师来负责制定,通常的做法是该门课程的设置都是有外语专业的教师来完成的,熟不知外语教师尽管是英语专业出身,但其本身对于英语专业之外领域的学科要求,国际前沿等信息肯定不如专业教师掌握牢固,因此我们应该大胆作出创新改革,将ESP后续课程的大纲设定,教材选取都交由专业教师来制定。至于师资问题,我们建議ESP课程最好选用有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或在专业领域进行过基础培训的外语教师来承担。如果在这两方面都作出如上改革的话,我们还应在学生英语课程评价方面做出配套改革。按找现行的大学四级模式显然行不通,因为这种评价模式和我们所采取的1+3或2+2模式并不对应,我们应考虑采用双重标准,既考察学生EGP能力又考察学生ESP能力,或者彻底放弃考察学生EGP水平,仅以学生ESP水平来考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总结

大学英语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英语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入学大一新生的英语水平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背景下,开设EGP的后续课程已成为大部分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特点,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设置中应采用从EGP到ESP连续体模型。但该模型使用的成败与否涉及到师资、学生评价、教材、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配套改革,还需要未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行动。在未来的研究中,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从师资、教材、学生评价对该模型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10 (2).

[2]陈蕊娜.ESP职业书面语类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3]姜彩霞,杜留成.基于ESP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探究——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外英语.2013(15).

[4]刘朝霞.基于ESP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

[5]王守仁.基于ESP理论的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12(09).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文理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015B03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褚亮,男,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学术写作,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