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学科生活化教学探索

2017-06-12郁建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生活化教学初中英语

郁建清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知识掌握,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宗旨,强调英语教学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认识。本文围绕 “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情景设置的生活化”“课后练习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效果评价的生活化”等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认识,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对《英语》学科教学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英语课程;生活化教学;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66

一、教学背景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尊重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此,现行初中英语课程呈现出情景化、生活化、思维化、活动化、综合性等特点,体现了英语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特色。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调掌握必要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将英语知识传输作为学生活动舞台的社会,还要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英语知识,掌握生存于社会所必需的能力,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英语课程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和鲜明的特征,作为教师必须思考如何从生活情境出发重构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生活安排作业、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些将是摆在每位英语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就英语课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一些探索。

二、教学实践

1. 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英语新课标要求: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此,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特性、弄清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学生的关注点、把握学生的情感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例如,学生中有许多追外国明星的现象,他们崇拜的无非是外国明星的演技、风度和气质以及触动他们心声的表演内容,教师就应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合理的转换,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把外国音乐、歌剧、即兴演说辩论等引进课堂。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的教学才能产生共鸣互动,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在学习英国的概况时,教师可以借助英国的地理地图帮助学生掌握关于英国重要地理地貌的单词。例如 England, Thames, the Atlantic Ocean,然后借助地图将英国分成三部分,在英国的地理地图中我们再去识别和具体认识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了解这些地区的人文景观,同时开展以下活动:将这些城市和学生喜欢的英超球队的名字联系起来,将Manchester与球队Manchester Union联系起来记忆,同时还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些曼联在英超里的表现以及一些球星的新闻。

师生可以展开以下的对话:

T:Do you know about Manchester?

S: Yes. Its in England.

T: Have you heard about Manchester Union(曼聯)?

S:Yes. I like it very much.

T: What is it famous for?

S: The champion, Beckham, Rooney.

T: So, do you know about their performance this year ?

S: ...

把这些单词放到简单的句子和对话中进行操练,将这些单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琢磨透彻,做到记住了又懂得如何去用,也就是在生活中记忆并使用这些单词。

教师备课时更要关注现实生活,融入现实生活,把英语教学放在生活大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用教育家赞可夫的话说,就是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程中来。这一课程观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能再局限“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应追求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实现生活资源的综合化利用。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多听、多记,善于从生活中提取有效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把现实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活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过分严肃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抑制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场景,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模式。一是创设情景教学:使学生接受表象,如同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感染。当然在具体的模拟情景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多种手段,如投影、录音、视频、电脑制作等来再现生动的社会场景和活生生的身边人物,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现实生活,调动他们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点。二是激发情感:使学生得到情感转化,学生从情感愉悦转到智能发展。如在学到Accidents 这模块时,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生活,设置这样的问题;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ride your bike to school?”自行车是他们最熟悉的交通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寻求答案,这样可以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型。比如,“Pay attention and stop at the red traffic lights. Dont ride too fast. Dont ride side by side with your friends. Dont listen to when riding .”等。

如果再进一步“借题发挥”,就能让学生实现一定水平的迁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现实的开放意识。

3. 课后练习设计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学过程体现生活化,练习作业也应生活化。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把练习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布置练习作业应该把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作业,运用所学知识于生活,从而起到运用知识的作用。在巩固There be 句型时,可以布置一个笔头作业,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房间。如“This is my bedroom, There is a big bed in my bedroom. There is a desk and a chair near the bed.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等。在学到My family这模块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用自己家的全家福来介绍父母的职业,年龄。比如,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He is 40 years old.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worker in a factory. She is 38 years old.”等等。

可见,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通过学生这样的练习,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智慧。

4. 教学效果评价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生活”。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生活素养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现实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是学生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件,如在学到Body language这模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表演一下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初次见面时的礼仪习俗。如“Russians kiss three times, left, right, left. Chinese people often shake hands and smile. People from India put their hands together and nod their heads.”等。这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能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也提升了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需要开放课堂,改变以往教师对学生单一的、封闭性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机会的平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由于采用生活化的评价,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实证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作业也特别认真,学习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好。

三、教学小结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反思的结果,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安排英语对话,去与外宾交流,或者去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去进行相互交流。学生得有时间验证自己的新想法,得留出因错误耽误的时间,得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开展相互讨论。还需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能力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注意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让活动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徐宪江.青春期44堂心理课(11月第一版)[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3] 张 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月第一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 刘宏武.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4月第一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4月第一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6] 吴 博.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启新学校 314500)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生活化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