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安全性

2017-06-12黄金焕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黄金焕

【摘要】 目的:探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和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87.5%,与利培酮的8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392,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利培酮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000,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治疗6周时的PSP评分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氨磺必利的安全性更高,且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氨磺必利;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PANSS; PSP

Comparison of Effects and Safety of 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HUANG Jin-hu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5):097-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Method:8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November 2016,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Amisulpride group (treated with Amisulpride) and the Risperidone group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PANS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t 2,4,6 week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Amisulpride group was 87.5%,compared with 82.5% of the Risperidon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字2=0.392,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Amisulpride group was 10.0%,lower than 30.0% of the Risperidon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5.000,P<0.05).The serum prolactin levels at 2,4,6 weeks of the Amisulpri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Risperidon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t 6 weeks,the PSP score of Amisulprid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isperidon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ental health,social function scores of the Amisulprid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isperidon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can achieve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and the safety of Amisulpride will benefit more,and help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mprove the social fun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misulpride; Risperidon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PANSS; PSP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Jiangmen 52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5.028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1],对于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利培酮对代谢、内分泌系统会产生一定影响,氨磺必利在低剂量应用时对阴性症状有效,高剂量应用时对阳性症状有效[2-3]。在安全性上,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耐受性较好,出现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较少,且较为轻微,经过对症处理即可得到缓解,不影响患者的继续服药。为探索这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开展本次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11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近1个月内曾服用过其他试验药的患者;排除近56 d内使用过长效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排除既往系统性的服用过两种及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以随机方法将80例患者分到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氨磺必利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1~57岁,平均(36.2±5.5)岁;病程3~12年,平均(8.4±1.5)年。利培酮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0~55岁,平均(37.5±5.9)岁;病程3~14年,平均(8.8±1.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1)氨磺必利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13231;规格:0.2 g)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每日口服400~1200 mg氨磺必利,1次/d;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每日口服50~300 mg氨磺必利,1次/d。(2)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10309;规格:1 mg)治疗,起始剂量为2 mg/d,服用1周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节到4~6 mg/d。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于治疗2、4、6周时评价PANSS评分,评价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来评价疗效,痊愈:PANSS减分率≥75%;显效:PANSS减分率在50%~74%;有效:PANSS减分率在30%~49%;无效:PANSS减分率不足30%[4-6],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TESS量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3)血清催乳素水平使用HPLC-FLD法检测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4)社会功能采用PSP量表进行个人与社会功能的评估。(5)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分成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治疗前与治疗2、4、6周时的PANSS评分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发育均较为轻微,患者均可耐受,未停药,经过对症处理即得到缓解,氨磺必利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利培酮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000,P<0.05)

2.3 两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周时的社会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6周时的社会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治疗6周时的PSP评分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和躯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氨磺必利是第二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剂量应用时会选择性的阻断突触前D2/D3受体,对阳性症状有效;高剂量用药则会阻断突触后D2/D3受体,对阴性症状有效[7]。同时对非DA受体几乎不会发生作用,故而不良反應发生率较低;同时其还对体内的5-HT具有非常强的拮抗作用,故而能起到较好的抗抑郁效果[8]。

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利培酮组相当,但氨磺必利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上更有优势,指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氨磺必利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两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精神病药物之所以会导致血清催乳素水平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抗精神病药物多巴胺功能的拮抗作用。而高血清催乳素水平又会对患者的性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在结节漏斗阻断多巴胺受体,从而抑制垂体催乳素释放出的负反馈机制,进而引起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升高,而高血清催乳素水平又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周期性分泌,从而导致血清性腺激素水平的降低,降低性功能。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属于升高催乳素水平药物,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氨磺必利也是升高催乳素水平的药物,其对多巴胺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同时与多巴胺受体具有较快的解离速度,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高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但是氨磺必利的血脑屏障通过率较低,在垂体多巴胺受体的占有率更高,这就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2、4、6周时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虽然都会导致血清催乳素水平的上升,但氨磺必利对患者的性功能影响更小一点,安全性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会加重心理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药源性的性功能障碍也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能有效减轻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且安全性高,但是会对患者的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并及时通过有效的对症干预措施减少氨磺必利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不易引发锥体危险反应,同时对患者的阴性、阳性、情感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9],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廣泛应用,同时其在糖脂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人们对关注,糖脂代谢不良反应会引发代谢综合征,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而氨磺必利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代谢、体重等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氨磺必利与D2、D3以外的神经递质受体等缺乏亲和力,故而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刘林晶等[1]的研究指出,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血管、糖代谢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血压、脉率等的影响均小于利培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用药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利培酮和氨磺必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药物,两者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氨磺必利的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林晶,刘家洪,唐伟,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4):249-252.

[2]高良会,王健,孙秀丽,等.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9):653-655.

[3]朱庆,唐小伟,丛小兵,等.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97-100.

[4]黄继伟,李林,吕维忠,等.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6):497-499.

[5]邓良华,许世欢,徐健,等.氨磺必利治疗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4):248-250.

[6]徐彩霞,黄炜,赵惜辉,等.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5):297-302.

[7]吴静娜,王莉艳,刘维丹,等.2.5、10、15 mg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14-115,118.

[8]于晓东,季加翠,林正华,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4):277-279.

[9]林涌超,欧文前,李凌恩,等.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8):705-708.

(收稿日期:2017-02-17) (本文编辑:张爽)

猜你喜欢

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