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联邦2016-2025年航天计划基本内容

2017-06-12周生东王永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国际太空 2017年5期
关键词:航天器探测器研制

周生东 王永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俄罗斯联邦2016-2025年航天计划基本内容

Basic Content of Russia Federation Space Program 2016-2025

周生东 王永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由于近2年俄罗斯经济低迷,财政预算紧缩,致使详实的联邦航天计划迟迟未能顺利出炉。但可喜的是,2016年,俄罗斯政府通过了《关于俄罗斯联邦2016-2025年航天计划》第230号决议,这也意味着未来10年,俄罗斯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航天计划。现将其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 制定航天计划的主要目的

俄罗斯国家航天政策是以其空间卫星集群为基础,同时研制具有前景的新型运载火箭和航天综合设备,为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际合作领域服务,并保护俄罗斯居民和土地免遭自然灾害和人为侵害。

2 航天计划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6-2020年):增加民用和科技卫星数量,以达到空间轨道卫星集群最佳布置。加快航天关键技术和仪器设备研发以及火箭航天基础设施的升级改进进度,继续保持航天大国的国际领先地位。

第二阶段(2021-2025年):维护轨道卫星集群的正常运行,并更新最新型航天器,继续研究先进的航天关键技术以及开发研制2025年之后的航天系统。

3 航天领域的基本任务

1)对地球轨道载人和无人航天器以及月球、火星飞行器进行持续稳定控制;

2)研制多功能中继卫星系统;

3)研制太阳活动、空间气候和地磁环境监测设备;

4)研制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可为16万用户提供专用服务(俄罗斯境内待机延迟平均不超过12min);

5)为研制火箭航天装备所需的国外相应产品的进口提供帮助;

6)研制生产5个以上的月球探测器(包括绕月探测器和落月探测器),并带回月球土壤样本;

7)利用水文气象卫星、海洋观测卫星和太阳地球物理观测卫星,获取相关的地球水文气象数据信息;

8)继续履行国际卫星搜救系统中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至少参加2个针对火星、金星、水星和太阳的国际联合开发项目,并向各行星发射探测航天器,力争从火卫一上获取土壤样本;

9)研制在东方航天发射场使用的重型运载火箭系统,向月球轨道发射大型航天器、载人飞船和月球轨道舱,并完成绕月飞行;

10)研制最新型航天基础设备、火箭技术、生产工艺和数模系统,研发新型航天材料、新一代航天元器件、光子和量子系统及其仪器设备;

11)建成2个以上的大型地面空间观测站和研制2个以上的天文物理观测地面试验系统;

12)对“国际空间站”的7个俄罗斯舱段进行维护,确保其在2024年之前正常运行,并以“国际空间站”3个俄罗斯舱段为基础,在2024年后建立俄罗斯独立的空间站;

13)研究长期空间飞行对生物体的影响因素,并研制出相应的航天仪器设备;

14)研制新一代联邦号载人飞船和中型、超重型火箭关键部件,并完成至少3次空间飞行试验;

15)制定相应措施,缩短试验设计周期;

16)采取相应组织措施,确保航天计划顺利实施。

4 中继卫星通信领域

俄罗斯卫星计划从2015年发射32个航天器到2025年发射41个航天器,目前俄罗斯政府已批准的17个航天器正在研制生产中。在卫星通信方面,2025年之前将达到以下目标:

1)确保总统和政府完全实现移动通信办公,并完成俄罗斯境内无线通信视频的分布;

2)确保国家权力部门的各项通知、电话和文件精神顺畅传达,以及对极其重要和危险的设施实时监控;

3)确保对低地球轨道卫星和“国际空间站”全天候监控,以及运载火箭和加速器发射时遥测信号的传输;

4)将中继通信卫星系统在广播电视直播、高清电视、宽带网、数据传输、视频会议、部门和企业通信网络等领域的应用效率提高2.5倍。为解决北极地区的通信问题,将在地球高椭圆轨道上布置通信卫星。

5 对地观测领域

2025年,俄罗斯对地观测卫星数量将由2015年的8颗增加至23颗。对地观测卫星数量的增加能够大大降低俄罗斯对国外航天信息数据的信赖,并履行俄罗斯在全球水文气象观测方面的国际义务。

扩宽和深入发展遥测卫星集群的民用功能,例如可以提高地区天气短期预报的准确度以及短时间内获取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建设及周边道路、森林(火灾、砍伐等等)情况信息。

此外,对地观测卫星还有利于编制自然资源资料信息册,并迅速确定事故突发地点和规模,以及监测北极地带的冰状。

将在水文气象卫星气象业务-M上安装国际卫星搜救系统目标定位仪器设备。国际卫星搜救系统是由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联合开发的全球性卫星搜救系统,它是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使用低地球轨道卫星为全球包括地球极区的海、陆、空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使遇险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6 航天基础建设领域

2016-2025年计划发射15个用于空间科学的航天器,主要用于探索火星和天体物理的观测、分析、研究以及月球计划的第一阶段。

2016-2025年计划发射以下15个用于空间科学的航天器:

1)2颗用于空间天体物理研究的卫星:光谱-РГ和УФ;

2)2颗用于研究空间飞行对人体失重和离子辐射的卫星:生物-2和3;

3)8个用于研究月球、火星、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探测器:“月球-探测”、“月球-资源”(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及备用着陆器)、火星生物学-2016和2020探测器、“月球-土壤”探测器、探索-M探测器;

4)3颗用于研究太阳活动和空间气候的探测器:“圆弧”探测器、“谐振”探测器和“罗蒙诺索夫”探测器。

7 载人航天领域

1)2024年前继续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研究,并在俄罗斯舱段上安装现已投入生产的新型空间实验舱,以补充2024年后使用的自主飞行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俄罗斯独立空间站。

2)2024年前“国际空间站”的使用不仅仅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科学实验,还要应用于月球和深空探测的新型航天系统及设备的试验。

3)为了月球计划第二阶段(载人登月)得以实现,俄罗斯拟于2021年进行联邦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无人飞行试验,2023年完成载人飞行和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试验。

4)全面深入研制2025年后的探月设备,力争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8 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航天技术领域

研发新型航天基础元器件和工艺技术,对国家航天技术和火箭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做好下述航天系统的研制工作:

1)新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和中继通信卫星系统;

2)新型生态燃料火箭助推器和航天器;

3)新型核动力装置及轨道助推控制系统;

4)高新航天材料和高可靠性航天仪器设备的最新制造工艺通用技术。

全面落实航天计划,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已有的航天器基础上加快进度研制新一代航天器,并增加民用科技卫星的数量,争取由2016年初的49颗卫星增加到2025年的73颗卫星。

制定措施确保火箭航天技术装备的质量和安全,发展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的地面试验设备和方法,创建航天应用基地,进一步发展低地球轨道空间地球监测和险情预警系统。

本航天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进一步刺激航天各领域的潜力,发展和完善火箭航天技术在国防、安全、经济、科技和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应用。

9 航天计划制定和实施基本原则

为了解决2016-2025年国家航天政策在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际合作领域内的应用,制定和实施俄罗斯航天计划采取以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航天计划的目标和任务与国家从事航天活动的目标和任务相适应。

2)可行性。制定计划时,充分考虑到俄罗斯火箭航天科技工业潜力和航天工业保障能力。

3)长远性。加大力度发展国产电子元器件生产工艺,逐渐摆脱对进口电子元器件的依赖。

4)基础性。俄罗斯具有对火箭航天技术装备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航天装备技术和设计的理论基础、完善的航天工业基础、高水准的航天科研应用基础。

5)优先权。优先发展列入航天计划的项目,保持俄罗斯火箭航天技术装备及其制造工艺的世界领先水平。

6)资金保障。根据国家经济形势优化调整资金分配,并同时吸引资金以达到航天计划既定目标。

根据国家基本政策集中资源发展优势项目,将空间技术商品化,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各领域的需求,并把过去10年(2006-2015年)国家航天计划内未完成的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的项目纳入本计划。

10 具有优先权的航天活动领域

为了达到国家航天政策的目标,下述航天活动具有优先权:

1)在俄罗斯境内从事与航天发射相关的航天活动;

2)为了国防、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利益,与发展和使用航天技术装备、航天制造工艺、航天服务等相关的航天活动;

3)与发展火箭航天领域相关的航天活动;

4)与履行国际义务相关的航天活动;

5)与制造火箭航天装备相关的航天科学研究活动;

6)与载人飞行相关的航天活动,包括航天科技产品的研制。

猜你喜欢

航天器探测器研制
2022 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2019 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2018 年第三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2018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