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的思考

2017-06-10童丽莉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童丽莉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旅游开发项目中,大多数都包括人文景观的建设,并将人文景观建设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但在许多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旅游项目人文景观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文章对当前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产生的原因、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于人文景观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开发 人文景观建设 问题对策

引言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人文景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观赏、精神培养等需要,利用通常是利用自然界当中提供的不同材料,来在自然景观当中叠加人类创造的东西而形成的景观。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迅速的良好发展,各景区人文景观建设也呈迅猛之势增长,许多规模较大、品味也较高的新型人文景观都相继出现。这些兴起的人文景观不仅得到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社会效益。对于丰富我国旅游产品并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下文对此作一定阐述。

一、盲目建设问题

当前人文景观盲目建设主要体现在人造景观的开发热,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不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区位特征来进行景点建设,也不对人文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条件进行研究,盲目进行投资、或是照搬模仿其他景区,导致同类型的项目近距离地重复建设。

通常将投资在8千万以上,占地大于0.2平方公里的主题公园都称为大型公园。深圳市建设第一座大型的主題公园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争相模仿,各类投资较高且规模较大的主题公园都开始建设并完工。导致全国人造景点累计达2500多处且规模较大,另外还有数量不少的主题公园依然在建中。其次,游乐宫形式的景点也十分火热,各地都兴起建设西游、深化等主题的游乐宫,争相模仿,数量众多,缺乏新意。再次,各地建塔立佛造殿等形式也深受旅游开发者的欢迎,例如,浙江新昌县就投资1.2亿元,建成了“中国大佛城”。目前国内存在100多座的大佛。

即使种类数量繁多,但是大部分的人造景观其经营情况都不容乐观,许多项目本身不具有吸引力,位置以及市场条件等都不利于吸引客源,交通条件不够完善等等导致其经济收益不够理想,不能实现资金回收,甚至导致破产。

二、破坏自然景观

旅游景区当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最重要的景观资源,在景区内建设人文景观应当始终遵循保持、衬托并强化自然景观的主题,让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相互衬托,互相辉映,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但是,一些地区在人文景观建造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然景观,甚至对自然景观造成了破坏性的建设,最终形成了毁灭性开发。首先,大量地占用土地,人造景观滥建导致大量土地、耕地等被占用。我国目前已经有几千个人工景点,牺牲了相当多的耕地及土地。其次,在建造人文景观的过程中,景区内大量地采石、大兴土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现象,多种名贵的植株惨遭砍伐,许多经历漫长的使其才能够形成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也被毁坏,但是这些开发者忽略了这些天然景观具有的极高的欣赏价值,在科研方面同样也具有较高价值,一旦遭到毁坏,就极难再生。

三、同自然景观不能相互协调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特定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人类活动产物,它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都是自然自理环境,一旦抛开这一基础,就无法称为真正的人文景观,也不能作为人文景观来供人观赏。因此,人文景观必须要同自然景观相互联系,不能作为单独存在的两个个体。自然景观是人文景观的基础,为人类景观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在人文景观建设及开发过程中,体现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以及利用,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关系是否协调,就需要人类全面考虑,合理开发。在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以已经存在的景观为依托,在开发过程中,使之协调发展,合理安排布局,让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情景交融,相互映衬。尤其在新设景点建设的过程中,要以自然景观为主要,人文景观则作为必要点缀,两者要达到统一构图,总体环境上相互协调,保证景区内部景观资源的完整性。

人们在开发及建设人文景观过程中,常常容易忽视同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常见遇水搭桥以及遇山开路等现象都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生态平衡以及完整性。另外,例如景区内部索道监理,宾馆等的位置及风格都会对景区整体的协调性造成影响。甚至一些风景区,忽略了自身特点,忽视了自身风景秀丽的优点,转而重视一些庸俗的娱乐宫形式的景观,同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

四、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

新建设的人文景观应当将历史文化作为建设导线,人文景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具有特色的民族性、艺术性以及传统性等的历史文化,新建设的人文景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了我国文明创造中的物质文化及精神。这就要求旅游开发的相关负责人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在人文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不仅充分展现我国民族历史,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同时对于游客来说,又可以达到提升并培养其精神境界以及审美情趣的目的。但是,在当前的许多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许多以展示历史题材为主要的人文景观,只是盲目地仿古、复古或是微缩,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无视了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的真正价值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甚至采取一些媚俗的手段来将史实歪曲、风格离奇怪诞、格调低下、内容较为粗俗,甚至一些带着严重的封建迷信色彩的人文景观也不断涌现出来,这些都对我国的人文景观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当前的部分人文景观中流行的仿古风潮,甚至一些模仿者根本不明白所仿景观出自哪个朝代,更多的仿古建筑都不知从何而来。尽管大多数仿古设计者的初衷都是为了展现我国优秀的历史并弘扬传统文化,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动力,但是这样的轻古重仿,失去了原本历史遗迹的价值,由于不能真正地遵照原有风格、建筑等,同样也不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另外,对于一些历史文化,为了娱乐大众,吸引客源,不惜粗制滥造,一味地再现名著,甚至对名著进行亵渎,将陋习当作传统,糟粕当作文化,歪曲了中国传统文化。再次,一些人文景观以民俗文化为借口,为了吸引顾客,修建庙宇,立佛、顶礼朝拜,推动封建迷信活动,这样的人文景观并不具备较高的社会效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开发建设者们应当肩负社会历史文化使命,在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重视文化传统的传播,而不是只图经济效益而盲目效仿,而为了旅游景区能够长远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景区开发并围绕自身特色进行建设,才是真正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丁树谦.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人文地理,1999-12-30.

[2]张小红,何启儒.青海旅游开发中人文景点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3-15.

[3]黄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6-03-22.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