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偏差的矫正

2017-06-09蒋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需求共识评价

蒋平

【摘 要】孩子们在家庭中得到的过度的呵护导致了他们在群体生活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想产生的行为偏差给班级生活和他们的个人成长都带来极大的危害。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能走进这些孩子的心灵,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家长达成共识,并利用班级群体的力量帮助他们,这种状况应该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偏差;需求;共识;评价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显著特征是只能得到表扬,一旦受到批评就会忿忿不平,总认为大家冤枉了他;以為自己各方面都很厉害,绝不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同学对自己不好的地方记得很清楚但自己很少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成为班级中不受欢迎的人,而且给班级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带来很大的阻力,进而制约班级的学习、活动等各方面的发展。这种不健康的认知产生的行为偏差带给集体和他个人都是极大的危害。作为班主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一、走进心灵了解需求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总是因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忿忿不平,周围的人也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厌恶感,有时会连他们的正常的需求都不去关注,他们会越发感到周围的人都对他不信任,对他不公平。

心理专家说“每一个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深层的正面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们屡次与同学发生冲突,屡次为掩盖自己的缺点去指责他人,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些一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冷静下来,用研究的心态和他们谈心,会发现从这五个层次去分析,他们的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也似乎有了存在的正面意义:一男生足球水平较弱但一直在争取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足球比赛,他的需求就是要得到同学、老师的赞扬。一男生因撕掉同学的照片而被同学撕掉自己的家人的照片,无比愤怒,他的需求是希望自己的家人不受到伤害。一男生总是在抱怨,明明是同学先打我我才回手的,但因为老师只看见我打人,所以先批评我,真不公平。他内心深处的需求就是公平。一男生总是会就同学的身体的特征跟同学取花名或总叫同学一些不好听的绰号,原来他是希望用这种方式吸引同学的注意,让同学能和他玩,让自己不太孤独。双方争执的时候,有的同学总喜欢出手打人,并且打得很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会说我以为对方会伤害我,我打了他他就不敢打我了,深层的需要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

透过孩子们自以为是的行为背后去看行为的动机,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这样的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很好的办法。比如总用身体攻击别人或给别人取花名得方式吸引同学注意并和自己玩的孩子,首先就要让他认识到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让他交到朋友还会让他失去更多的朋友,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别人带来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达到自己的需求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量少做别人不喜欢的事,尽力去帮助别人。另外在班级中,也要号召其他孩子关注他的进步,真诚地接纳他,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帮助他,让他感受到温暖,愿意为了在这个集体受欢迎做出改变。

不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引发的行为偏差都有了一个正面的需求,如果老师能引导他们用正面的方式达到需求,可能他们的这种行为的偏差会有所改变。反之,一味地批评、压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师生关系更加恶劣,叛逆思想更加严重。

二、团结家长达成共识

人们常说,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三岁前过于溺爱,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认为自己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受欺负,教育孩子如果别人打了自己一定要回手,让别人下次不敢打自己。

如果不转变家长的认识,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孩子的认识基本会上是不可能的。这类家长也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老师对他的孩子不太公平,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所以教师不要急于与这些家长沟通,首先要培养他们的信任感,用对孩子的关心拉近和他们的距离,还可以借与全班家长交流的机会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让这类家长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孩子的一次较严重的偏差行为与家长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在探讨中慢慢转化他们的认识。比如一名学生鲁莽冲动,当他猜测同学可能会对他造成困扰时,他就习惯用很强硬的方式攻击同学,但他的家长之前的惯有的思维是:我的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做这样的动作,一定是有人惹了他。如果我的孩子被人打他不还手,我回来一定会批评他甚至会打他。如果孩子自以为是的孩子犯了错误回到家接受的是这样的信息,他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洋洋得意,丝毫不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如果家长调查好情况之后这样跟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是心里有点害怕同学伤害你,但你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同学,也不能保护好自己。你要为自己今天的鲁莽的行为负责,请你自己好好反思。在这样的价值观的导向下,孩子的价值观也会发生改变。

当家长和老师的观点保持一致以后,老师就会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助手,当孩子在学校出现过于自以为是的行为偏差,在学校得到得到老师和同学批评后,他不仅不能从家长那儿得到庇护,还会接受家长相应的惩罚,经历过一段痛苦的转折期后他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生改变。

三、依靠集体实施评价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同样只能看到同伴的缺点看不到他们的优点,所以他们当你批评他时他会找出同学的一大堆缺点试图掩盖自己的缺点,或者当你指出他的缺点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你很不公平,丝毫不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所以他们在群体中生活,很难宽容地对待同学,很难与他人融洽地相处。

怎样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可以借助各种班级活动把他们放在集体中接受评价,引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发现自己的不足。

学校开展足球比赛,要求各班成立足球队,要推选足球队队长,有几位自以为是的孩子觉得自己技术不错队长非自己莫属,并表示要是选了别人担任队长自己会不服气。显然如果这时候老师拿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认同,并会觉得老师对他们不公平,看不起他们。这时候就可以在班级组织一个小讨论:怎样的同学适合担任足球队长?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边讨论边把条件罗列出来。当全班同学的意见达成一致后,举手表决通过,接下来自荐和他荐的方式推选队长候选人。在确定候选人的基础上全班投票,票多的同学当选为队长。在这样的选举中,平时自以为是的学生技术再高超一定也得不到最高票,因为同学们不会选择一个很霸道不愿意考虑同学感受的同学担任队长。集体的决定会让这几个孩子虽然心里还是有点不乐意,但也不会再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公平了。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会看到当选队长的同学的优势反思自己的错误,久而久之,他们也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和他人。

在一个相对公正、民主的环境中,他们可能会慢慢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可能会更平和地对待他人,更严格地对待自己。

对于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我们要从尊重他们开始,重视他们的合理需求,还要最大限度地得到家长从理念上的支持与家长建立统一战线,更重要的是要借助集体的力量让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通过这些努力帮助他们从错误的泥潭中一步一步走出来,慢慢变成一个阳光、友善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吴发科.《心理健康主题教学》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

猜你喜欢

需求共识评价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