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017-06-09梁春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联想

梁春严

【摘 要】在写作中,学生面临的最大困惑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运用学生的生活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往往是避免选材俗套老化、立意开掘不深、语言枯涩干瘪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联想;构思立意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诗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透过一粒沙子,诗人看到了整个世界;通过一朵花,诗人看到了天堂。这正是诗人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的结果。联想是指由当前的某一人物、事物想到另一相关的人物、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联想,就没法从一粒沙子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如果没有联想,就没法从一朵花嗅到天堂的甜美。可见,联想让我们看到的世界和感知的生活变得更加广阔、更加丰富。

那么,如果想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内涵丰富的作品,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联想力的培养。姚文岭主编的《写作秘诀300招》一书介绍了联想的三大分类,根据初中生的学情特点,笔者将采取书中所述的“三分法”,浅析“接近联想”、“类似联想”以及“对比联想”在初中记叙文构思立意中的妙用。

一、联想的分类

(一)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质同联想。也就是由一个人或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个人或事物,也叫“相关联想”。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为“当我感到前途”和很多年前“我”爬涯遇险时的心境,是同质的。当“我”需要尋求办法克服当前困难时,就会联想到“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借助联想,很多年前的成功经验得以突破时空的界限,一次次为“我”指明方向。这是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同类同质的联想。

又如《风筝》中,作者由毁坏弟弟的风筝联想到对儿童的精神的“虐杀”;《安塞腰鼓》中,由雄壮奇观的腰鼓联想到蕴藏在茂腾腾的后生身上的生命力,又由茂腾腾的后生联想到养育这群后生的黄土高原,在层层递进的联想中,作者淋漓地表达了对腰鼓背后的文化和生命的热情讴歌。“接近联想”的妙用并不只局限于学生的课本,在很多优秀作品中,这种写法更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台湾学者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从出版到现在一直备受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巧用了联想的手法,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激起读者群的体验和共鸣。

《十七岁》中有这样的叙述:

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这么小的雨。”他说。“会感冒,”我说。“不要。”他说。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在《同学会》中,作者想要牵儿子过街,却被儿子以已经成年为由拒绝,愣在马路边上,作者看着那个漠然走开的高大身影,在内心对自己这样说道:你曾经怎样爱亲吻那小男孩的头发啊。他有那种圣诞卡片上常画的穿着睡衣跪着祈祷的小男孩的头型,天使般的脸颊,闻起来有肥皂清香的头发,贴着你的肩膀睡着时,你的手环着他圆滚滚的身体,觉得天地之大,幸福也不过就是怀抱里这小小的温柔。就在那车水马龙一片滚动喧嚣中,你仿佛看见无边无际的空旷和荒凉,灰尘似的,自四面八方鬼魅般缓缓升起,渐渐聚拢。

综上,“接近联想”的一般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以及具体与抽象互换等。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有相关联系的具体人物、事物甚至是抽象观念、规律等,从而拓宽文章的广度,提升文章的深度。

(二)类似联想

相似联想就是某些事物的外在和内蕴特征引起对有着某种相似性的事物的联想,也叫相似联想。世上的事物之间,无论大小、内外,无不存在着大量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就是进行相似联想的客观基础。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作者由细密的“春雨”联想到“花针”、“细丝”、“牛毛”,更加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绵长细密、滋润万物。通过美妙的联想流露了春雨带给作者的欣喜,并传递给读者以相似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又如,《紫藤萝瀑布》由花的伶仃到繁盛联想到生命的衰颓到振作,再联想到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联想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和无尽的思考。《荷叶·母亲》由“荷叶护莲”联想到“母亲庇护孩子”,不仅是抓住了外在的形似,还很好地诠释了二者内蕴的一致性。这一组联想,巧妙自然地拓宽了母爱的广度。

(三)对比联想

相反联想,由对事物的感知而引起相反特点事物的联想,也叫相反联想。如,《紫藤萝瀑布》中,由一树繁盛的紫藤萝,联想到十多年前那一树伶仃的藤萝;又如,《天上的街市》由现实的“黑暗”联想到天上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故乡》一文中:“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健康、机智、勇敢与眼前的中年闰土的呆滞、凄苦、麻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二、联想与写作

上文详述联想的分类,重点不在于联想类别本身,而旨在给学生提供几个具体的联想途径和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联想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过程。很多时候,作者对眼前的人事生发联想,是综合运用以上三种联想的过程,并不严格遵循分类孤立地进行每一类联想。因此在实际的写作中,不应限定学生联想的具体途径,而只要联想合情合理,并能够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即可。

如,2012年德州市的中考作文“幸福的斜度”,学生可由题目“斜度”轻易想到“倾斜的伞”,自然就想到母女或父女共打一把伞,如果仅就这个材料去赞美母爱或父爱,或许就有选材俗套立意陈旧的危险,但是如果能够在详写“共打一把伞”的基础上,进行接近联想,想到几年前共撑一把伞的情形,就能巧妙地表达父母之爱的延续性,深化对恒久不变的父母之爱的赞美感激之情;也可想到以后要为他们撑伞,表达反哺之恩。也可以进行类似联想,由眼前父母亲被淋湿的肩膀、保护我的姿势,想到平日里母亲早起为我准备早饭、焦急地等待我晚归、我失意时给我安慰,想到母亲洗衣时的身影、父亲灯下辅导我学习的眼神等,全方位地表明父母之爱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更可以进行对比联想,由此刻他们对我的呵护,想到某次风雨天他们却拒绝给我送伞、他们平日里对我的严厉,两相对比,全面地展现了父母的严慈并济,表达了父母之爱的深沉,扩大了父母之爱的涵盖。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可以不遵循具体的分类来进行联想,以“幸福的斜度”为例,学生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去联想,也可以综合几种联想。

通过联,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丰富写作材料,深化文章主题。但是,围绕中心联想到一些材料后,必须收得回来。这就要求在指导记叙文写作中,应正确处理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既要一线穿珠, 又要开合有度。

参考文献:

[1]姚文岭.《写作秘诀300招》,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2]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初中作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联想
给想象插上翅膀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阅读理解中的推测与联想